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2年1月5日,星期三,香港,晴到多云,18-23度</p><p class="ql-block">这两天天气一天比一天暖和,基本上穿一件长袖T-shirt就够了。香港的冬天真的是挺舒适的!</p> <p class="ql-block">早上,爸爸突然决定今天出去饮茶当早午餐。于是他和妈妈先去茶楼,我等下去找他们。</p> <p class="ql-block">香港的饮茶文化源自广东。一般老人家早上晨运完会上茶楼吃早茶,说是饮茶,其实是吃点心加看报纸。</p> <p class="ql-block">以前平日要上班,一般早茶我都是周六和爸妈出去吃。一份报纸,一壶茶,几个点心,一上午的悠闲是我最享受的时光。当然平日中午也和同事一起出去饮茶吃午饭,但那是社交和聚会,感觉很不一样!</p> <p class="ql-block">在上海的这几年,见证了香港茶餐厅在上海越来越流行!但你会发现顾客组成很不同!上海的港式茶餐厅的顾客主要是办公室白领,年轻人居多,周末也多了小家庭消费,一对夫妇带1-2个小孩来吃的。而在香港,茶楼酒家和茶餐厅是完全两个概念。社区茶楼是广式慢生活,顾客主要是上了年纪的公公婆婆和陪他们的小辈,以家庭聚会为多,茶餐厅是中式快餐,是打工人填饱肚子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我们今天去饮茶的这个酒楼就在家附近,走过去也就2-3条马路,叫“马宝道 Marble Road”,算是北角出名的老街道了。这里的楼都比较旧了,但是比起一些很旧的“唐楼”,已经算好些了!</p> <p class="ql-block">香港的“唐楼”就是那些没有电梯,只能走楼梯的旧楼,在上海,这种楼早就拆掉重建了!但这里还有很多保留着。刚来香港时,我很不习惯这种把“中式”称作“唐”得名词,包括:唐装”、“唐楼”、“唐人”,但后来一想,相比把外国人称作“鬼”,“唐”算是好的了吧!</p> <p class="ql-block">电梯到三楼一出来,就看见酒楼门口贴着这个“安心出行”的标识。需要拿出手机扫一下二维码。</p> <p class="ql-block">安心出行(英语:LeaveHomeSafe)是香港政府在2020年11月16日推出的感染2019冠状病毒病风险通知移动应用程序。也就是港版的“行程码”。我们去年6月回香港的时候已经下载用起来了。我一直都不太明白为什么香港人不太习惯用移动应用程序,相比国内,移动互联网在这里发展得并不太好,大家还是比较习惯用网页,而不愿下载apps!</p> <p class="ql-block">10:00不到,我们已经吃完了!爸妈回家,我就自己去对面的恒生银行办事!前两天我的财务顾问打来电话,让我去银行拿新年礼物!我在香港一直用恒生银行,我的“出粮户口”也在那里。刚来香港的时候,我对这个名词觉得很好笑,感觉像是孔子的年代!记得小时候看连环画,对孔子收学生的学费用腊肉的画面印象深刻。“出粮”(意为“发工资”)让我想起了这个场景!我差点以为公司真的会发大米给我们作为工资😂😂😂说给同事听,他们都笑死了!</p> <p class="ql-block">原来新年礼物是一张萝卜糕券!在香港,农历新年要吃萝卜糕,相当于上海人吃年糕,都是步步高升的寓意。不知道广东其他地方是不是也是这种风俗!记得之前在广州和深圳都有过年的经历,但就没有观察得这么仔细。</p> <p class="ql-block">不管是什么吧,收到礼物的心情总是很开心的👍😁但一回到家,就被新闻里的疫情给震撼到了。因为国泰航空公司的空少空姐带来的病毒,已经形成了五条传播链!有一条传播链是维多利亚公园跳广场舞的群组,竟然在公园里戴着口罩跳舞也会被传染到,可见Omicron的传播力有多强了!</p> <p class="ql-block">于是政府紧急收紧防疫措施,一下感觉形势很严峻了!有一项措施我真的不理解,晚六早五餐厅不能堂食!为什么晚上不可以堂食,白天就可以呢?难道病毒在晚上传播力更强一些吗?这个逻辑我怎么也想不明白!朋友也答不到我!</p> <p class="ql-block">这些措施对我都没有影响,我本来就是一天吃两顿的😂平时 6:00之后,我只吃水果!但对于大部分打工仔,这个措施还是影响挺大的!很多人应该有吃宵夜的习惯。</p> <p class="ql-block">Anyway,希望农历新年之前这波疫情可以结束,通关愿望可以尽快实现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