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海陵岛位于南海北缘,隶属于广东省阳江市(图1),其东西长约23千米,南北最宽处约9千米,面积约109平方千米,常住居民9万多人。这里地处北回归线之南,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22.3℃,年均晴天310天。2005年10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出“中国十大最美海岛”,海陵岛位列其中。这一评选结果对海陵岛的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图1 海陵岛地理位置</b></h5> <p class="ql-block">200多万年前,地球进入第四纪冰期,高纬度地区和高海拔地区被厚度巨大的冰盖和冰川覆盖,海平面比目前低100多米。当时台湾岛、海南岛、香港岛、金门岛、海陵岛等并不是海岛,而是亚欧大陆上的一些高地或山地。1万多年前冰期结束,冰雪大量融化导致海平面大幅度上升。上涨的海水涌入地势较低之处,在海陵岛与大陆之间形成宽约2000米的海峡,舟船因此成为海陵岛与大陆之间相互联系的唯一交通工具。</p> <p class="ql-block">1958年,广东省政府决定建设海陵大堤,使之成为连接海陵岛与大陆之间的公路通道。填海造堤工程历经8年,至1966年竣工通车。汽车从此成为海陵岛与大陆之间的主要交通工具。从某种角度看,海陵大堤的建成,也使海陵岛成为了半岛(图2、图3)。</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图2 海陵岛部分景区位置图</b></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图3 海陵大堤上的234国道(远处为海陵岛)</b></h5> 2015年,海陵岛跨海大桥开工建设,至2020年12月28日建成通车,使高速公路(S51)通达海陵岛(图4),为海陵岛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便利的交通条件。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图4 海陵岛跨海高速公路(S51)大桥(远处为海陵岛)</b></h5> 在海陵岛南部,展布着优质的沙滩海岸。这里海水温润,波浪舒缓,风爽日丽,景色宜人,享有“南方北戴河”的美誉。2015年10月,海陵岛西南部拥有宽阔沙滩的大角湾被评为AAAAA级景区(图5)。在大角湾以东,为一延展长度达8000多米的滨海沙滩景区,被称为“十里银滩”(图6、图7)。著名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就位于十里银滩的西南端。海陵岛北部有泥质海岸分布,潮水退去之后,显露出一片滩涂景象(图8)。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图5 海陵岛大角湾景区</b></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图6 海陵岛十里银滩景区</b></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图7 十里银滩的日出</b></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图8 海陵岛北部的滩涂景观</b></h5> 海陵岛地下的基岩主要为上亿年前形成的花岗岩,地表为低缓的丘陵山地与小片的平原相间。海陵岛中部的草王山海拔高度385米,是岛上的最高点。丘陵山地临海处,多为花岗岩构成海岸(图9)。多个丘陵小山在海陵岛西部造就一个良好的避风港湾,面积约2平方千米,此即广东省著名的闸坡渔港所在地(图10)。每年8月南海伏季休渔期结束,这里都要举行盛大的开渔节,之后上千艘渔船浩浩荡荡驶出渔港奔向捕鱼海域,场面非常壮观。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图9 海陵岛北洛湾景区花岗岩海岸与沙滩海岸相邻</b></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图10 海陵岛闸坡渔港</b></h5> 1987年8月,广州打捞局与英国海上探险和救捞公司合作搜寻 “莱茵堡号”沉船,在海陵岛东南方向约38海里(70千米)处,意外发现20多米水深之下的一艘南宋时期的沉船(图11)。数年后这艘沉船被中国历史博物馆俞伟超馆长命名为南海Ⅰ号。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图11 南海Ⅰ号沉船位置示意图</b></h5> 1989年冬,中国历史博物馆与日本水中考古学研究所合作,正式开始对南海Ⅰ号进行水下考古调查。 1999年,香港商人陈来发先生创建民间组织“中国水下考古与探索协会(香港)”并发起募捐,为南海Ⅰ号水下考古无偿捐助港币120万元。 2001年,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与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组成水下考古队,对这艘沉船进行了精确定位,并于第二年打捞出4000多件文物。 2004年,相关部门和技术专家确定了整体打捞南海Ⅰ号的方案。第二年在海陵岛十里银滩开工兴建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主要目的是为即将打捞出水的南海Ⅰ号提供一个良好的保护性环境,并在室内环境下对这一沉船进行考古发掘。 南海Ⅰ号沉船长30.4 米、宽9.8米。为了整体将其打捞出水,广州打捞局特制了一个长35.7米、宽14.4米、高12米、重530吨的钢质沉箱(井)。这一沉箱的上部高7米,用于整体封装南海Ⅰ号沉船及其周围的淤泥,沉箱的下部最终将遗留在海底。 2007年5月17日,沉箱被起重船吊入水中罩扣在南海Ⅰ号沉船之上(图12)。然后用近2000吨的水泥重块逐渐将沉箱压入海底淤泥中,使南海Ⅰ号完整进入沉箱中。至11月中旬,在沉箱的预定位置成功插入36根钢梁构成箱底,沉箱的下部也被分离。11月21日,“华天龙号”起重工程船吊起数千吨重的沉箱,将其安放到位于海面之下的“重任1601号”半潜驳船的甲板上(图13)。第二天上午,半潜驳船排出约6000吨压舱水浮出海面,标志着南海Ⅰ号成功出水。交通部副部长徐祖远、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广东省副省长雷于蓝等,乘直升飞机来到打捞现场参加庆祝仪式。随后封装南海Ⅰ号的沉箱被拖运到海陵岛十里银滩,移入正在建设中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进行室内保护性处理(图14)。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图12 整体打捞南海Ⅰ号的沉箱即将入水</b></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图13 华天龙号起重工程船将沉箱安放到半潜驳船上</b></h5> <h5 style="text-align:center;"><b>图14 沉箱被拖运至海陵岛十里银滩移入正在建设中的广东</b><b style="color:inherit;">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b></h5><p class="ql-block"><br></p> <br>2009年,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建成并向社会公众开放(图15),对南海Ⅰ号的考古发掘工作也在博物馆内逐步展开。<br>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图15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建于海陵岛十里银滩景区</b></h5> 在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指导下,南海Ⅰ号仿古船于2014年建成下水,使人们对南海Ⅰ号有了直观的印象(图16)。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图16 2014年建成的南海Ⅰ号仿古船</b></h5> 2015年,沉船表面的淤泥、海沙、贝壳等物被清理完毕,船舱内密集堆叠的文物得以展现在世人面前(图17、图18)。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图17 南海Ⅰ号考古发掘现场</b></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图18 南海Ⅰ号沉船表面的淤泥被清除后的平面素描图</b></h5> 2019年,南海Ⅰ号的船舱全部清理完毕,出水文物总数达18万多件。文物种类包括瓷器、铁器、金器、银器、铜器、漆器、钱币以及船上人员的生活用品等。其中铁器的总重量超过130吨,铜钱的数量达2万多枚,瓷器主要由江西景德镇窑系、浙江龙泉窑系、福建德化窑系、福建闽清义窑系和福建磁灶窑系五大民窑瓷器构成。 从1921年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发现仰韶文化遗址开始,中国现代考古事业已经走过了100年的历程。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于2021年10月公布了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南海Ⅰ号沉船位列其中。同月央视科教频道(CCTV 10)开始播放《百年考古大发现》节目。在这一节目中,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孙键研究员根据出水文物携带的信息,对南海Ⅰ号沉没的时间给出了最新解读。 南海Ⅰ号沉船出水的铜钱中,最晚的是南宋时期的淳熙元宝,铸造于1174年至1189年之间。在出水文物中的一个白釉罐上,发现有“癸卯”字样(图19)。南宋淳熙年间有一个“癸卯”年,为1183年。结合碳-14测年等数据,可以判定南海Ⅰ号是在12世纪晚期,从中国东南沿海某港口出发,前往东南亚等地进行商贸活动的途中(图20)沉没的。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图19 孙键研究员根据出水文物携带的信息解读南海Ⅰ号沉没时间</b></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图20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展示的唐宋时期泉州至波斯湾航线</b></h5> 南海Ⅰ号考古项目将于2022年上半年结束,期待相关的最终研究成果早日发布。 <h3 style="text-align: right"><b>沈建林</b> 2021年12月31日于海陵岛</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