<p class="ql-block">中国古代钱币,在世界钱币史上有着辉煌的历史和重要的地位,它们是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社会发展的参与者和见证者,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缩影和风向标,是研究中国历史不可或缺的珍贵文物。</p><p class="ql-block">古人在生产、交换、贸易等经济活动中,离不开货币,古钱币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古钱币的发明、发展和历史演变,先后经历了贝币、金属币、纸币等过程。其中占据着漫长岁月的,是金属货币,尤其是自春秋、战国以来的青铜币。其中闻名遐迩的,就有半两钱。</p><p class="ql-block">半两钱的铸造分为先秦半两、秦半两、汉半两三个阶段,先秦半两也称战国半两。它们主要都是用铜作原料铸造而成,只不过不同的历史时期,在半两钱的大小、厚薄、重量、文字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别。因此,研究半两钱,似乎就是在研究一部关于战国、秦代以及早期汉代的历史。</p><p class="ql-block">中国历史发展到东周的战国时期,出现了圆形的青铜币,中间有圆孔或方孔,我们所说的先秦半两,就是外圆内方或曰“天圆地方”的青铜铸币。秦灭六国后,在推行秦朝国家政治体制、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的同时,以秦半两作为全国统一的法定货币。秦半两在中国古代钱币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外圆内方的“孔方兄”铸造铜钱式样,一直延续了二千多年,直至清朝结束。</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广义的先秦时期,系指旧石器时代至秦始皇称帝之前。故</span>钱币界将战国时期的秦国半两钱称之为“先秦半两”。先秦半两从战国时期秦国秦惠文王(赢驷)二年(公元前336年)起开铸,至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公元前221年),其间历时115年。</p><p class="ql-block">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称“始皇”并建立秦朝之后,随即废除各国的贝币、刀币、布币等货币,以先秦半两经改进后作为统一的法定铸币。每枚铸币重量为当时的半两,即十二铢。秦半两铸造至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为止。</p><p class="ql-block">汉承秦制。汉半两在汉朝初期仍沿用秦半两制式,只是其比秦半两的直径、重量缩小了,钱币铭文也略有变化。汉初所铸之钱,虽陆续减轻重量,但仍称为半两。如吕后二年(公元前186年)减为八铢;文帝五年(公元前175年)减为四铢。四铢半两虽重量锐减,然文字平正,笔划方折,不带隐起。由于大量民间私铸半两已有轻到不足一铢的,因其轻薄如榆荚,被称为“榆荚钱”“榆荚半两”或“荚钱”。</p><p class="ql-block">至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半两钱仍然是法定的铜铸币。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废半两钱,改行五铢钱。由此,中国古代钱币品种进入了又一个新的历史阶段。</p><p class="ql-block">从秦惠文王二年开始发行半两钱算起,到秦灭亡,先秦半两和秦半两一共延续了130年之久。而从半两钱经历战国、秦、汉三个历史时期计算,则半两钱总共延续了218年。</p> <p class="ql-block">外圆内方的铸造钱币在中国流行了二千多年。其外圆周边有凸出钱面的部分称为轮,内方四周凸出钱面的部分称为郭,也即廓。古时郭通廓,汉语词汇“轮廓”疑似由此而来。</p> <p class="ql-block">先秦半两:直径较大,有钱币专著上介绍为<span style="font-size:18px;">2.5—8厘米,一般在3厘米以上,重3—5克;较大型的直径在5厘米以上,甚至6厘米。钱币泰斗丁福保所著《历代古钱图说》中刊登的最大一枚先秦半两,直径近7厘米,但未见到有8厘米的。半两钱文为</span>篆书“半两”,“半”字在穿口右侧,“两”字在穿口左侧;“半”字下横与“两”字上横均较短,“两“字中间的两个“人”字上部带有较长的竖笔;钱面文字高挺,微带凸起。<span style="font-size:18px;">先秦半两钱质较厚,无内外轮郭,钱面不平整,偶有铸液溢出产生茬口,茬口较宽,历经两千多年风雨沧桑,铜锈斑驳。</span></p> <p class="ql-block">以下四枚先秦半两,在江海横流、沧海变桑田之后与世人见面。其直径均达3厘米以上,币体浑厚,铸造粗犷,篆字古朴,风格豪放。<span style="font-size:18px;">第一枚直径达3.5厘米,上部略有铸液溢出,穿口上沿有一条凸起的郭,与“半”字左侧相连,很少见。</span>由于战国时期铸造技艺所限,先秦半两钱许多穿口不够方正,尤其下图第二枚最为明显。</p> <p class="ql-block">秦半两:沿袭了先秦半两制式及风格,均为青铜浇铸。初期形体较大,多3厘米以上,重8克左右,铸币精美,字体规整凸起。秦朝后期减轻为2.5—2.7厘米,重2.7—3.3克,周边较圆,钱体轻薄,出现有外郭;钱文字体呈方形,但不及先秦半两和秦初期的秦半两高挺;“半”字下横和“两”字上横均较长,“两”字中间的两个“人”字上部竖笔较短,后期出现“连山式”;铸口铜茬较窄。</p> <p class="ql-block">先秦半两与秦半两较难区分,但仔细鉴赏后,仍能发觉些许端倪,成为区分两者的证据。</p> <p class="ql-block">以下秦半两,直径分别在2.5—3.6厘米之间,铸于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至今已逾两千两百多年。由于出土前所处地域不同,土壤的干湿、酸碱、土壤化学成分的差异,使得钱币正面与背面呈现出各自不同的锈迹,斑驳陆离,浑然天成。翠绿、墨绿、赭红、枣红、紫红、深蓝、宝蓝、土黄、金黄等不同的锈蚀色彩,煞是好看,且没有两枚是相同的。其凝聚着的古朴厚重的历史沧桑感十分强烈,因此分外引人注目。</p> <p class="ql-block">这几枚秦半两,应是出自北方干坑,锈迹层次分明。钱币底板上面是红斑,红斑上面是绿锈以及黄、蓝等锈色。这些绚丽的锈色无声地向人们诉说着这些秦半两的阅历与苍老。</p> <p class="ql-block">下面这枚秦半两,“半”字的两横似黄牛角般弯曲向上,“半”字右上部直角也略呈圆弧形,分析是铸模变形后所致。此枚半两甚为少见。</p> <p class="ql-block">下面这枚秦半两,“两”字中间两个“人”字已经变成两竖,成为两个相连的“山”字,也即所谓的“连山两”秦半两。</p> <p class="ql-block">满身绿色、蓝色锈色的秦半两,系出自湿坑。</p> <p class="ql-block">该枚秦半两字体凸出明显,高出币面约0.1厘米。</p> <p class="ql-block">此枚秦半两与众不同,字体修长,且“两”字上面一横极短,而“半”字下面一横很长。</p> <p class="ql-block">此枚秦半两,直径达3.6厘米,属于较大型的秦半两,“半”字左上角被铸成“口”字状,疑似铸模变形所致。</p> <p class="ql-block">下面这枚秦半两,直径近3.5厘米,字体凸出,“半”字疑因铸造时模、范变形导致字体略有变异。第一笔横划的右边弯角顶端似蟹钳状张开,竖笔略斜,“两”字则非常规整。从正面、背面观察此币颜色,应系纯黄铜所铸,而一般半两钱为青铜所铸。</p> <p class="ql-block">汉半两:虽沿袭秦半两钱,铸币较为规整,然重量减轻。同时因允许民间私铸,致使汉半两越铸越小,甚至成为“榆荚钱”,直径不足1厘米,重量不足1克。汉武帝停铸半两钱之前,部分半两钱“两”字中间的两个“人”字由秦后期秦半两的“连山式”演变成了汉半两的“十字两”。</p> <p class="ql-block">以下四枚为汉半两。第一枚和第二枚是比较典型的“十字两”,可见汉半两后期铸币时的偷工减料。</p> <p class="ql-block">无论先秦半两、秦半两,还是汉半两,它们都为中国古代历史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历程留下的瑰宝。它们在历史长河中目击了烽火连天的诸侯争霸,见证了封建割据的兵荒马乱,经历了潮起潮落的改朝换代,并湮没在了平民百姓们的平淡生活中。半两钱作为中国第一个统一的法定货币,在中国古代历史舞台上,演出了一部有声有色的剧目,至今还令人感叹不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