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感谢“青齐文史爱好者”微信群朋友提供的相关资料,并提供许王庄李键先生的联系电话。谢谢!</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大国工匠李云鹤颁奖仪式</span></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斟灌李氏十八世</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大国工匠李云鹤</b></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李云鹤,青州市高柳镇许王庄人,斟灌李氏第十八世。(许王庄原属寿光,1952年划归益都县,即今青州市。)</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李云鹤是我国著名的古代壁画与彩塑保护修复专家,被评为2018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颁奖词:风刀沙剑,面壁一生。洞中一日,笔下千年。六十二载潜心修复,八十六岁耕耘不歇。以心为笔,以血为墨,让风化的历史暗香浮动,绚烂重生。</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李云鹤,1933年生人,1956年,23岁的高中学生李云鹤,随着“到西北去”的时代浪潮,和外祖父一起去了莫高窟。因为舅舅霍熙亮在敦煌工作,受时任敦煌文物研究所所长常书鸿的邀请留到了敦煌。负责窟里壁画、彩塑的修复保护工作,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60多年。</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壁画修复,是一门综合技术,涉及到美学、工程学、化学、物理学等,是很难掌握的专业技能。新中国成立初期,莫高窟荒芜零乱,一片破败景象,因经费、人力、物资的异常匮乏,处在“百废待兴”阶段,尤其对壁画病害的研究、修复几乎是“零基础、零经验”。把东倒西歪的塑像扶正,想办法整理塌了的壁画,便是起初的修复方法。面对那些曾经璀璨绚烂的壁画如鱼鳞般片片起甲,又似雪花般纷纷脱落,研究所通过文化部找捷克斯洛伐克文物保护专家来敦煌指点修复工作,李云鹤通过给外国专家做助手,从那儿学到一点专业知识。</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他观察到外国专家使用打针的注射器来输送黏合剂,就照葫芦画瓢,到医院买来针管,把黏合剂推送进壁画缝隙里,再用棉球轻轻按压,让壁画牢牢地贴回了原处。然而医药注射器修复洞窟壁画的效果不是特别好,他又开始新的尝试,发现用血压计的气囊输送黏合剂,滴灌黏合的效果非常好,这成了他的独家发明。在工作实践中先后创立了“注射法”“迁壁画”“挂壁画”等修复方法。潜心研究文物的构成和病害原因,对这些“病理”熟谙于心,除尘、灌胶、滚压、回贴,再到后来的整体分层揭取、搬迁复原,以及从修复糟朽、断裂、倾倒塑像,到复原大型塑像,经过60余载的磨练,他的修复技巧也越来越纯熟。</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敦煌壁画包括莫高窟、西千佛洞、瓜州榆林窟,共有552个石窟,历代壁画5万多平方米,其中,他亲手修复了近4000平方米和500多个塑像。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经他修复的壁画和塑像依然完好如初。他用严谨的态度,一直走在保护修复壁画、塑像等文物的路上,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一次又一次遇上历史难题,一次又一次攻克难关,成为引领前沿、独树一帜的国内著名文物修复保护专家。他以炉火纯青的技术,创造了无人超越的奇迹,成为壁画修复界有名的“匠人”。</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他的研究和修复成果多次获奖,1987年“筛选壁画黏结材料和修复工艺”获全国科技大会成果奖;1981年“莫高窟壁画颜料x光谱分析及木结构建筑颜料”获国家文化部一等奖;1987年“莫高窟161窟祁甲壁画修复”获国家文化部一等奖。2015年12月,敦煌研究院、国家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同主办了“古代壁画彩塑修复技术研讨会暨李云鹤先生从事文物保护工作60年纪念座谈会”。大会高度评价褒扬了他“一生只做一件事,至今已做60年”的执着坚守和敬业精神。2017年底,曾无数次拒绝各类评奖评优的李云鹤,终于没有“抵挡”住甘肃百万职工的投票热情,荣获“陇原工匠”称号,成为至今仍工作在一线的“高龄工匠”。</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现85岁的李云鹤,是敦煌研究院研究员,原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副所长,国内著名文物修复保护专家,被誉为我国“文物修复界泰斗”。他立足莫高窟,足迹遍布相关省市文物修复保护现场。跨越北京、浙江、新疆、青海、西藏等九个省市,北京故宫、西藏布达拉宫、杭州灵隐寺与凤凰寺、新疆库木吐拉石窟、青海塔尔寺、乐都瞿昙寺、兰州庄严寺、天水麦积山、张掖大佛寺、武威天梯山等30多家兄弟单位的文物修复保护现场都留下了他清瘦坚毅的身影。</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在他的影响下,儿子李波也来到了李云鹤曾经所在的部门——保护研究所,放弃了绘画,跟着他学修复技术。现为研究所研究员。孙子李晓洋在海外完成学业后回到敦煌,继承了祖辈的文物修复事业。他带出来的学生,有不少已是壁画修复项目的带头人。</span></h1><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摘自《青州古城》杂志,略有改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