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张氏双宝支

张自能

<p class="ql-block"> 双宝支为我张氏文山支系第二大支,是三世祖张应元祖次子张崙之后,祖坟在大尼尼祖坟场,场内埋有本支系三世祖,四世祖,五世祖(张万选),等至少三代至亲。</p><p class="ql-block">五世祖之子(六世祖)张其书生子:(七世祖)张锡吴。</p><p class="ql-block"> 双宝七世祖祖母,杨氏,张锡吴之妻,生子二人,张珮,张瑃。此碑中记录七世祖张锡吴年幼时家道维坚,家族逃难,将其寄养于三板桥堂伯父家,所以伯父家祖坟的墓碑上都有张锡吴的名字。</p><p class="ql-block">1856年丙辰回乱,堂伯父家也受到了动乱的影响,开始逃难,堂伯父家也不能继续收留,只能再次自行逃难,逃生途经老乌海时后有追兵,前是老乌海,命垂一线,万般无奈只能跳海逃生,幸得家养水牛相助,逃过匪兵追杀,于是跪于水牛面前誓言今生子儿子孙不吃水牛肉,否眼瞎及生牛皮癣。</p><p class="ql-block"> 途经双宝村,遇李氏老祖母正在方便,吾祖无处可藏,李母见我祖年幼无知,还受到匪兵追杀,便生怜腼之心,于是李母用她那壮族裙子罩主我祖,藏于身下得予逃生。后李母看他可怜收他做养子,成家立业后,吾祖想把李姓改成本姓张,李氏提出要求,同年要是把李氏前三代人的无碑祖坟全部立完方可改姓张。吾祖同年完成了李氏族人条件后改为张姓,张锡吴坟墓边还有一宗牛坟,我们祭祖(献饭)都是要献四碗饭,多出一碗代表老牛的救命之恩,视为祖宗对待。此碑不简充分的证明我们是一家人,而且是亲同手足,血浓于水的有力证据。</p> <h3>左侧墓志铭<br>张锡吴之妻杨氏,生于乾隆三十二年1768,死于同治壹年1862年,活了94岁。墓碑立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死后74年才立的碑。<br>此碑明确了双宝张氏与三板桥,大尼尼,三个支系血浓于水的关系。<br>此碑文也证明了破四旧之前双宝支系一直都来大尼尼上坟的证据。</h3> <h3>右侧墓志铭</h3> <h3>张茂达整理并提供图片</h3> <p class="ql-block">此墓志是根据张珖所著祖宗单,因社会动乱家谱丢失的历史背景下,口头相传所至的误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