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文化之初探

高尔夫

<p class="ql-block"> “拍”文化之初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拍马屁”比喻谄媚奉承。一看就是具有明显的贬义色彩,这一行径本应为正人君子所不齿的,因而,这个词儿一般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然而,这个“三字经”,不好看、不好听,但是管用,而且惯用。所以,历来不知多少人奉若至宝,深受其益深得其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可能你会说,把“拍马屁”认领为一种文化,挺滑稽,甚至不负责任。与文化为伍,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甚至是玷污,完全扯不到一起。仁义礼智信,哪一个领域它都无地自容。可它是现实存在的,而且需要艺术处理,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很多人趋之若鹜、绞尽脑汁、尽一切之能事去践行,就算是“非主流”,它其中蕴含的玄机奥妙,也已然成为一种不好言说但不能无视的文化现象。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尤其现在可以用个新词“戴高帽”取代,它堂而皇之地游耍在社会文化的江湖里,这也是自然而然的事。</p><p class="ql-block"> 那么,“拍马屁”这个形象感十足的生动词汇是咋来的呢?</p><p class="ql-block"> 传说,古时有个财主买了一匹好马,光自己喜欢不行,想要别人夸夸,就请自己三个女婿作诗来赞美。当然,财主心里是有预期的,女婿怎么会违逆老泰山呢。三个女婿纷纷讨老丈人欢心,按照顺序,大女婿道:“水面置金针,丈人骑马到阴山。来去数百里,金针尚未沉。”财主说好。二女婿道:“火上放鹅毛,丈人骑马到余姚,来去数千里,鹅毛未被燎。”财主说妙。三女婿有些愚笨,看到两位连襟一个赛一个,几乎夸张到了极致,一时紧张,双手在马屁股上直拍。那马被拍得暴躁,放了个屁。三女婿这才灵机一动:“马儿放个屁,丈人骑马去会稽,来去数万里,屁门还未闭。”把另外三人闹得哭笑不得。</p><p class="ql-block"> 在《官场现形记》等清末的小说里,经常能看到这三个字的影子。</p><p class="ql-block"> 不管咋说,拍的人似乎是善意的,是要察言观色、投其所好、正中下怀的,是要达到“戴高乐”目的的。同时,要有起码底线的事实基础,总比指鹿为马强。</p><p class="ql-block"> 探索一下拍马屁的生存空间,必然是一个利益共同体。拍马屁是一场戏,不用彩排,必须随机表演。角色分配上,貌似一号的,居高临下。貌似二号的,要做出仰视的姿态。所有合格的群演,都有类似点头、附和、鼓掌的戏份。有一个不会表演的,都会硬生生的穿帮。</p><p class="ql-block"> 拍与被拍,二者谁的责任更大?我看,拍者是直接责任人,被拍者是第一责任人。以取悦于人为手段,目的不纯;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不露出破腚谁敢拍?毕竟有机会被拍的是绝对少数,有水平能拍的是绝大多数。</p><p class="ql-block"> 乐于拍马屁的人,小聪明者居多。一般不会是高情商大智慧的人。当有地位的人,做了一些很正常很平常的成绩或者好事,大家都看到了,只是很多人看破不说破。这时候,有拍马屁习惯的人就坐不住了,像跳梁小丑一般必须展示,必须讨好,就好像疯狂的追星族,那种迫切表达的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待到降下温度一想,绝不是什么高明之举,很容易让其他人生厌,很容易适得其反。</p><p class="ql-block"> 惯于拍马屁的人,赖以求食者居多。一般不会是精英阶层。自己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因为围在能施舍恩惠的人身边,需要套近乎。真正能力超群德才兼备的人无须这样委屈自己做跌份儿的事,而拍哥需要经营这种伎俩,或者屡试不爽,或者百折不挠,为了生存,干就完了。等到拍累了的时候,也就成了既得利益者。</p><p class="ql-block"> 拍马屁的人,其实是言在此而意在彼。礼下于人,必有所求。拍与被拍,是一种尊严的交易,是以人格做筹码的。可能是费力不讨好,但肯定是无利不起早。在三观正的人群里,人们会带着有色眼镜去审视他,这是他必须考虑和面对的,也努力让心理有所平衡,那就是低三下四值得一做。</p><p class="ql-block"> 拍马屁的人,极大概率翻脸不认人。往往他们是小人,是机会主义者,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没有原则就是他们最大的原则。这样的人,适应能力极强。瞎子掉井——哪都背风。等到上家失势,他会华丽转身判若两人。树倒猢狲散、人走茶凉这很正常。但要格外小心的是,他们最擅长的是“当面一盆火,背后一把刀”,口蜜腹剑。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复小人心。对他们来讲,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时刻会恭候下家。今天戴高帽,明天就能诉苦把冤申。这个劝诫一时占点风头的人们,需要提防。</p><p class="ql-block"> 拍有两个近义词,一个是舔,一个是捧。相对于舔,拍还没有那么低贱下作。相对于捧,拍应该登不上大雅之堂。</p><p class="ql-block">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如今,三百六十行之外竟然多了一行“拍马屁”。网传,在日本东京,有两个小青年把“拍马屁”职业化了,而且业务不少,越做越火,接受奉承服务的客户说:“虽然听恭维话要交钱,但是高兴就好。”</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民族文化的本质区别,大中华和小日本,不可同日而语。</p><p class="ql-block"> 用孟子他老人家的话做个友情提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p><p class="ql-block"> 马屁有风险,拍得要平安,没准拍到马蹄子上将是苦不堪言,非残即惨则惭。</p><p class="ql-block"> 说到底,拍,从文化角度来讲,是见不得光的灰色文化;从人的角度来讲,将是用喜剧演绎的悲情结局。</p><p class="ql-block"> ——点到为止,好自为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