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香菇,哪个环节最重要?

菌事天地,吴连朝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种香菇,哪个环节最重要?</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种香菇涉及原料选择、品种菌种选择、设施条件配备、自然环境利用、生产管理实施等多个环节,到底哪个环节重要?</p><p class="ql-block"> (本文为2021年洛阳食用菌协会技术下乡活动而临时应急写作,并不全面,仅做为现场交流的补充话题,以文字书面形式供菇友参考并讨论。本文对原文一些文字或表达略有修改,以防菇友误解)。</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span><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方便可控的栽培设施是基础条件</b></p><p class="ql-block"> 人的管控贯穿整个香菇生产过程,香菇生产的过程就是在人为施加干预,使香菇按照人的意愿去出菇,从而实现收益,所以要想实现这个高收益目标,首先要有良好的、方便调控温度、湿度、空气等设施条件,这样人的生产管理才更主动,更高效,才能更容易达到想要的结果,依靠自然条件养菌出菇就很被动,现代香菇技术的提升,不是单袋产量有多高的产量增加,而是依靠基础设施更精确地实现每个环节目标,就是能够稳定地实现生产目的,靠撞大运种香菇,可能三五年就赔一把,风险可控,年年赚钱,是不是更好!</p><p class="ql-block"> 所以方便可控的设施是基础条件,是实现人生产意愿的得力工具,有了这个基础,就会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保持一定优势,当然更要考虑菇场的抗灾害能力,很多人的菇场毁于水灾、雪灾、大风、火灾等,这些风险因素一定要在建设菇场时充分考虑进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种菇管理,人要有主动性</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种香菇,人的生产管理意识要有</span>主动性,把主动管控放在第一位,就是香菇种的好不好人是决定因素!咱们要去控制香菇品种的选择!去控制原料的选择!去控制配料的质量!去控制蒸袋灭菌点种接菌的质量!去控制温度氧气的高低!去控制光照水分的供给量!这个是大的框架,在这些框架内,主动去控制一些环节,认清这些环节的中心点在哪里,怎么从模糊到清晰理顺围绕中心点的因果关系,稀理糊涂的去种菇,年年种,年年顺其自然,以前还行种菇的少,价格高利润大,现在全国各地都在种,你不认真种肯定挣不到钱。</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品种菌种选择</b></p><p class="ql-block"> 关于品种,香菇品种很多,同种不同名,同名种又不同,很多品种种性不清楚,很杂乱!但大概按实际栽培分为长菌龄种和短菌龄,一般春夏秋出菇的选中短菌龄中高温型的,典型有0912,168、238,浙香六等,秋冬春出菇选中长菌龄的中低温型808、9608、135、向阳二号、申香215等等。</p><p class="ql-block"> 选菌种第一根据市场需求定品种,咱们当地市场重点收购什么品种,咱就选什么!第二根据生产季节定品种,希望早秋温偏高季节出菇选菌龄偏短耐高温的,冬天出菇选长菌龄耐低温的。第三选自己种过的或者大家普遍种植对种性了解的品种,第四新品种一定要先少量试种看好了再适当更换,避免一下子因种性不明而造成生产损失!</p><p class="ql-block"> 品种中的菌种,菌种是种子,种子不好,什么都白费。</p><p class="ql-block"> 第一菌种来源清楚,用哪个菌种厂的菌种一定要有源头,一定要选质量稳定,信誉好的菌种厂,不要年年换厂家,一旦选不好了,就一年白费,一般菌种厂家的品种种性清楚,制作精细对菇农认真负责的做为首选。</p><p class="ql-block"> 第二菌种纯度必须纯,简单条件下制种的、大袋(栽培袋模式)的菌种、转接多次的菌种、都容易有杂菌存在,你用上这菌种,菌丝外观看不出来什么差异,但绝对会影响产量!</p><p class="ql-block"> 第三菌种菌龄尽量要短,很多人点上菌,菌眼早早鼓包了,转色了、基本都是菌龄过长抗性差所致,任何生物细胞都是有寿命的,老化的菌种长不出强壮的菌棒!有些长时间贮存的菌种还会因抗性变差引起杂菌污染,有些菇场菌种眼上杂菌污染的,就是这种贮运过程染杂菌的原因,出了问题,找菌种厂家人家也不会认,因为你说不清楚是在哪个环节污染的杂菌。</p><p class="ql-block"> 关于大家对习惯称呼的高温菇(夏菇)、秋菇(半温菇)、冬菇(低温菇)等品种的认知,各地菇友认知并不同,因栽培经历不同有较大差异。</p><p class="ql-block"> 香菇因品种不同抗性会有所不同,但基本生理特性差不太多,菌丝体都是在20∽30度范围内最适合生长,出菇也是在15∽25度范围内最适合,耐高温品种在长时间超30度以上也出不来菇、耐低温品种长期在低于10度以下也出不来,在夏季高温季节,能够在白天30度以上高温不超五六小时、夜间能低于20度保持五六小时以上的,能出菇能生长。在冬季低温季节,只中午二三小时15度以上,天黑很快降至10度以下,3∽5度时间十几个小时以上的,什么品种也难以出菇,所以有菇友问种的低温菇怎么冬天出的那么少!原因就是温度、温差范围和持续时长造成的,冬天白天能保持20度以上温度五六小时,下午和上半夜15度以上七八个小时以上,下半夜10度以上四五小时,即使凌晨有几小时几度的极低温,也完全可以出菇长菇,保持不了一定温度时长,只能出来的菇能长,难以出新菇蕾的。当然,天数也是有累积效应的,所以,没有降温保温加温设施的菇场,常有歇伏、冬眠的,温度温差达到一定时长,效应就显现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原料选择与配比</b></p><p class="ql-block"> 原料选择这块,大家都知道好木材才能长好香菇,才能高产,但好料有限,硬杂木,苹果木都可用,都能产出比较高的产量,对比起来桦栎木、纯柞木的比硬杂木、比苹果木总产量要高,因为桦栎木、纯柞木比杂木、苹果木耐分解,后劲足,差别在后期几茬产量,桦栎木、柞木中大树材又比小杆料产量高,也是差别在耐分解上面。无论哪种料,重点是原料要新鲜,不能霉变,不然再好料也减产。香菇的粮食是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这些主要碳源物质,添加麸皮可以补充氮源,氮源可以提高碳源利用率,可以多出菇,再加上其它辅料石膏、增产剂、水等等就配成了香菇栽培料。</p><p class="ql-block"> 同样的原料,配比不一样,结果也会不一样,麸皮20%和15%似乎差别不大,但和10%差别就明显,原则春制越夏的长菌龄的菌棒麸皮少点,18×60的棒控制在0.5斤麸皮以内,冬制夏出的或夏秋做秋冬出菇的短菌龄的麸皮多些,17×58的棒或更小的15.5×58的棒麸皮量也可以在0.4∽0.5斤之间,在增产辅料添加这块,要适当地添加,磷酸二氢钾,硫酸镁都能提高菌丝酶的活性,但这类矿物质类添加也要适量,磷酸二氢钾千分之一即可,最多不超千分之三,硫酸镁很便宜,但用量要更少,一般一千斤风干料加半斤就可以够用,这些矿物质原料和水中基本天然含有(很多山区木材、水源不缺少镁离子),不加没有最终出菇影响,加多了纯浪费,添加效应值都是有一定量的,过大了比如硫酸镁超千分之三反而会抑制菌丝生长。施惠肽产品(大豆小肽)添加是可以抗菌丝衰老,添加的效果最终体现在出菇上,增产10%以上,所以添加增产剂,不是光让菌丝看着白、长速快,最佳的是菌丝壮,最终产量高质量好才有意义,所以用什么增产剂严格对比最终产量是才能知道好不好,值得不值得用!</p><p class="ql-block"> 配料这块重点是木屑不能霉变发热,麸皮纯干,石膏足量、施惠肽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二,多加可以减少麸皮用量,减少越夏坏棒风险,施惠肽是大豆活性肽,它在配料时添加,是让菌丝吸收后延缓菌丝衰老的,抗菌丝细胞老化的,这里千分之一二的添加量,它起不到营养的作用,不是为了培养料富养化的,因为用量太小,主要是功能性的,就像人生病打葡萄糖量大是给人补充营养的,打白蛋白量很小,是功能性的,目地是提高人体细胞免疫力,施惠肽添加也是这种作用和目地,针对的是降低香菇菌丝老化速度强壮菌丝的,菌丝细胞活力强了,自然分解利用转换培养料的能力高,菌棒好,产量就高。拌料时木屑先加水预湿为好,装袋前再拌入麸皮石膏施惠肽这些材料,尽快上锅灭菌,减少微生物消耗料内营养。</p><p class="ql-block"> 再顺便说一下,很多人认为施惠肽太贵,投入大,不如加便宜丰谷素硫酸镁等,这的确,单算投入是这样,但施惠肽是以延缓菌丝衰老为主要功能,这和加其它的增产剂仅是要表面的菌丝白、长的快是有很大区别的。但也没办法,现实中钱是硬的,想用施惠肽又嫌贵的,咱们公司这几年也推出了采用大豆肽生产工艺而原料不是大豆的低价位产品,商品名活力肽多糖,它不是大豆活性肽,是以肽多糖为主的增产添加剂,拌料用于木耳香菇壮菌丝效果也不错,在木耳上用推出较早,这两年都是一大车一大车走货,很畅销,在香菇上推广较晚,主要是考虑冲击高端施惠肽用户市场,但自己不冲击,别人不客气,各种名称的不是肽的肽都在挤占用户市场,公司也不得不考虑对策,所以,今年在咱河南市场推出这一产品,在河北平泉,辽宁岫岩牧牛香菇上,代理商已推广一年,反应效果不错,今年开始布局冬菇产区,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采用,和施惠肽一样,应用没有任何副作用,一袋15斤拌个三五千棒,便宜给力,就是一点,开口后尽快与料混合,否则很容易吸潮变粘,这一点和大豆肽粉差别较大!</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   灭菌失误较多后果较严重</b></p><p class="ql-block"> 灭菌这一关,有很多失误,有很多朋友种下菌种菌丝不长,料偏酸了(表面认知的语言表达,实际更复杂),为什么酸?拌料装袋到高温灭菌这个过程太长,蒸袋量过大,有的一两万包一灶一灭几天,料在没灭透菌之前已经严重酸化了,料在缓慢升温过程中,细菌特别是厌氧细菌大量繁殖,产生乙酸类抑制香菇生长的物质(也会有长时间保持高温蒸料料内分解出对菌丝有害物质现象),结果菌种点上也不长,长久不吃料,发菌特慢,后期出菇少(这个因果关系很多人意识不到),所以灭菌要小灶快蒸,辽宁一锅五千包,圆锅码花垛,棒与棒之间都有空隙,蒸汽流通好,点火4小时堆芯就能一百度,再烧十二小时,闷五六个小时完事,一个蒸汽炉二个锅倒着走,一天一锅,从没听说谁家种上不长!在河南冬菇产区,总认为大灶省事,但出现这类点菌不长(发菌前期很慢)的事故很多,省了一点事,出了大问题,燃料没省下,发菌还特慢。以前种菇要求当天拌料当天装完当天蒸到温度点,现在忽略了,不是进步,是撞大运,是拿钱开完笑,忽视了拌料后产酸微生物会大量生长的严重后果,菌丝都不适合生长的原料,出菇也必然产量低。</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  老菇场彻底消杀可减少病虫害</b></p><p class="ql-block"> 对于一年以上老菇场中出菇棚、养菌棚或养菌出菇一体棚,采用火碱(烧碱、苛性钠、氢氧化钠)溶于水中,浓度5∽10%水溶液对空菇房、床架、地面、棚膜等喷洒消杀,喷洒湿透,可有效防止螨虫、跳虫、甲虫、链孢霉、绿霉等恶性害虫和霉菌侵入。火碱属强碱,杀虫灭菌是其强腐蚀的碱性作用,应用中对人呼吸系统无刺激和毒害现象,但应注意不能吸入残留物粉尘和严格防护不可接触到人的眼睛、皮肤、头发、手指、及衣服、棉制品、铝制品等。</p><p class="ql-block"> 火碱价格低廉,一个菇房或菇棚几十块钱就可以搞定,效果稳定长效、害虫杂菌无抗药性产生,可连年应用,实用实效,残留物逐渐中和为碳酸钠,对环境无农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   接种净化操作必须严格</b></p><p class="ql-block"> 接种时,点入菌棒内的只有是纯的单一的香菇菌种才可以实现纯培养,早春低温季开放式接菌,虽然当时成功率很高,但一旦带入杂菌孢子,尤其是人容易忽视的细菌,杂菌必然会伴随菌种缓慢生长,很多前期长挺好,但后期菌丝变弱、变乱、由白变灰有花斑都是隐形杂菌在作怪,菌丝不纯了混着杂菌,杂菌没有危害的或危害小的还好,危害大的,一两个月后或刺孔后大量坏棒或出菇时畸形、出菇少甚至不出菇都是上火也找不到原因所在。所以接菌必须环境洁净:菌种严格挑选处理并表面消毒、菌棒趁热出锅转运严防灰尘、接种棚预先消毒杀菌隔绝地面、菌棒冷却时间隔密封、接种空间喷雾净化、人员衣服手套鞋进棚喷洒消毒去尘,接种专人专职不交叉操作等等!(详细可查看作者快手简单讲菇事或现场解答)</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 温度、氧气、温差的管控</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 和养棒、催菇、长菇的关系</b></p><p class="ql-block"> 香菇最怕高温和缺氧,香菇菌丝适宜生长最佳25度左右,20∽30度之间都基本生长正常,长期温度偏高,菌丝呼吸作用强,营养消耗多,菌丝老化快!长期低于20度尤其是15度以下温度或者长期大温差(白天十几度二十度夜间仅几度情况下养菌),一些香菇品种类菌丝细胞酶活性低,导致长满的菌棒长期不出菇或出菇少。</p><p class="ql-block"> 香菇是喜氧微生物,缺氧会导致菌丝弱化、退菌、抗性下降、出菇畸形重等。如果高温再伴缺氧,三十六七度温度三四天就会造成菌丝抗性严重下降,菌丝抗性弱化后几乎是难以恢复到原来状态,是不可逆的,发满菌的菌棒出菇期也会软棒、烂棒、绿霉、出菇稀少等!</p><p class="ql-block"> 温度、氧气管控要想实现完美,必须有良好的设施条件,高温可降、低温可升、温差过大时可保温调节,空气可随时补充换新,现在很多人还靠天吃饭,不主动增加设施设备来调控温度氧气等条件,你到后面的各种毛病都来了,污染、坏棒、不出、不高产等等大多和这个环节有关,因为这个过程难以时时记录和直观感受,所以有问题了有找菌种的问题、有找料的问题、有找天气问题!这实际是人的问题,是人意识不到位问题,你为什么不去改善香菇的生长条件?你不主动管好它,它怎么为你多出菇多赚钱?!</p><p class="ql-block"> 养菌时,人进入棚内以不憋闷为好,接种后码大垛又盖膜的,必须及时揭膜换气,温度上养菌尽量稳定,大温差养菌温度偏高15∽30度之间菌丝受刺再加上光照易早起瘤,消耗营养,温度偏低温差大5∽20度之间,满菌后积温严重不足出菇特慢,这些负面结果都是长期生产验证过的,所以养菌时无论发菌、养菌还是出菇换茬养菌以20∽25度之间稳定温度为好,快的养半月就可以催下茬菇,大温差的养一个月也不见得能达到营养足够状态!(详细可查看作者快手简单讲菇事系列或现场针对性解答视频)</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 光照、空气湿度和菇什么关系</b></p><p class="ql-block"> 光照和空气湿度是仅次于温度、氧气的重要条件,发菌时你明亮空气湿度大,容易鼓包起蕾和引起杂菌传播,转色出菇期不给光空气湿度低,就难以转色和出菇,光明亮菇腿短,但太亮直射光又会让菇生长慢,水分挥发快,菇有形没重量,卖鲜菇不合适,光太暗阴湿菇腿长,菇品相差市场卖价低。出菇时光照强度老话讲三分光七分荫,这个实际控制操作也似乎有点难,但如果悟透自然条件下的天然菇生长的光照条件,晴天中午三两个小时的最强光照以进棚不刺眼为度,具体到光照强度,大约1000勒克斯以上不超10000勒克斯,长期低于1000勒克斯,菇发育出来腿长,长期高于10000勒克斯,菇发育也会变慢,畸形会多,但在菇发育成型后的生长期,光照度、空气湿度和温度、温差一样,菇适应性比较强,这些条件在较大范围内变化菇都能适应,而且有些特殊栽培比如催花菇还需要灵活运用这些条件变化,但变化也是有度的,在秋冬春季咱们空气湿度适合的地方可以揭膜全光管理,能够长成很好白面菇、花菇,如果你没有拿捏好空气湿度这个度,空气湿度过低全光管理菇会失水停止生长,过高时成了黑菇,这个度的标准,经验不足判断不准最好还是依靠简单仪器,空气相对湿度表几乎家家都有,测光度计就比较少了,做为控光参考购置一台常看看对比就会有确切数值依据了,别光凭感觉去总结经验!</p><p class="ql-block"> 空气温度大,菌皮软,出菇快,长菇也快,菇肉会松软,空气湿度低,菌皮硬,出菇慢,长菇形态不正常,所以催菇时期和幼菇时期以空气相对湿度不低于80%、不高于90%为宜,菇分化成型后,结合通风形成干湿70%∽80%交替的湿度状态,如果要催花,必须在菇2∽3公分大以上,温度20度∽28度内、空气相对湿度90%左右稳定保持五六个小时以上,再充分利用外界低温(温差大于10度以上)和低湿(不高于60%不低于40%范围内)突然揭膜或利用通风设施加大温差、湿差,刺激花菇形成。</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养棒水分和出菇时菌棒含水量关系</b></p><p class="ql-block"> 制棒水分不能太大,一般18×60的菌棒装好6斤多点,这时风干料3斤左右,木屑片小的木材硬木大木的袋子会重一些,木片大的木材小软的袋子轻一些,过重水分大或过紧都会导致菌棒内溶氧低发菌慢,水分小发菌虽快,但到出第一潮菇时,如果补水时机掌握不好,也会影响产量。菌棒水分含量55%以上(以纯干料计的水分),发菌最好,到出菇时棒内含水量降到50%以下容易出菇,45%以下含水在遇到大温差等刺激时容易爆出,棒内水分低于40%出菇减少或出来长不好(注意,这里的50%、45%、40%棒水分含量习惯表示只是根据袋子原重直观计算所得,实际上,菌丝吃透料和出菇过程中干物质己转换或消耗掉,干物质少了,水的含量重量要降低,菌丝本身生理需求的合适含水量并无太大变化,这里许多人不能意识到,避免过多现场理论解释,依然采用这不太正确说法),所以水分在转潮注水泡棒期间要严格控制,控制的好,出菇才好!关于防爆出采用注大水抑制方式,是利用水多棒内溶氧低菌丝活性降低减少菌丝扭结达到的,是在温差控制不了前提下才采取的抑制菌丝模式,是伤菌丝的,所以即使催菇注水,也要适量,过大都会损伤弱化菌棒,减少出菇茬次或产量!所以养棒尽量保持菌棒原水份很重要。</p><p class="ql-block"> 所以咱们冬菇产区多采用18×60加保水膜方式生产,一是棒大能够更好保持水分,二是保水膜在出菇期间为了要白面菇、花菇不能外喷水时起到保持棒内水分作用,出菇结束了养棒了要喷水保湿养棒,不能干养,有很多地方菇友认为出一茬后要让棒收缩,或干到一定程度再注水出菇,这样的认知对不对?我们剖析一下,菌丝本身是微小管状细胞结构,它本身含水量90%左右,培养料一般40∽60%之间含水量,菌丝能正常维持生理活动,高于60时氧气供应减少影响菌丝代谢,低于40%时,菌丝外水压降低细胞会向外渗出细胞水,也会影响菌丝生理代谢活动,培养料变成蘑菇的过程,是菌丝在内外水分存在条件下,菌丝分泌细胞酶把木质纤维素等物质溶解掉,再吸收进细胞内贮存起来,是以液态形式贮存转换的,出菇扭结长菇的营养输送也都是以液态形式转运的,这里棒内菌丝和培养料之间水压差相对平缓的,注水时,突然的大量外来水进入,除了有刺激菌丝扭结出菇作用外,超量的水会使菌丝细胞活力下降,使营养输送功能降低,不信可对比一下在保持原棒水分状态只利用温差或振动刺激催菇和干棒注水催菇,明显前者出菇更好菌棒寿命更长!</p><p class="ql-block"> 在我们推广施惠肽注水添加应用时,加施惠肽目地是使菌丝抗衰老,菌丝壮才能多出菇,应用后,菌丝因强壮而缩棒慢,这种情况被一些菇友认为不缩棒不好,会影响注水,这种情况我们想一下我们制棒发菌时,为什么要加水那么多,不就是让菌丝旺盛生长吗?加水少了菌丝为什么稀弱?养成的菌棒挺实弹性足好还是干巴巴的丢水很多好?很显然我们认可前者!同样出菇后换茬养棒,也是菌丝旺盛营养积累的更快,这时水分不保持,故意让它干缩,很明显就是压缩菌丝活动空间,达到一定限值,菌丝不分解培养料了不积累营养了,你怎么出菇多!我实测把一个17x58的出过一茬菇的棒让他阴干风干透,再称重,仅剩六两多重,除去第一茬菇消耗的干物质,按10%的基本干物质转换率,产量高算去掉一斤干料,一个17×58棒基本2.5斤风干料,去掉一斤,还有将近一斤的风干料没了踪影!去哪了?这说明菌丝把培养料变成自身营养时,是以液态形式贮存在细胞内,随着水分不断蒸发,也会向外渗出流失消耗掉,再往里补水能恢复营养存在吗?采用缓慢补水和浸泡快速注水方式和没有风干的菌棒对比出菇,五六天缓慢补水到三斤重的出了一点菇、泡水十几小时快速补水到三斤重的,菇没出,很快绿霉发生菌棒解体了!这说明,菌棒丢水到一定程度会损伤菌丝,快速补水也会损伤菌丝。所以养棒时要喷水保湿养棒,注水以催菇刺激为目的,适量即可,尽量利用自然温差刺激或喷冷水温差刺为好,只有菌丝好,才有可能出好菇。</p><p class="ql-block"> 所以,我们推广施惠肽在注水时用,菌棒缩棒慢是菌丝活力足的表现,为了再次证明加施惠肽缩棒轻的菌棒是不是营养没用完,我们把菇友出完菇的棒用的没用的都烘干对比,平均一棒用过施惠肽的菌棒比没用过施惠肽的菌棒要轻50∽100克左右,也就体积上大但反而轻一二两重,说明用施惠肽后营养转换率更高,实际例子有辽宁新手菇友从一开始种菇到今年三年,年年用,拌料用,注水用,今年很多人赔钱拆棚,他又新投资几万块建了个一千多平的高设施保温发菌棚,他含蓄地说一棒挣了一块钱,但根据判断,六万棒实际净赚十万块以上,这是新手,听话照做,很多老菇农都赔惨了,所以不单是管理技术水平问题,菌棒保持菌丝壮是核心秘密!很多老手习惯性采用高温闷棚催菇,闷出菇来菌丝搞弱了后期肯定没产量,我全程指导不让他闷棚,再加上注水加上施惠肽,菌丝始终白壮菌棒收缩慢总产量高,能不赚钱吗?</p><p class="ql-block"> 所以,生产中一些管理操作会严重影响你一年收成,是习惯性的认知出了偏差,没能顺着香菇菌丝适宜的生长规律去做,所以固执于一些做法,失去的是看不见的钞票!</p><p class="ql-block">(施惠肽注水应用详细可参考作者快手视频讲解或现场咨询)</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香菇问题症状相似为什么原因不同</b></p><p class="ql-block"> 我们种菇总会遇到问题,比如杂菌问题、不出菇问题等等,我们帮菇友指导时,网上微信咨询的我得问仔细,说的不明白或有说不到或有隐瞒,我也没千里眼,也难以判断清楚指导不到位。有因才有果,正因如此,我们在现场提供指导时,每到一家,会有不同讲解,因为表面看眼下症状相似,但原因会有多种,要看菌棒状态判断管理水平,管理过程,要看设施条件,要看当地环境气侯水质等条件,要看人的生产习惯,看人的生产态度,综合所有信息才能基本判明根源所在,才能给出合适建议!当然,到一个地方短暂看一眼也难以马上判准,这如同中医看病,望闻问切都全了才可能对症下药!还是当然,香菇生产中问题,大多出在管理过程,而管理水平的高低又受个人认知意识影响,我们交流需要改进的大多是管理方式,有些后面能改变使结果变好,有些已成型,根上变不了,结果就变不好了,很多经验技术告诉了,改变过程和中医调理似的,是慢慢显效过程,生产因素很多,很多时没有速效办法,这些因果关系认知上一定要理解,有些问题是长期管控偏失造成的,不可能马上解决,只能是提前量,做每一步都要考虑一些做法的不良后果,尽量不做没把握的,有主动防控意识,就没有后来的被动找办法。</p><p class="ql-block"> (更多香菇杂菌防治增产增收技巧请关注菌事风景线简单讲菇事系列和后续技术研发升级)。</p><p class="ql-block"> 还要提醒的是,种菇要明白一些关健细节点的道理,不明白一些节点的因果关系,就难有具体操作,所以,我们分解毛病原因更多的是让大家明白事情原理,多悟多想,明白了,可以少干很多无用功!</p><p class="ql-block"> 黑龙江中道农业公司吴连朝</p><p class="ql-block">于二O二一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洛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