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红烛(序诗)1</p><p class="ql-block">闻一多2</p><p class="ql-block">“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3</p><p class="ql-block">红烛啊!</p><p class="ql-block">这样红的烛!</p><p class="ql-block">诗人啊!</p><p class="ql-block">吐出你的心来比比,</p><p class="ql-block">可是一般颜色?</p><p class="ql-block">红烛啊!</p><p class="ql-block">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p><p class="ql-block">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p><p class="ql-block">为何更须烧蜡成灰,</p><p class="ql-block">然后才放光出?</p><p class="ql-block">一误再误;</p><p class="ql-block">矛盾!冲突!</p><p class="ql-block">红烛啊!</p><p class="ql-block">不误,不误!</p><p class="ql-block">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p><p class="ql-block">这正是自然的方法。</p><p class="ql-block">红烛啊!</p><p class="ql-block">既制了,便烧着!</p><p class="ql-block">烧罢!烧罢!</p><p class="ql-block">烧破世人的梦,</p><p class="ql-block">烧沸世人的血——</p><p class="ql-block">也救出他们的灵魂,</p><p class="ql-block">也捣破他们的监狱!</p><p class="ql-block">红烛啊!</p><p class="ql-block">你心火发光之期,</p><p class="ql-block">正是泪流开始之日。</p><p class="ql-block">红烛啊!</p><p class="ql-block">匠人造了你,</p><p class="ql-block">原是为烧的。</p><p class="ql-block">既已烧着,</p><p class="ql-block">又何苦伤心流泪?</p><p class="ql-block">哦!我知道了!</p><p class="ql-block">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p><p class="ql-block">你烧得不稳时,</p><p class="ql-block">才着急得流泪!</p><p class="ql-block">红烛啊!</p><p class="ql-block">流罢!你怎能不流呢?</p><p class="ql-block">请将你的脂膏4,</p><p class="ql-block">不息地流向人间,</p><p class="ql-block">培出慰藉5的花儿,</p><p class="ql-block">结成快乐的果子!</p><p class="ql-block">红烛啊!</p><p class="ql-block">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p><p class="ql-block">灰心流泪你的果,</p><p class="ql-block">创造光明你的因。</p><p class="ql-block">红烛啊!</p><p class="ql-block">“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6</p><p class="ql-block">【学习提示】</p><p class="ql-block">1.《红烛》:闻一多1923年公开刊行的第一部诗作(此时收录诗歌62篇,1981年再版的时候收录诗歌103首),中国现代著名诗集,这首《红烛》是闻一多诗集《红烛》的开卷“序诗”,列在各诗之前,以诗的形式,解释或串联各篇主题。</p><p class="ql-block">2.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字友三。湖北浠水人,前期新月派(他们提倡新格律诗,主张“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与诗的形式格律化)的重要代表和新格律诗理论(著名的“三美”主张: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奠基者。</p><p class="ql-block">少年的闻一多:1912年考入清华大学,那时国家内忧外患、民族危机空前,那时的清华园是一所留美预备学校,但他热爱国学,同众多同时代的青少年一样,忧患国家、民族命运,“饿着脑筋、烧着心血、紧张着肌肉”,也热衷于诗歌、美术和戏剧活动。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爆发,他手抄《满江红》,激励清华师生,宣传反帝爱国思想。</p><p class="ql-block">青年的闻一多:1922年开始创作新诗;1922赴美学习,同时继续从事新诗创作和文学研究;1923年出版第一本新诗集《红烛》,改编英文版的《杨贵妃》和《牛郎织女》,还创作了《七子之歌》,他的诗文无不表达爱国之心、家国情怀;1925年回国,相继在北京大学、武汉大学、青岛大学工作,同时遍历大江南北,这一时期的他主要从事古典文学的教学和研究,但经历了阴谋、战争与屠杀,不过从未磨灭他对诗、对生活、对国家的热爱;1932年以教授身份再回清华园,直到1937年,这五年,清华园在军阀混战中几经波折,在梅贻琦的主持下,走上了励精图治的道路,招揽了不少人才,这是闻一多生活最安定、学术最丰硕的时期,在徐志摩的支持下,办起中国第二个诗刊《晨报·诗镌》,形成了中国新诗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流派,新格律诗派。这时期的他,依然热爱国学、热爱祖国、并且不断追求自己的梦和理想。</p><p class="ql-block">战士闻一多:1945年,国民党特务制造镇压昆明学生的“一二·一”惨案,又是他写文章揭露真相,号召群众继续战斗;1946年,李公仆被暗杀,他也进入艰难危险时刻,同年7月15日,在云南大学召开李公仆遇难经过报告会上,他作了最后一次演讲,当天下午,回家路上,被暗杀。</p><p class="ql-block">3.“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李商隐《无题》,意思是: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油脂才能滴干。这是一种痛苦思念,但又执着追求。古人曾举烛照明、秉烛夜游,烛成为诗歌的描写物象后,多次出现在唐诗、宋词、元曲里。红烛的出现,一般而言寓意着喜庆、吉祥、辟邪等等,更是照亮了诗词的舞台歌榭,带来了几多温香暖腻的情事。宋人蒋捷《虞美人·听雨》:“红烛昏罗帐。” 宋人晁端礼《雨霖铃》:“当时共商移红烛。”红烛是春风荡漾年华的两情相娱的欢快。宋人晏几道《蝶恋花》:“红烛自怜无好计。”晏殊《撼庭秋》:“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红烛是离人之思。朱敦儒《采桑子》:“红烛黄花夜未央。”陆游《访僧支提寺》:“共夜不知红烛短”这是一份淡雅之境,淡然之情。在当代,红烛具有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特点,后来成为教师等甘于奉献和牺牲的高尚品德的象征。</p><p class="ql-block">4.脂膏:本指红烛油脂,这里象征红烛富有的精神。</p><p class="ql-block">5.慰藉:安慰、抚慰。</p><p class="ql-block">6.“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收录于《曾国藩日记》(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首创者为清代理学大家太常寺卿唐鉴,唐鉴送曾国藩其所著《畿辅水利备览》时,赠送亲笔书写楷书语,曾国藩以之为座右铭。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要担忧结果,只要坚持耕耘,总有一天会有收获。</p><p class="ql-block">7.新月派: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该诗派大体上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自1926年春始,以北京的《晨报副刊诗镌》为阵地,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孙大雨、刘梦苇等。他们不满于“五四”以后“自由诗人”忽视诗艺的作风,提倡新格律诗,主张“理性节制情感”,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散文化倾向,从理论到实践上对新诗的格律化进行了认真的探索。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因此新月派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新月派纠正了早期新诗创作过于散文化弱点,也使新诗进入了自觉创造的时期。1927年春,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人创办新月书店,次年又创办《新月》月刊,“新月派”的主要活动转移到上海,这是后期新月派。它以《新月》月刊和1930年创刊的《诗刊》季刊为主要阵地,新加入成员有陈梦家、方玮德、卞之琳等。后期新月派提出了“健康”、“尊严”的原则,坚持的仍是超功利的、自我表现的、贵族化的“纯诗”的立场,讲求“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谨严”,但诗的艺术表现、抒情方式与现代派趋近。</p><p class="ql-block">“三美”中的音乐美是指新月派诗歌每节韵脚都不一样,好像音乐一样。建筑美是指诗歌的格式好像建筑一样。绘画美指的是新月派诗歌的每节都是一个可画出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文本分析】</p><p class="ql-block">朱自清评价闻一多:“你是一团火,照彻了深渊;你是一团火,照明了古代;你是一团火,照亮了魔鬼,烧毁了自己……”如红烛。</p><p class="ql-block">《红烛》,采用自由体的白话诗(新诗)体的形式,用第二人称,围绕“红烛”这一核心意象,全诗由一个题记和9小节十部分构成。题记和结尾均为引语。题记引李商隐诗句“蜡炬成灰泪始干”,本喻指男女之间的爱情至死不渝,后来也有人解读为忍受思念之痛却依然执着地追求。这是诗歌内核的起点。结尾引曾国藩座右铭,“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强调坚持、付出与奉献。首尾照应,表现执着追求过程中永恒的赤诚和奉献,这是诗歌内核的终点。</p><p class="ql-block">诗的第一节,以浓郁的热烈,怀着极度的敬慕、毫不避讳,直言赞美:“红烛啊,你这样红的烛!”这“红”,就像诗人此刻喷薄而发的情感,就是诗人热烈、赤诚的心。面对红烛,诗人禁不住要问其他诗人们:“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的颜色?” 你们可有勇气吐出你的真心和这红烛相比?你们的心可有这样的热烈和赤诚?面对红烛,闻一多这一灵魂的叩问,像极了毛泽东“独立”在橘子洲头的叩问。1922年,诗人怀着报效祖国的志向去美国留学; 1923年的国内,五四运动刚过去四年之久,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政治腐败、经济凋敝,诗人闻一多,作为一位热爱祖国、甘于为祖国赤诚奉献的青年,《红烛》又是他回顾自己的青春理想探索和青年诗作成就的诗集,《红烛》又在这样的背景下写成,因此这一叩问,正是诗人对祖国一览无余的青春赤诚和奉献。</p><p class="ql-block">诗的第二节,接着诗人用迷惘的心情,追问红烛:“红烛啊!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青春难免迷惘,这两句,用比喻的修辞,以蜡比躯体,以火比灵魂的身躯从何处来,问它的灵魂从何处来。身躯和灵魂的碰撞,产生了新的问题:“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光出?”灵魂的获得一定要在火光中毁灭自己的身躯?在疑惑中,诗人认为一定是红烛的“一误再误”,连诗人自己内心也有了“矛盾!冲突!”</p><p class="ql-block">诗的第三节,诗人在片刻的躯体与灵魂碰撞的纠结中,瞬间顿悟:只有燃烧了自己的躯体,牺牲和奉献自己,才能获得灵魂的永恒。于是在曾有的“矛盾!冲突!”中,诗人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是自己误解了红烛,“红烛啊!不误,不误!”反复的手法,坚定的语气,一反一正,一惑一解,说:“不误!不误”。诗人的认识发生了转变,理解了红烛,也找着了方向,只有燃烧,只有奉献,才能放出光芒。朝着理想中的光明之路行进,怎能不被焚烧?诗人的情感由上节的迷惘,变为了由衷的肯定和赞美,青春就该如红烛,牺牲自我,这也是时代需要的、与利己截然相反的新的理想和世界观。</p><p class="ql-block">诗歌从第四节开始,诗人的情感变的深沉,连语气也都开始沉重:“红烛啊!既制了,便烧着!”这是安慰,也是自勉,“烧着”是红烛也是诗人的使命。只有生命躯体之火燃烧不惜,灵魂之光便光芒万丈。“烧吧!烧吧!”只有燃烧,才能在困顿和失意中不绝望。“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世人面对的,要么是虚幻的空想,要么是残酷的监狱。当时,民众深受封建主义、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剥削,有的麻木不觉,有的忍痛受锢……诗人以为,靠自己的燃烧,用自己的觉醒救出一个个活着但不自由的灵魂。诗人和红烛在交流,在这交流中,诗人把自己和祖国人民的心联系在一起。这个时代需要这种青春自我觉醒的精神。</p><p class="ql-block">诗的第五节,使用拟人手法,心情更加沉重地认可了一个矛盾的事实:“红烛啊!你心火发光之期,正是流泪开始之日。”红烛的泪,是它心的忧虑,也是诗人的忧虑,青春需哪怕牺牲自我,也要散发这光明的奉献精神。</p><p class="ql-block">诗的第六节,是诗人情绪的高昂,他通过想象,想象了一场和红烛的访谈。这场访谈从新的疑惑开始:“红烛啊!匠人造了你,原是为烧的。既已烧着,又何苦伤心流泪?”疑惑里,有诗人的同情,也有矛盾。在这场没有回答的访谈里,诗人又一次彻悟:“哦!我知道了!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你烧的不稳时,才着急得流泪!” 那泪,是为躲避风的侵袭痛苦而流;那泪,是为理想不能尽快实现而流。诗人要歌颂这红烛,歌颂这面对一切艰难困苦也要换来光明的奉献精神。诗人不也如此?这个时期的热血青年不也怀着拯救祖国的美好愿望,却受到黑暗势力的阻拦和干扰?谁要创造新世界,谁就会燃烧着流泪牺牲。</p><p class="ql-block">诗的第七节,诗人的情绪又有了低落,诗人再一次无奈的劝勉:“红烛啊!流吧!你怎能不流呢?请将你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间,培初慰藉的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红烛的脂膏,不就是此刻诗人的带泪的诗行?这其中的爱、这其中的忧,能慰藉这世间,引导青春的我们走向理想、走向光明。</p><p class="ql-block">诗的第八节是诗人的愤怒,是他不公的谴责:“红烛啊!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多不不合理的因果关系,为“创造光明”,结果“灰心流泪”。但这里,蕴藏着辩证的逻辑:个体的悲,换来世界的光明,人生因创造而有价值,青春因此而更具魅力。</p><p class="ql-block">诗的结尾,诗人在在辩证中恢复平静,也从红烛身上找到了生活方向:脚踏实地,上下求索,坚持不懈,努力追寻自己的理想,不计结果。最好的青春应该是:“莫问收获,但问耕耘。”</p><p class="ql-block">全诗以五四运动落潮、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压迫双重压迫、黑暗势力笼罩全国为背历史景,以红烛为主要意象,塑造了作为觉醒的爱国青年的青春诗人形象,以红烛燃烧的“泪”与“成灰”的过程,诗人的情感也经历了敬慕、迷惘、赞美、沉重、低迷、高昂、低落、愤怒、平静的情绪起落,达了青春诗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怀,以及甘于奉献、敢于牺牲、大胆创造的精神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这就是那个时期红烛般燃烧的青春。</p><p class="ql-block">有人评价闻一多:“诗人的心,学者的魂,战士的勇。”人民日报说评价说:“忠诚印存心,浩然充两间。”如红烛般,放射出光和热,照亮漆黑的夜,也照亮了每一代人的青春。</p><p class="ql-block">这首诗充满了唯美的浪漫主义色彩。</p><p class="ql-block">情感表达上,一是色彩的运用,《红烛》用“红”色,表达赤诚的奉献之情。二是使用了大量的抒情感叹词渲染主观情感。</p><p class="ql-block">诗歌形式上,诗人极力注意诗歌的诗歌的节奏体现形式美,如:重复句的使用、一定程度上采用中国传统诗歌的押韵形式、题记和结尾的照应及每节中诗句相对的齐整等等。</p><p class="ql-block">意象的选择上,以红烛为主,通过想象,让诗人和红烛的对话,托物言志,表情达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