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滇西北:揭开怒江神秘的面纱(下)

佗2022🎭

人神共居之地 <p class="ql-block">丙中洛镇位于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北部,小镇地势北高南低,怒江由北向南贯穿全境,碧罗雪山高黎贡山和嗄娃嗄普雪山,三山一江,将小镇形成了典型的峡谷地貌。这里是滇藏交界之地,进藏公路丙察察线路的起点,怒族、傈僳族、藏族、独龙族等14个少数民族居民在这里的居住。</p> <p class="ql-block">到达丙中洛镇时天色已晚,南来北往的客人大多会在丙中洛镇落脚住宿,我们也不例外。</p> <p class="ql-block">晚饭后一个人散步小镇,疫情的缘故游客稀少,一条街道从南到北也只有几百米有灯光,小酒店和小客栈居多。最醒目的还是标有“丙中洛边境派出所”的灯光门牌,再走远些四周已是漆黑一片再不敢乱逛了。街道两边散乱堆放着基建材料,其中夹杂着旅客的大小车辆,显然小镇也正在建设中。</p> <p class="ql-block">只见不少店家门前都生有炭火围坐几人,有喝酒聊天的,有聚众打牌的。返回住宿地时,好奇心驱使我也加入了房东的炭火堆闲聊。房东是来自四川的汉族小伙,女友则是位美丽的那西族姑娘,长相温柔五官精致,另两位游客来自云南玉溪。我们五人围着暖暖的炭火,男人们打开几瓶啤酒,就着一碟炒花生米,我们聊着各自家乡的轶事。玉溪游客几次递过啤酒邀我共饮,其实在那样的情境下还真想喝两口,但矜持的我还是客气的谢绝了。</p> <p class="ql-block">不一会房东小伙从火堆里扒拉出两个黑呼呼的东西递给我和他的女友,说尝尝这里的“烤洋芋”,掰开烤黑的外壳洋芋香味扑鼻而来,哈哈,味道还真是不错!此刻,在这个“人神共居”之地围炉夜话的情景温暖而和谐,地域之别种族之异荡然无存,这种感觉真是妙不可言。</p> <p class="ql-block">次日晨起走出客栈,WOW!丙中洛在清晨拉开了昨夜漆黑的大幕,一个清新秀丽云雾缭绕的丙中洛展现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晨雾中的桃花岛VS前日傍晚时分时的桃花岛。</p> <p class="ql-block">被世人称为“人神共居”的丙中洛景区并非浪得虚名,景区内的几个小村庄的名字一个比一个浪漫,这里把村庄有的称为“桶”,于是就有了“坎那桶”,“秋那桶”,“雾里村”……如此等等。这些村和“桶”对游客而言仿佛是一个个神秘的“盲盒”等待人们去开启。散落在雪山,草地,峡谷深处的小村庄极其原生态和古朴,与大自然那么和谐的混然一体。生活在这里的少数民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似乎从来不曾被凡尘世俗浸染,不觉让人感叹若非神仙长居在此怎会如此纯净!</p> <p class="ql-block">“秋那桶”是一个以优美的田园风光著称的小小村落,在丙中洛的最北端,不多的几户人家散落于山谷中的平地上。</p> <p class="ql-block">怒族传统形式的建筑民居是干栏式木楞房或土墙房,屋顶加盖石板,就地取材,传统工艺建造。分为上、中、下三层,冬暖夏凉,有较强的实用性。在我们走过的秋那桶和雾里村都可见到。</p> <p class="ql-block">屋顶加盖的石板形状似鱼鳞,在阳光下闪耀着金属般的光泽。</p> <p class="ql-block">每个三层民居都可看见斜靠着一段窄窄的木梯,上刻有梯子状的脚蹬,但窄到只能容一只脚踩踏。我小心尝试着爬一截差点没连人带梯滑掉下来,真不知村民是如何天天爬上爬下的?</p> <p class="ql-block">房前屋后主人不见几个,猫猫狗狗以及鸡妈妈和它的儿女倒像是这里的主人自由自在。</p> <p class="ql-block">村口不远是秋那桶村的天主教堂</p> <p class="ql-block">教堂斜对面一棵老树下有个看似像平日村民议事或集会的大平台,站在平台上由近及远望去,一幅未经雕琢的天然山水画跃然眼前,怎么看也看不够。</p> 从这里再往前走,经过一段没有人烟的地带,就可以进入西藏了,这里是怒江的终点。 <p class="ql-block">“雾里村”则原始的似乎从未被开垦,小村庄傍怒江而居,背依碧罗雪山,虽存在于现代尘世间却走着古老的茶马古道,周围的山水草木则是村民精心呵护的神圣庄园。</p> <p class="ql-block">“雾里村”至今没有车行之路,我们的车只能到达这处三桥并立的地方再不可前行。横跨在怒江上的这三座桥,最早进出雾里村只有这座桥面铺有木板的悬索桥,据说也是解放后建造的,桥头标有“朝红桥”三字,现已完全废弃了,作为遗物纪念留在这里。不知在没有过江桥的年代,“雾里村”的村民是如何进出的呢?恐怕只能靠传统的“溜索”了。中间这座是目前供人和摩托过江的悬索桥,桥头不见命名,也许还是延续了原来的“朝红桥”之名。最高处则是进藏公路丙察察线的公路桥。三座不同时代架在怒江上的桥直观的展示了跨怒江桥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已废弃的“朝红桥”近景,残破不堪。</p> <p class="ql-block">从“朝红桥”过桥后,还须沿原始的茶马古道再徒步5公里才能到达“雾里村”,正是由于交通不便,因而才保留下“雾里村”原汁原味的田原生态环境。</p> <p class="ql-block">茶马古道约2人并行的宽度,一边是怒江,一边是陡峭的山体,苗导怕我们观景不注意出意外,不断给出“警戒线”以防越线落水。</p> <p class="ql-block">总领队是云南户外俱乐部的彝族小伙,跑前跑后为大家摄影摄像。</p> <p class="ql-block">令人惊喜的是这5公里的徒步与其说是走在茶马古道上,还不如说是走在美伦美奂的风景画里……,真是美到文字都显苍白无力,像我这种菜鸟级别的摄像人随手一拍都是美图。</p> <p class="ql-block">不知不觉中已进入村口,这一段5公里行走在怒江山水之间的徒步体验倍感身心愉悦,因而对两天后百花岭原始森林的8公里徒步也充满了期待。</p> <p class="ql-block">“雾里村”就像上苍不小心遗留在人间的一方天然珍宝,整个村寨古朴美丽而安详。古道一直延伸到村里,几十户人家的干栏式木楞房不经意的散落在深秋的平原上,房前屋后的树木和花草不受任何约束恣意生长。</p> <p class="ql-block">一阵铃声由远及近悠悠传来,只见一少年赶着几匹驮着木头的马匹从古道走进村里,好一幅“山涧铃响马帮来”的生动画面。</p> <p class="ql-block">中午我们自带路餐歇脚在农舍的廊前屋下享受这人生难得的惬意时光……</p> <p class="ql-block">奔腾的怒江,袅袅的炊烟,湛蓝的天空,缭绕的云雾,以及峡谷中若有若无的马铃声如梦如幻;穿梭寨中,漫步田野,身处这“人神共居”之地,何来心中烦恼?唯有心如止水……</p> <p class="ql-block">晌午时分大伙恋恋不舍沿村中小径过雾里桥离开“雾里村”,只见道路边有石碑上书“翁里村”这是雾里村的原名,只因几乎每天清晨小村寨都笼罩在飘渺的云雾中,故而称之“雾里村”。</p> <p class="ql-block">丙中洛是多民族聚集之地,基督教、天主教、藏传佛教在这里共存。除一路所见基督教堂和天主教堂之外,“普化寺”是怒族境内藏传佛教较大的寺院,始建于1825年,建筑雄伟,风格独特,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2012年列为省级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离开丙中洛之前,在领队的带领下前往丙中洛中心学校完成“探秘怒江”行程中的公益部份~向学校捐赠图书,希望孩子们足不出校就能通过广泛的阅读认识更大的世界,获取更多的知识。</p> <p class="ql-block">因疫情学校严格控制入校来访者人数,在校门口向工作人员表明来意后送上赠书,纸箱里是来云南之前在家里精心挑选的适合中学生阅读的知识类和文学类书藉,其中还有2本先生所著的电影记实文学。</p> <p class="ql-block">留下工作人员的微信并了解孩子尚缺之急需物,看以后能否再尽些个人的绵薄之力。</p> <p class="ql-block">再见了丙中洛,当我们的车驶出丙中洛镇再次到达地标时今人惊喜的一幕发生了,不知谁喊了一声“快看,日照金山!”大伙齐齐下车,远方,朝阳辉映下的嗄娃嗄普雪山一片金色,太壮观了!我们真是何其幸运啊,难道是“人神共居”之地在以它特有的方式和我们告别吗?!</p> 寻觅野温泉 <p class="ql-block">告别丙中洛顺怒江而下前住下一个目标~怒江百花岭去体验穿越高黎贡山澡塘片区,寻找密林深处的野温泉。这是此次行程的第三次徒步“雨林徒步”,仍然是一段茶马古道上的行走。</p> <p class="ql-block">入住百花岭自然村的农家乐,放下行李稍事休息即去游览附近的一座古桥“双虹桥”,这是一座与茶马古道和中国远征军有关的桥,也是怒江上唯一的古桥。</p> <p class="ql-block">双虹桥位于保山市隆阳区芒宽乡境内的怒江之上,始建于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该桥最大的特点是利用江心天然巨型礁石为墩,将东西两桥的交接部分搭架于江中心的桥墩上以减轻桥的承受力而分两段架设,远观如两挂气势雄伟的飞虹,故名“双虹桥”。双虹桥是南方丝绸古道经永昌(今保山)至腾越(今腾冲)出缅甸的必经之地。1944年5月11日,中国远征军打响了滇西反攻战的序幕,以一个加强团从双虹桥强渡怒江向腾冲前进发起攻击。</p> <p class="ql-block">疾步走在远征军曾跨过的桥面上,有点前仆后继的意思吗?</p> 跨过“双虹桥”在桥头像远征军一样欢呼胜利。 <p class="ql-block">我们的雨林徒步始于高黎贡山山麓1500米处的百花岭大塘村,穿越澡塘河片区再回到百花岭宿地,整个徒步行程约8公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徒步地段正是茶马古道永昌段-南斋公房东坡古道(越腾古道起点),所以也是我第二次行走在茶马古道上。</p> 澡塘河小环线通常是徒步爱好者用来热身的行程,但对我这般旅行客而言也算是对体能的挑战。澡塘河片区属高黎贡山南麓的热带雨林,片区内沟壑纵深,植被繁密,林间有清涧溪水也有激流瀑布,还有徒步者喜欢的野生温泉。 <p class="ql-block">一段平坦的沙石路后,除了古石阶还是古石阶,一路上攀,似乎没有尽头……</p> <p class="ql-block">一半行程过后爱好徒步的大部队早已跑的不见踪影,我们几个成了苗导的收容队。</p> <p class="ql-block">喘息……停留,爬三步停两步,没有回头路。</p> <p class="ql-block">小石桥下潺潺的溪水也能留住我们的脚步</p> 自然生长的藤蔓和枝条成全了荡秋千,钻树洞的“童心萌动”。 <p class="ql-block">大瀑布平台上歇息也不忘记搞点怪</p> <p class="ql-block">徒步的意义是什么?有徒步者说“除了健身,更多的是在享受身体不受束缚,情绪不被牵绊,随心所欲尽情与大自然对话,用身体的每个细胞去感受心跳和呼吸的律动。”,我虽不是徒步爱好者但在与原始森林的亲近中,在这种“自虐”中已经感受到 了生命强烈而愉快的律动。</p> <p class="ql-block">野温泉<span style="font-size:18px;">深藏在密林深处,由</span>冷水河兑入温泉水,水温非常适中,泉眼散布在塘子周围,不时冒出大大小小的热泡泡,而且没有刺鼻的硫磺味。当地村委会修筑了挡水墙,整个温泉仿佛被包裹在热带雨林之中。已疲惫不堪的我们迫不急待跳进温泉,一种苦尽甘来的感觉舒服极了。</p> 把遗憾留在了腾冲 <p class="ql-block">深秋季节去滇西看腾冲村的银杏几乎是尽人皆知不可或缺的节目,但最能体现腾越文化的则是和顺古镇莫属了。“银杏村”和“和顺古镇”这两处也是此次行程最后的终点。</p> 进入腾冲境内通过边检后行驶不久,我们在龙江大桥旁的服务区休息,顺便现场欣赏这座云南境内的重量级现代化的桥梁。 <br>龙江大桥是亚洲最大的高速公路悬索桥,也是云南省首座特大跨径钢箱加劲梁悬索桥,亦是保腾高速公路“历史文化之旅、自然景观之旅、国际通道之旅”的标志性建筑,并入选央视记录片《超级工程》。龙江大桥的建设对完善云南省公路干线骨架路网结构,构建中国面向南亚陆上大通道,改善全省和滇西地区交通运输格局,完善云南省骨架路网体系,促进滇西地区旅游事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图片和文字摘自人民网) <p class="ql-block">到达腾冲银杏村时因为已是“大雪”节气,一夜细雨过后腾冲村的银杏大多抬头不见低头见了。进村路两侧的行道银杏树黄叶稀稀落落让人颇感遗憾,纷纷议论“来晚了”,但即然来了总是要进村看看。</p> <p class="ql-block">停车购票进村,因游客极为稀少,村里没有了旺季游客的喧闹和小饭店的油烟,寂静和雨后的清新反而使满村的落叶有了另一种无以言表的美,那是一种深沉的,可以让人落泪的凄美。</p> <p class="ql-block">低头回眸间满目的银杏叶就如金色的地毯铺满村里的大小院落,屋顶墙头,黄灿灿的杏叶层层叠叠,仿佛是杏叶对大地最后的热吻。</p> <p class="ql-block">一棵棵古老的银杏树虬曲苍劲、根须密布, 沧桑的痕迹刻进皱褶的树干中,令人心生敬畏。</p> 雅致小客栈前被打理成双心型的落叶似乎在敞开心扉向故土倾诉最后的衷肠。 队友们装扮成当地少数民族村民徜徉在村中,我们则像家人一样围坐在村民小院的银杏树下休息聊天。这在游客如织的旺季恐怕是难以实现的愿望。 <p class="ql-block">我想这片片的落叶满满的金黄不该是落地成伤的悲凉,而是暂时回归故乡之土地,似欲言又止,欲去还留的游子……归去来兮。</p> <p class="ql-block">我们8天的行程按计划到这里已经结束,可以送机场返回各自温暖的家。但由于当天没有合适的机票,于是大伙决定留宿具有典型腾越文化特征的名镇“和顺古镇”一天,我没有去过和顺自然正中下怀。</p> <p class="ql-block">腾越文化是以腾冲为核心地的地方传统文化,以纯正的汉文化为主体,融汇了南诏文化、土著文化、东南亚文化和西洋文化,具有丰富内涵和强辐射力的边地代表性,是云南西陲地域文化特色的一种开放的复合型文化。六百多年来腾越文化在和顺得到传承并形成了独特的侨乡文化和马帮文化,使“和顺古镇”及周边成为云南省四个典型的生态文化村之一。</p> <p class="ql-block">“和顺古镇”古名“阳温墩”,由于小河绕村而过故改名“河顺”,后取 “士和民顺”之意,雅化为今名,这里也是著名的侨乡。“腾冲.和顺古镇品语”是这样评价这座古镇:“有一种味道叫和顺,温润如玉,上善若水。在那一片火山热海怀抱中的古老建筑群里,回荡着商贾马帮的铃声,飘溢着耕读人家的书香,播散着大众哲学的思想,更留下壮怀激烈的悲歌!一生不去体会一次和顺的味道,或许会是一种遗憾。”</p> <p class="ql-block">和顺有着一般小镇的特色和传统的小镇建筑以及淳朴的人们。但这里却沉淀着600多年的历史文化,有着历经多少沧桑巨变的传统民居。</p> 进村不远可见这块石刻“前言”,精炼的概述了古镇的历史特色、乡情民俗和家风。 在这里你可以领略到徽派建筑粉墙黛瓦的神韵,也可以寻觅到西方建筑的元素。尤其是那老宅的门窗木雕,各种雕刻造型栩栩如生。宅院中尤具地域特色的是以火山石堆砌的石阶,遇到雨水天气,能很好的起到了防滑作用。 <p class="ql-block">和顺自古有崇文尚教的优良传统,明清两朝,这里出了400多名举人和秀才。镇上的艾思奇纪念馆、和顺图书馆、总兵府、大马帮博物馆等等,记载和陈列着和顺古镇的名人和古镇过往的沧桑史。</p> <p class="ql-block">这个古老的“洗衣亭”是“走夷方”的男人们心疼在家的女人洗衣时日晒雨淋而专门建造的。家是男人们的起点和终点,是出门的动力也是梦的归宿。</p> <p class="ql-block">古镇不断在扩容,村中野鸭河边已有不少的露天酒吧和新建客栈。</p> <p class="ql-block">夕阳西下的田野五彩斑斓</p> <p class="ql-block">我们落脚住宿的“彼岸”,一对东北夫妇三年前租下精心打造的民宿,舒适且有品味。交谈中了解到他们已又租下了野鸭河边的一幢旧宅正在装修做第2家,老板说如果不是这两年的疫情早就回本了。</p> <p class="ql-block">次日凌晨我登上“彼岸”高高的瞭望台,随着朝阳升起东方天际逐渐清晰,古镇从沉睡中醒来,新的一天开始了……</p> <p class="ql-block">从古镇陡坡直下镇前,朝阳下的田野一马平川,一泓清流绕镇而过,走在田梗上好似来到江南水乡。</p> <p class="ql-block">真不想离开,腾冲还有“热海”、“火山地质馆”、“北海湿地”、“滇西抗战纪念馆”等等都将成为此次行程的遗憾留下了,也好,有遗憾就有再来的动力,腾冲,后会有期!</p> <p class="ql-block">带上72小时核酸阴性的证明,驼峰机场内惜别相处了9天的旅友登上回南京的航班,随着飞行高度的提升舷窗外的云南越来越模糊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注:2021年12月4日~12日前后共9天行程,主动做核酸检测5次均为阴性,其中3次在云南境内,2次在南京。行前带足了个人防疫物品,目的是即不想“祸害”自己,更不可殃及他人🤓。</p><p class="ql-block">(文中部份图片来自同行旅友,在此致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