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徐亚灵“执笔写心”每日一言美篇分享</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徐氏俸心宝典♥</b></p> <p class="ql-block">心灵呵护定律</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和用户交情,交友,并不是说一句“嗨!我们交个朋友吧”就能成功,也不是与用户混的很熟、打成一片就可以,而是要真正去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说他们想说的话,甚至要帮他们说出不敢说的话。</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有时,需要温柔的在一旁守护;</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有时,你需要和他们在一起“对抗”世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有时,你需要帮他们“出气”“撑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有时,你得为他们收拾残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品牌和用户之间的真正交情是,你的存在,你说的话,你的一举一动,对用户来说都是一种走心的慰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以上这段话,我是从一本爆款文案营销策略书籍中原封不动摘录下来的,作为一个终的家庭教育研究者和家庭教育科普书籍的作者的专业敏感性,看到以上这段话,很自然让我联想到我们的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以上品牌与用户的关系,不是我们做父母的对孩子应该建立的基本关系么。父母之于孩子,不仅应该做到以上话语提倡的品牌与用户的关系,而且更应该超于、而不是弱于、更不是反其道而行之的这段文字所描述的品牌之于用户的关系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孩子需要父母的,不就是父母一直在一旁温柔的陪伴和守护么?可是,我们不少父母,在忙于挣钱、事业且不必说,就是当你们有空闲的时候,又有多少时间用心陪伴守护在孩子身旁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孩子需要父母的,不不就是在他们遇到困难、困扰、挫折和失败的时候,有父母与他们一起与“世界”对抗,给他们以精神支持和心灵的支撑,让他们有力量和勇气去克服、战胜人生路上的困难和困扰,不被挫折和失败打败,而勇往直前继续前行么?可是,又有多少父母,不是给予孩子精神和心灵的力量,而是当孩子需要父母的支持的时候,却受到的是父母“你太脆弱……”“你太无用了……”的在精神和心灵上的打击的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孩子需要父母的是,不就是当孩子在学校受到同学的欺辱,受到来自老师的不公正待遇好委屈时,有父母理解他们,与他们共情,给他们以精神上的支撑,心灵上的抚慰,让他们受伤的心灵得到医治,必要时还应出面为孩子“出气撑腰”,讨说法,还公道么?而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父母,当孩子受到同伴的欺辱时,不是理解和支持孩子,而是对孩子说“为什么同学不欺辱别的同学”、当孩子受到老师的不公、委屈待遇的时候,不是理解和安抚孩子,而是对孩子说“总是你变现不好嘛,为什么老师没有冤枉委屈其他同学呢?!”,而对孩子带来更深更痛的二次伤害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当孩子的确犯了错,出了事故的时候,孩子需要父母做的,不就是帮助孩子改正过错,收拾残局,与孩子一起分析犯错的原因,给予孩子怎样正确的为人处世方法和引导孩子养成认真仔细做事的习惯么?而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父母,在孩子犯错或出了过失行为的时候,不是给予孩子一顿毒打,就是给孩子唠叨训斥孩子是“不争气的东西”,让孩子下不了台,过不了父母的关,以致破罐破摔,从此不求上进而颓废堕落下去的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父母陪伴守护孩子,与孩子一起“对抗”世界的艰难险阻和人生的挫折失败,为孩子受的不公正待遇“出气撑腰”,包容引导孩子在错误和过失中有所成长,帮助孩子收拾“残局”,这些都是孩子最需要父母做的对他们心灵的支持和呵护。而在现实生活中,父母们更多的却是去关注孩子的衣食冷暖,去为孩子创造丰硕的物质生活条件,让孩子怎样衣食无忧、要啥有啥,认为这样就是对孩子好,就是爱孩子了。而父母们却不知道,心灵的冷暖才是决定孩子快乐幸福的源泉,孩子心灵的健康,才是让孩子健康成长和一生快乐幸福最需要东西,呵护孩子心灵的健康,也是父母教育孩子中最需要做的事情和最重要的任务,而这又有多少父母知晓?又有多少父母去做了?又有多少父母做好了的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越小的孩子,越需要父母精神的支撑和心灵的呵护。这种对孩子精神的支撑和心灵的呵护,当然不是对孩子的溺爱娇宠、包办代替,更不是放任和纵容孩子的不良行为,而是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和管教行为,时时处处都要站在孩子的立场,去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理解孩子的愿望和需求,保护孩子稚嫩柔弱的心灵不受伤害,宽容孩子所犯的错误和过失,不要在孩子的心灵土壤上种下自卑,屈辱,暴力,狭隘,仇恨,摧残和受伤的种子,让父母的关爱呵护之光,照耀孩子的成长之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2022.01.05成稿</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