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准备 <p class="ql-block">对于即将把孩子送入幼儿园的家长来说,“家”到“幼儿园”的距离,每迈出一步都带着很多不安:孩子饿了怎么办?渴了怎么办?受委屈了怎么办?幼儿园老师毕竟不是亲爸亲妈,能好好照顾孩子吗?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换了一个环境本来就会有不适应的感觉,再受到爸爸妈妈的焦虑情绪影响,难免会有不适应幼儿园。很多“过来人”和老师都说,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提前做准备”,那么应该提前准备什么呢?</p> <p class="ql-block">在回答具体要提前帮孩子准备什么之前,请您先根据孩子目前的实际情况,填写一下这份新生入园自测表。</p> <p class="ql-block">看完之后,您心里是不是对提前做什么准备,有了大概的答案呢?如果孩子全部能做到最好,恭喜您,孩子在幼儿园里一定能生活、学习的非常愉快!如果孩子有3—5项能力缺乏,别担心,做好下面4个准备工作,开学后孩子一样能快速适应幼儿园生活。</p> 一、 让孩子知道 幼儿园是个 快乐的地方 <p class="ql-block">每年的新生入园季,分离焦虑最严重的其实不是孩子,而是家长自己。家长要给孩子积极向上的态度,不要告诉孩子“幼儿园里没有爸爸妈妈照顾你,你要和不认识的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要告诉孩子幼儿园是个快乐的地方,这里有很多家里没有的大型玩具和很多可爱的小伙伴,老师会像妈妈一样爱你。有这种心理暗示,孩子对幼儿园的陌生感就能少很多,也能快速度过入园适应期。</p><p class="ql-block">另外还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个小书包,和孩子一起准备上幼儿园的必需品,给孩子一个有他自己参与的准备过程。</p> 二、 作息时间 要参照幼儿园的 时间表 <p class="ql-block">幼儿园的生活作息时间基本是固定的,而且与孩子在家的作息情况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从今天开始,孩子的生活作息时间也应该提前与幼儿园生活作息保持一致。(七点半前起床、八点早餐、9点学习游戏活动、11点午餐、12点午睡、两点半起床,三点午点,三点半学习游戏活动、四点后放学、6点晚餐、七点至八点亲子活动时间、九点准备睡觉)</p><p class="ql-block"> 在改变时,家长不要按照自己的想法给孩子制定计划,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作息时间表,给孩子机会让他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一来,既能呵护孩子的主动性和好奇心,也能纠正孩子已经养成的一些不良生活习惯。</p> 三、 重点培养 孩子的独立能力 <p class="ql-block">如厕能力和吃饭能力能直接影响孩子在幼儿园的幸福感,所以家长要重点注意这2种能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如厕能力,要重点注意以下6个方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根据经验,陌生环境感觉害怕;不会自己擦屁股;不会自己穿、脱衣服。这三个原因基本是孩子不爱在幼儿园上厕所的原因。围绕这3个原因,家长一定要注意:</p><p class="ql-block"> 1. 要告诉孩子:在哪里都能够拉臭臭,家里可以,幼儿园也可以。而且,大小便是正当的要求,不是羞耻的事情。家长也可以在家里和孩子玩儿模拟游戏,家长扮演老师,让孩子学习该如何对老师表达“我要上厕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2. 要教会孩子分辨想上厕所的“信号”,比如,肚子涨涨的或隐隐的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3. 要教会孩子学习如何脱裤子、穿裤子,不要被污秽物弄脏衣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4. 要告诉孩子,如厕时,应该如何蹲、如何站,千万不要摔倒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5. 要告诉孩子,如厕后应该如何清洁屁屁,比如由前向后擦拭,擦到纸干净为止,用过的纸要扔到纸篓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6. 离开厕所前,一定要记得冲厕所,并且要洗手。</p><p class="ql-block">如厕能力和孩子能否独立穿脱衣服有很大关系,所以,孩子入园应穿着简便、舒适、便于穿脱的衣服,家长也可以在幼儿园为孩子多准备一套衣裤,以备更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独立吃饭能力,要重点注意以下4个方面</p><p class="ql-block"> 1. 不要饭前给孩子吃太多零食。零食会减少孩子的饥饿感,到正常进餐时间,孩子自然就不想吃饭了。</p><p class="ql-block"> 2. 烹调尽量软烂稀碎。孩子的咀嚼消化能力较弱,家长给孩子做的饭菜要符合孩子的消化系统。</p><p class="ql-block"> 3. 饭菜多样化。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喜好来做饭菜,比如把食物做成孩子喜欢的卡通造型,这样更容易引起孩子的食欲。</p><p class="ql-block"> 4. 减少环境的干扰刺激。吃饭的时候尽量让孩子远离电视、玩具等,这些都容易分散孩子吃饭的注意力。</p> 四、 教会孩子 表达需要的词语 <p class="ql-block">在家庭环境中,一般是几个成年人照顾1个孩子,所以,家长很容易通过孩子的表情、声音,甚至一个小动作就知道孩子想要什么。但幼儿园不同,老师和孩子之间还没有建立无言的“默契”,如果孩子没有及时跟老师表达自己的需求,老师可能也不会明白孩子想要做什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正如前面训练孩子独立如厕能力时所说,家长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游戏,让孩子学会表达自己想要做什么。比如,让孩子学会说“老师,我渴了”“老师,我想上厕所”“老师,我的肚子不舒服”之类的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家长一定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从短句慢慢过渡到一个完整的句子。更要注意的是,家长也要教会孩子使用礼貌用语,比如“谢谢妈妈”“谢谢老师”之类的常用语。这样表达清晰、有礼貌的孩子,谁能不喜欢呢?</p> <p class="ql-block">比帮助孩子做好所有入园准备更重要的事情,是家长相信幼儿园的教师们!建立与老师的信任关系,相信老师的专业能力,才会在未来三年的幼儿园时光里,给孩子奠定好一生的生活能力、学习能力基础!</p><p class="ql-block">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幼儿园里快乐成长,收获满满的幸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