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25日南极探秘之旅

心在路上

<h3>  南极是一片神秘的大陆,那里似乎有着一层厚厚的面纱,总想亲手去揭开看一看。每当从新闻上看到国家科考队又去南极,雪龙号启航,心里就极度亢奋,恨不得自己也插上翅膀飞往南极。</h3><h3> 南极的神秘和未知,让每个爱旅行的人,都怀揣着一个梦。终于一心向往的旅程要开始了-2019年2月25日我们一行四人整装出发。</h3> <h3>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安检进关后合影一张</h3> <h3>到达香港 室外温度18度。从北京穿来的衣服还不算突兀。</h3> <h3>机场汇合后成团,启动南极大陆之旅。</h3> <h3>先飞荷兰,从阿姆斯特丹转机去布宜诺斯艾利斯</h3> <h3>历经30多个小时的飞行,终于到达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了。</h3> <p class="ql-block">  布宜诺斯艾利斯已是夏季末,气温不高还很舒适。天蓝风轻,我们乘转机的间隙游览布宜市区景色。</p> <h3>离开布宜前在酒店里合影</h3> <h3>又是三个多小时的飞行,到达地球最南端的火地岛首府-乌斯怀亚。</h3> <h3>火地岛东部属阿根廷,西部属智利。乌斯怀亚为阿根廷火地岛的行政中心,也是世界最南端的城市(南纬55度、西经68度)常驻居民1.6万。乌斯怀亚西南有一系列小岛,中间有一条比格尔海峡水道,是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分界线。乌斯怀亚扼海峡之咽喉,东连马尔维纳斯群岛,西达大洋洲,南到南极洲,也是除南极大陆以外最南端的陆地。</h3> <h3>  火地岛的乌斯怀亚港是南极科考活动的物质中转站和补给站,海港设备完善,去往南极大陆的游客可在这里乘邮轮前往南极大陆,最近距离800公里。途中要经过德雷克海峡-著名的西风带,赶上风浪,船要航行25小时或40小时。</h3> <h3>乌斯怀亚是印第安语“观赏落日海湾”之意;日落黄昏时从高处看小镇,晚霞下的海湾水天一色,美不胜收。</h3> <h3>  乌斯怀亚小镇主要街道圣马丁大街,街两旁是锌铁皮建造的精巧别致小屋,多为旅馆、饭店和酒吧。每年夏季到来,旅游的人们很多,旅馆虽小服务水准却很高。</h3> <h3>2019年2月28日(阿根廷时间)14:20登上了前往南极大陆的邮轮“亚特兰蒂斯”号</h3> <p class="ql-block">  登船后应家里留守亲属的要求,合影一张。四个人的北京小团队,三个军人出身,一位警察,骨子里的不服输和团队协同精神,能战胜途中的一切困难。</p> <h3>船驶离乌斯怀亚港口,回望安静的小镇</h3> <h3>  从火地岛去南极大陆800公里,必经德雷克海峡。德雷克海峡即是北美洲与南极洲的分界线,又是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分界线。德雷克海峡是世界上最宽的海峡-970公里;也是世界上最深的海峡-5248米。这里是世界上已知的营养盐丰富利于生物生长的海区之一,盛产磷虾,也盛行西风。极地旋风常常给海峡带来狂风巨浪,巨浪最高可达12米。任何季节都有漂浮的冰山在海峡中晃荡,给航行带来了困难。许多前往南极大陆的人都经历过晕船呕吐的考验。</h3><h3><br></h3> <h3>  历经两天的航行,我们运气很好,途径西风带时风力不大,晕船的人很少。3月3日当地时间14:30乘橡皮冲锋舟出发登陆长城站。大家穿着邮轮上配发的胶靴,自己带的防水的衣裤,顺利到达长城站所在地。</h3> <h3>  长城站建在南极大陆南部的边缘地带,于1985年2月建成,是常年使用的科考站。夏季已过周边雪都融化了,有的地方还有苔藓。现在中国在南极已经建成使用的还有三个科考站:即中山站 昆仑站和泰山站。长城站已经完成历史使命,只做为物资中转站。</h3> <h3>第一次见到在极地使用的汽车轮胎是这样的</h3> <p class="ql-block">  3月5日北京时间到达波尔多岛,海面上夏季融化的浮冰随洋流漂移,也有巨大的冰山飘过来。大家乘坐登陆用的橡皮冲锋舟,穿行在浮冰之中。天气阴沉沉的,岛上下过雪,风浪不小。后来的几个小艇都没法登岛,浪太大了。好多人错过和小白眉企鹅的亲密接触。</p> <h3>这是前面登岛的人拍到照片。</h3> <h3>登上波尔多岛的游客们</h3> <h3>在橡皮艇上拍漂浮的冰山</h3> <p class="ql-block">这是伏在浮冰上的豹形海豹:体长3-4米,体重300-500公斤,雌性海豹比雄性海豹体格大。身上有斑点,颜色由浅灰变深,主要在南极大陆的边缘地带所有海域。虎鲸是它的天敌。</p> <p class="ql-block">巴布亚企鹅-又叫金图企鹅,眼睛上方有一条白色条纹,也有叫它白眉企鹅的。是次于帝企鹅和王企鹅的体型较大的企鹅物种。</p><p class="ql-block"><br></p> <h3>疑似鲸鱼尸骨,周围的小白眉企鹅萌萌哒看着登岛的人类。</h3> <h3>没有上岛的人参加在船甲板上举办的露天烧烤Pat</h3> <h3>3月6日风浪太大不能登象岛,大家在船上自娱自乐。有的选美食,有的参观驾驶舱,有的在休闲室观看历来南极探险的电影片,有的在酒吧聊天打牌。</h3> <h3>邮轮的驾驶舱视野开阔</h3> <h3>自助餐的品种也挺丰富,就是没有食欲。</h3> 影音室人不多,投影仪放映着南极探险的纪录片。<br><h3><br></h3> <h3>  我们在邮轮上15天的家-功能齐全的舱房。看我们挂在墙上的衣帽,现在风浪不大,帽子下的证卡只是轻轻摆动。</h3> <p class="ql-block">  3月7日和8日,因为风浪太大不能登岛,邮轮只能在风浪中航行。船体随海浪摇摆着,我们把所有摆放的物品都固定起来,自己躺在床上摆来摆去,好在没有晕船。晕船的人多,餐厅的饭都没有几个人去吃,没有想吃的东西,我们也只能吃一点水果填充一下胃部。</p><p class="ql-block"> 餐厅为了让大家吃的开心,还在巡游的时候组织游客们包饺子。中国的游客们参加的多,也有几位外国的游客参与。包的是胡萝卜鸡蛋馅,口味很奇怪,不过大家还是吃的很高兴。哪怕是包子样的水饺也进肚子里了。</p><p class="ql-block"> 真想中餐的口味啊!</p> <p class="ql-block">  三天巡游3月8日(当地时间)到达南乔治亚岛。 南乔治亚岛是南极洲的前沿,南纬53度15分-54度55分,呈西北-东南向,长160公里,宽32公里。有5座超过海拔2100米的高山和雄壮的冰河,还有深绿色的草地与深邃的峡湾和海滩。海洋生物丰富,有多种企鹅和海豹、蓝眼鸬鹚、南极雪燕、信天翁等,被称为“南极野生动物的天堂”。</p><p class="ql-block"> 这里气候寒冷,一半是经年不化的冰雪,一半是赤裸的岩石或冻土植被;这一刻阳光明媚,下一刻雨雪交加,之后又是风和日丽。相较于南极大陆算气温暖和的地方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h3>蓝眼鸬鹚</h3> <h3>求知欲旺盛的金图企鹅</h3> <h3>呆呆的王企鹅</h3> <p class="ql-block">&nbsp;&nbsp;海滩上聚集了二十多万只王企鹅,密密麻麻,就像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排列在几公里的滩涂上,在它们的边上躺着为数不多懒散的海豹 ,闭目养神。对人类的光临不理不采,个别的海豹会认为你在侵犯它的领地,会带着愤怒的表情向你发起功击。这时只要你高举双手表现岀比它强大的姿势,它就会退缩,如果是巨大的象海豹发飙,你只能有多快跑多快,因为它们个头太大了,小的都有几百斤重。这些常识在上船时都做了安全说明。</p> <h3>  要求登岛的人距离企鹅和海豹必须5米以上</h3> <h3>圣安德鲁斯湾里聚集了近二十万只王企鹅,一个广角镜头都拍不下</h3> <h3>  这是第二大种群的王企鹅:它比帝企鹅矮一英尺左右,也穿着光鲜的晚礼服。只是带色的毛比帝企鹅颜色重,与其他企鹅一样,每年蜕一次毛。</h3> <h3>  这里最多的是王企鹅,还有马克罗尼企鹅和金图企鹅等。南极软毛海豹混杂其中,大多是幼崽。</h3> <h3>绅士范儿十足的王企鹅</h3> <h3>从甲板上拍海湾的企鹅,非常壮观</h3> <h3>  这里曾是人类最大的屠鲸🐳猎场,17万只鲸鱼在这里被残忍猎杀。也是海洋哺乳动物的灾难!这里也是海豹们的猎杀场:仅1800年-1801年一个捕猎季节,美国和英国的十几艘船就从这里带走了57000张软毛海豹皮。</h3><h3> 这是英国南极探险营地的古特因肯教堂</h3><h3><br></h3> <h3>  抛锚在海湾里的破船,昭示了人类文明的贪婪。</h3> <p class="ql-block">  从2月28日登船到3月16日靠岸乌斯怀亚,十六天的海上漂泊,终于顺利结束南极旅行。回想在船上晃悠的日子,可盼到能安安稳稳睡一觉的时候。</p><p class="ql-block"> 当脚踩在陆地的刹那,漂浮的心也踏实啦。十六天的海上生活,是难以忘怀的特殊经历。</p> <p class="ql-block">  难忘的南极之旅结束了,用一张图描述自己这次的路程。人生中难能可贵的经历,亲历别人没有的体验,看到了常人看不到的景象,此时心满意足。</p><p class="ql-block"> 这叫累并快乐着!苦并心甘着!去一趟南极,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