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促进法》解读

Yl

<p class="ql-block">亲爱的实小家长朋友们:</p><p class="ql-block"> 大家好!今天和大家一起学习新颁布的《家庭教育促进法》,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p> <p class="ql-block">  7月23日,“双减”文件落地;10月23日,全国人大表决通过《家庭教育促进法》——重建教育生态,家校社一体联动的鲜明政策导向和价值取向,引起广泛关注。</p><p class="ql-block">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自不待言。在我国,先有“养不教,父之过”,然后才有“教不严,师之惰”。但是关于家庭教育,由于历史、文化和现实的原因,一直处于有要求、难落实的尴尬状态。</p><p class="ql-block"> 同时,随着人口流动加快,离婚率上升,留守儿童、随迁子女增多,网络时代信息繁杂,父母“教无能”“教无力”的现象突出,导致青少年心理状况堪忧,甚至各类犯罪频发。很多父母把“育儿”等同于“育分”,一味追求孩子的学科补习,课余时间把孩子往培训班一送了之......</p><p class="ql-block"> “双减”政令把孩子送还给了家长,也送来了新的课题:在属于家庭的时间里,如何管、怎样教?“家庭教育促进法”的表决通过,既关乎每个家庭,也关乎每所学校。</p><p class="ql-block">01</p><p class="ql-block">家长视角:</p><p class="ql-block">立法焦点指向家庭教育的责任与科学性</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i>焦点</i></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i>焦点1:家庭教育的总体要求</i></b></p><p class="ql-block">尊重未成年人身心发展规律和个体差异;</p><p class="ql-block">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p><p class="ql-block">遵循家庭教育特点,贯彻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p><p class="ql-block">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协调一致;</p><p class="ql-block">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措施。</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i>焦点2:父母(监护人)必须做什么?不能做什么?</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i>· 承担责任</i></b></p><p class="ql-block">承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p><p class="ql-block">注重家庭建设,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p><p class="ql-block">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智力发展状况,尊重其参与相关家庭事务和发表意见的权利;</p><p class="ql-block">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的能力;</p><p class="ql-block">积极参加学校、社区提供的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和实践活动;</p><p class="ql-block">父母相互配合履行家庭教育责任;</p><p class="ql-block">依法委托他人代为照护未成年人时,要定期了解未成年人学习、生活情况和心理状况;</p><p class="ql-block">合理安排未成年人的学习、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时间。</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i> 行为红线</i></b></p><p class="ql-block">不得因性别、身体状况、智力等歧视未成年人;</p><p class="ql-block">不得实施家庭暴力;</p><p class="ql-block">不得胁迫、引诱、教唆、纵容、利用未成年人从事违反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的活动。</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i> 法律什么时候介入</i></b></p><p class="ql-block">拒绝、怠于履行家庭教育责任;</p><p class="ql-block">非法阻碍其他监护人实施家庭教育;</p><p class="ql-block">未成年人存在严重不良行为或者实施犯罪行为;</p><p class="ql-block">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p><p class="ql-block">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i>焦点3:父母(监护人)还有什么义务?</i></b></p><p class="ql-block"> 教育未成年人树立维护国家统一的观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家国情怀;</p><p class="ql-block">培养未成年人良好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意识和法治意识;</p><p class="ql-block"> 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培养广泛兴趣爱好、健康审美追求和良好学习习惯,增强科学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能力;</p><p class="ql-block"> 引导未成年人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p><p class="ql-block"> 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帮助其掌握安全知识和技能,增强其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p><p class="ql-block">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吃苦耐劳的优秀品格和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p><p class="ql-block">解读</p><p class="ql-block"> 综合一些调查采访来看,立法的推动者们期望,为父母提供实施家庭教育的指引,构建涵括学校、社会、政府的家庭教育支持体系;令一些父母作为家庭教育首要责任人“不懂家庭教育”,政府作为家庭教育关键支持者“不管家庭教育”的现状得以改观。</p><p class="ql-block"> 此次《家庭教育促进法》的表决通过,本质上意味着一只极为重要的靴子终于落地,整个社会观念、心理都必须积极转变:家庭教育也是整个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教育也是一件大事。</p><p class="ql-block"> 深度参与立法起草的专家、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苑宁宁认为,“首要目的是让父母意识到自己是家庭教育的第一责任人。父母没有这个意识, 政府、 社会供给服务都无从谈起。”从结果来看,《家庭教育促进法》推动解决了两个相关的重大问题。</p><p class="ql-block">其一、家庭教育的科学性。</p><p class="ql-block"> 北京师范大学2018年《 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査报告》 显示, 四分之一左右的四年级和八年级学生表示“ 家长从不或儿乎不花时间与我谈心” ;父母对子女学业有很高期望, 但极少向子女讲授“ 做人道理” “ 安全知识”“ 法律常识”“ 传统文化” 等。</p><p class="ql-block"> 可以看到,尽管传统文化上我们是非常重视子女教育的国度,但现实却是一些父母因为各种原因丧失了对子女的教育能力,更多的父母不重视子女家庭教育的科学性,最终导致一系列的家庭、学校和社会问题。家庭教育正式立法,确立了国家和社会及时干预家庭教育的法律依据,从而提升了父母进行科学家庭教育的意识。</p><p class="ql-block">其二、家庭教育的责任边界。</p><p class="ql-block"> 《家庭教育促进法》首先明确了父母的家庭教育主体责任;其次明确了政府和社会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支持的责任——也就是明确了国家、社会和父母在家庭教育上的职责分工。</p><p class="ql-block"> 《家庭教育促进法》用大量的篇幅规定国家、社会、学校等对父母提供家庭教育的指导和帮助,这对于提升我全国家庭教育的整体水平同样具有重大的意义。</p>

家庭教育

未成年人

父母

促进法

意识

责任

学校

子女

社会

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