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三汇镇党委领导下,通过到会人大代表和工作人员的努力合川区三汇镇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2021年12月16日胜利闭幕!到会代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后感,依法行使代表职权,积极履行代表义务,大会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和历史使命。选举了新一届政府和人大主席团领导班子。新班子成员集体向宪法宣誓。在汇选举的合川区人大代表,不是代表的驻汇企事业单位,村,社区,镇机关各站办所室负责人,镇调研员,老干部代表列席了会议。</p> <p class="ql-block"> 三汇镇镇长何中富作了巜政府工作报告》过去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三汇镇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圆满完成了“十三五”既定目标任务,各项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呈现出了经济加快发展、社会平安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态势。——过去五年是锐意进取的五年,我们坚持经济转型发展,着力推进产业融合,经济实力稳步提升。</p> <p class="ql-block"> 021年预计实现总产值16.9亿元,三产业占比分别为12.44%、40.18%、47.38%,2021年GDP较2016年预计增长23.15%,其中一产增长19.52%、二产增长34.27%、三产增长27.82%;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5亿元,财政总收入1.12亿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416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286元,镇域产业结构日趋优化。做大第一产业。全镇农村经济发展保持平稳向好态势,农林牧渔业总量稳步增长。我们始终将粮食安全放在第一位,大力推广优良品种,2021年,全镇粮食总产量达1.35万吨,比2016年增加0.34万吨。深入推进“菜篮子”工程建设,2021年,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0.83万亩,比2016年增长17%。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水利工程6处,整治山坪塘58口,完成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逐渐扩大特色产业规模,着力培育八字沃柑、长胜桑葚-蜜柚、榆钱花椒等特色产业4200余亩;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成立供销社1个,农村综合服务社3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家庭农场100家,农业企业5家,累计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18个。做强第二产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全力以赴做大工业、做强产业,不断完善园区功能,优化产业布局。自2016年以来,持续开展“三计划一行动”,着力解决在产企业实际问题和困难,太富环保、中城幕墙、森浩管业不断升级生产工艺、优化生产流程,增加产值2亿元。按照区委、区政府把三汇打造成装配式建筑新型建材基地的定位要求,我们以工业集聚区为依托,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商招商、产业招商,增强持续发展后劲,共完成协议资金29亿元,到位资金12.8亿元。先后引进依博玻璃、峻崇建材、广汇电子等工业企业,现已全部建成投产;沪汇建材干混砂浆项目已完成土地挂牌,即将建设生产;中铁八局装配式建筑生产项目已正式启动建设。做活第三产业。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部署,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激发三产活力。加快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改造镇域电力网络,设立村邮站3个,新建4G基站100余个、5G基站6个,区域供电、通讯等实现全覆盖。不断探索发展集种养殖、旅游休闲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经济模式,累计新增注册市场主体1296个,发展小微企业145家,申报星级农家乐3家。积极对接中国矿业大学,推动矿大旧址活化利用;加快雨台山避暑康养基地建设步伐,开工建设重要连接道路—木姚路。发展电子商务新业态,鼓励和引导大型电商企业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业务。2021年,全镇三家银行存款额突破15亿元,贷款额突破2.5亿元。</p> <p class="ql-block"> 四五”时期,我们的奋斗目标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统筹发展和安全,努力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工业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实现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5%,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各位代表!为实现上述目标,今后五年,我们要着重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一)聚焦高质量发展,奋力建设区域性装配式建筑新型建材物流基地。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十四五”时期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战略部署,深入挖掘我镇在矿产、交通、产业基础等方面的优势资源,以绿色新型建材产业为发力点,配套推进能源物流、职业教育产业建设,实现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新型建材产业集群。以发展绿色新型环保建材、装配式建筑产业为导向,精准招商大力引资,注重引进龙头企业、优质企业,加快推进中铁八局装配式建筑项目建设投产,尽快形成集聚效应,吸引更多同类企业落户投资。支持国内大型先进水泥企业进驻,帮扶现有建材企业不断升级改造技术生产线,提高产品附加值,打造出具有一定区域品牌影响力和业务辐射能力的新型建材产业集群。建成区域建材能源物流基地。发挥煤炭、水泥、石材等能源矿产、基础建材的资源优势,借助新型建材产业布局之机,着力整合交通资源,推动三汇铁路货运站、高速公路三汇段下道口扩容扩能,实现镇域铁路公路联运。积极谋划、大力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支持布局建设区域性煤炭、建材储运基地、大型仓储批发市场、跨境电商产业园。建成产业配套职业教育示范点。深化与中国矿业大学校地合作,对接协调有关教育部门、重庆能投集团,依托矿大教育品牌和教学资源,引进教学人才开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或研究院,培养新型建材、装配式建筑、物流等相关专业技术人才,为保障镇域经济主导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持。(二)融入新发展格局,倾力打造具有矿区特色文旅康养示范镇。按照“2345”工作思路,统筹配置资源,打造具有一定区域影响力的山水园林宜居小镇,努力成为合川“后花园”、区域康养中心。完善更新基础设施。持续改善镇域交通条件,抓好西渝高铁协建工作,加速推进木姚路等示范道路建设,着力实现与周边川渝接壤乡镇间互联互通,努力融入成渝地区交通大格局。积极争取独立工矿区、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等项目资金,大力推进场镇及老矿区危旧房屋、市政服务设施、公共基础设施的改造更新。积极推进二院综合楼改扩建项目,持续改善三汇镇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学条件。推动人饮工程、燃气管网、污水管网、5G通信基站等重大民生工程全面覆盖。打造文创旅游基地。以产城景融合发展为导向,优化场镇功能分区布局。对接协调重庆能投集团、中国矿业大学分别提供产权、智力支撑,积极争取外部商业投资,以矿院文化、矿山文化、三汇镇特色民俗文化为核心,打造具有民俗文化体验、矿业文化博览、户外拓展培训、影视拍摄等多个功能区域的特色文创旅游基地。建设高山旅游康养基地。依托雨台山林业资源和海拔优势,发展集森林探险、科普研学、休闲观光、医疗康养等于一体的高山旅游康养基地。启动雨台山文娱设施、游客接待中心、康养中心等建设,以及水电气网配套设施的接通接入,力争“十四五”期间初步具备旅游接待能力。</p> <p class="ql-block">立足高品质生活,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新农村。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立足镇情实际,总结借鉴成功经验,守正创新,努力推动我镇乡村振兴工作成为区域示范点。推进农业市场化经营。深化农村“三变”改革,盘活整合农村现有资源,培育建立股份合作社、股份公司,招商引资吸引实力优质企业入驻投资,探索形成1+1+N的乡村市场化开发和经营体系,帮扶建立农产品深加工生产线,结合互联网电商新模式做好农产品营销推广。结合镇域文旅产业布局战略,在有条件的农户、村(社区)中试点特色民宿、高山休闲观光农业等农旅融合项目,推动产景融合发展。打造宜居文明新农村。巩固拓展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果,以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农村“厕所革命”、城乡废弃污染物以及河道“三乱”现象治理为重点,实施常态化专项整治。着眼于农村精神文化建设,以传统节会为切点,移风易俗,破旧立新,倡导文明节俭办理婚丧喜庆事宜,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文明风尚。精心组织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系列活动,打造农耕文化展览室,深入挖掘乡村文化特色内涵,广泛开展“一镇一品”、“一村一品”乡村品牌。实现农民群众富裕富足。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持续加强对低收入群体监测力度,坚决防止返贫;坚持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合理引导农村非公有制经济有序发展,健全农民宅基地收益保障机制。注重文化建村,深入挖掘乡村饮食、服饰、工艺等文化资源,引导激励村民学习传承,兴业致富,打造村落文化符号。</p> <p class="ql-block">2022年主要预期目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年增长9%;工业生产总值年增长10%;实现财政总收入年增长12%;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增长8%。2022年,我们重点抓好以下六项工作:(一)抢抓发展机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项目落实落地。充分利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重庆主城新区拓展历史机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进独立工矿区项目建设,争取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在我镇落地,力争全年项目资金规模稳步上涨,实现以投资促发展,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优化营商环境。持续开展“三计划一行动”,落实好惠企强企政策,构建清亲政商关系,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加速产业转型升级。盘活我镇土地资源,统筹做好资源配置和产业布局。加快区级新型建材、装配式建筑基地建设,推进中铁八局、沪汇建材、三川建材等落户项目开工建设。鼓励我镇企业与行业领军企业、科研机构开展合作,提升自主创新能力,</p> <p class="ql-block">总编 廖劲</p><p class="ql-block">副编 刘仕轩 何中富 王兴旺 </p><p class="ql-block">编委 王睿 何晓琴 王羲 谭燕 等</p><p class="ql-block">摄影 艾亿胜 杨功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