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父亲母亲合影</p> <p class="ql-block">《我的父亲母亲》—刘助民</p><p class="ql-block"> 我的父亲生于1928年正月湖南宁乡的草塘村,成长于穷山僻壤,养父早年去世,靠养母抚育长大,孤儿寡母的生活环境养成了他勇敢独立坚韧不拔的可贵精神,干革命不怕死、干工作不怕累,都是冲在第一线。但在长期孤儿寡母相伴势单为薄的环境中,既养成了他勇敢胆大的好的性格,也难免沾染了一些玩劣之气。据父亲晚年自述,他小时候与童伴争食处于弱势时,不甘示弱更不愿旁人把食物拿走,就往食物上洒了一泼尿。也说明他不是一个轻易服输的人。尽管父亲像一个孤独的小树却倔犟地生长着,好在他天性还比较聪明,自己的努力学习,在乡间顺利读完了小学和中学,又考进了与毛主席成为校友的同一所学校一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只不过父亲与伟人虽为同一学校的校友,在入校时间上都比伟人晚了三十余年。在校学习期间受到共产党的影响,加入了地下党后又加入了当地的雪峰山游击大队,任大队政治部主任。湖南解放后,该游击大队被改编成宁乡县大队,后又并为县人民武装部。父亲在这时看到武汉军政大学招收学员,走干去招考并被录取。在军校毕业后被分配到第二炮兵学校任文化教员。在武汉从军的七八年间,父亲经人介绍与我毌亲贺镜春相识相恋然后结婚,52年在家乡生下了我,56年在武汉生下了我的妹妹,故取名刘汉。58年为响应中央发出的开发北大荒的号召,中央军委积极响应并做出部署,抽调十万官兵复员转业奔赴北大荒。记的当时到北大荒时大约是夏季,穿的是单衣。当时从总场到分场要走一段沼泽地,足有十几里当时官兵不仅要背行装,还要背一袋粮食,中途要休息,粮食都不能放在地上,因为沼泽地上都是水。要歇口气了,就找根棍子顶住粮食用手扶住棍子站着歇会儿,当时我想,这么荒凉的地方,我们去干什么?父亲去北大荒的这一批官兵,是真正第一批开垦北大荒的人。刚去那会儿,是先安营扎寨搭茅棚、垒土灶,有了吃住之地才开始谋划搞生产。在那种艰难的条件下,因父亲带领一班人(时任班长)完成任务较好,被上级组织从宝清县五九七农场调往绥滨县二九O农场中学任教。在二九O农场任教5年后,因当时福建省委向中央求援一批干部,中央批示由农垦部王震负责解决,这样父亲就被选中,成为这批支援福建的干部之一,被安排到崇安县计委工作,先期在武夷公社柘洋大队当工作队,一干三年,期间工作认真负责,作风朴素踏实,每个月除两三天回家拿一次粮票和伙食费,其余二十多天都吃住在农村,和农民生活在一起。在他调回原单位时,当地老百姓都极尽挽留交口称赞。回到原单位工作后,领导对父亲给予高度的信任,委任他为计委秘书同时兼管审批全县重要生产资料调拨分配的权力,还兼管全县企业招聘职工的权力,在这样手握物资及劳动人事大权的情况下,他真是坚持原则不绚私情,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在这里仅举两个真实的例孑。其一,在73年时,父亲一亲外甥从湖南跑来找他求援一点木头,当时他对这个外甥说,我掌握审批崇安的木头是用来为崇安人民服务的,而不是为你服务的。其例二,他手中握有招聘职工的权力,但他直到离休都没有为老伴招聘为职工导致我母亲直到去世前都是一个无职业无退休金的普通居民。父亲虽己逝去,他的音容仍在。尽管他对家人有所亏欠,但他对事业对人民是尽心尽力毫无亏欠的。他把大爱都献给了他所热爱的事业和人民,作为儿子我完全可以理解和原谅他在小爱方面表现出来的一些瑕疵。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每个人的人生都有不完美的地方,只不过我倒是觉得大事情上不要摔大跟斗,也尽量把每件小事做得完美些。父亲已经远去,但他一些好的精神,比如勇敢独立的品格,公私分明的精神,艰苦朴素的作风都是值得我们代代相传的。父亲母亲你们安心在天堂和谐地生活吧,更不要担心我们,作为你们的儿女,一定会继承你们好的精神,在实践中不断发扬光大,我们一定让后代子孙们身体健康茁壮成长,事业昌盛家庭安康。愿你的在天之灵也给我约一些护佑和力量吧。</p><p class="ql-block">图片说明:父亲与舅母还有小姨。</p> <p class="ql-block">父亲在黑龙江29O农场工作时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早时期父亲与其母亲在一起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这是五十年代武汉部队时期父亲与母亲和我还有妹妹(刘汉)合影。</p> <p class="ql-block">父亲与战友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父亲军队55年正装后与战友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八十年代与老友们外出旅游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九十年代母亲与亲友们在一起;左二是姐姐贺巧群后排母亲后面是姐夫曾贵荣。</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九十年代父亲与东北来的朋友共游武夷山留影。</p> <p class="ql-block">父亲荣获的建国7O周年纪念章。</p> <p class="ql-block">贺赞扬(母亲侄儿)和汪月琴夫妻俩和父亲分享喜悦</p> <p class="ql-block">《四十年回忆》—王金文(父亲的女婿)</p><p class="ql-block">这两天忙着整理和收拾房间,找着了不少老照片(包括老爷子最早的那张),勾起了我四十年的回忆(今年我们结婚四十周年),由于我早年丧母的原因,我的子女们都是在外公外婆家过年并成长的,所以他们也更热爱外公外婆。睹物思人,忆长辈,想自己,望子女,人生就是如此。后面的时光是我们自已领头过了,盼望随着盛世的延续发展,日子会越来越好[合十]。祝福岳父母在天堂安好并继续庇佑这个家族一切平安!</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次为父亲庆祝生日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2018年正月父亲在武夷中学和贺赞扬。</p> <p class="ql-block">姑父对我们的爱是在眼神里肢体上。—贺赞扬</p> <p class="ql-block">这是父亲上世纪八十年代在老屋前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父亲和我合影。</p> <p class="ql-block">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父亲与侄儿贺赞扬留影。</p> <p class="ql-block">父亲上世纪八十年代与老友们游览武夷山。</p> <p class="ql-block">巜我的父亲》—刘汉</p><p class="ql-block">老父亲走了,走得那么平静,那么安详!</p><p class="ql-block">…:我不尽的思念像奔腾的潮水久久不能平静,往事如烟,一幕幕像电影样在脑海里浮现。</p><p class="ql-block">冰天雪地父亲和战友们一起拓垦北大荒,他永远走在第一线。周末为了改善家人的生活,又不辞辛劳远走松花江上凿冰打鱼。六十年代初期,能吃上鲅鱼饺子,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没有当年经历过,谁能想到零下四十度打鱼是种什么样的感受!</p><p class="ql-block">一一做为第一批屯垦戍边的干部,父亲被组织抽调往南方。没多久,文化大革命开始了,父亲没有参加两派斗争,而是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年年被评为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这在当时是一个很高的荣誉。对我们谆谆教诲,教我们兄妹努力学习,在那动乱的年代里,每天还不忘督促我们学习写毛筆字,练习打算盘,多看书,这为我们恢复高考能顺利考上做了铺垫。回想这一切,我非常感谢我的老父亲!</p><p class="ql-block">一一老父亲在职期间正直清廉,两袖清风,从不为自己谋私利,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真正体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怀!,老父亲刚正不阿,性情耿直,但是对我们却有着慈父般的温暖。从小时候的剪指甲,夜里盖被子,到长大成家后看到我们归来的笑靥,无不让我感受到他的温暖。</p><p class="ql-block">千言万语,万语千言,道不尽我对父親的思念!</p><p class="ql-block">老父亲您一路走好!在天堂和母亲一起护佑你们的子孙!您的女儿,叩拜!</p> <p class="ql-block">父母亲九十年代游览武夷山。</p> <p class="ql-block">母亲</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九十年代母亲与来自二九O的好姐妹合影。</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九十年代父母亲与舅舅舅母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父亲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回湖南探亲时与亲友们合影。</p> <p class="ql-block">母亲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回湖南探亲时与亲友们合影。</p> <p class="ql-block">父亲本世纪初回湖南探亲时与茂武的后人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这是本世纪初父亲回乡探亲时与茂武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本世纪初父亲回湖南探亲时与外甥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母亲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回乡探亲和孩子们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八十年代母亲与儿子刘崇湘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父亲与书法笔友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九十年代父亲全家人合影。</p> <p class="ql-block">家庭聚会</p> <p class="ql-block">家庭聚会父亲与孙女一起合影</p> <p class="ql-block">舅舅—贺正坤</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九十年代父亲与亲友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本世纪初父亲母亲与老乡朋友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这是本世纪初父亲与我和我妹妹(刘汉)一家子在一起。拍摄于自家房顶阳台。</p> <p class="ql-block">这是本世纪初一家人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忆故乡》—曾建湘(母亲侄外孙)</p><p class="ql-block">“少时同饮湘江水,老来共聚武夷城;壮志未酬人已老,两袖清风度余生”。这首诗是姑外公在七十岁时所作。 </p><p class="ql-block">姑外公是外公的妹夫,母亲的姑父,是母亲一生的恩人。姑外公是湖南益阳人,与朱总理同龄,青年时就读于长沙第一师范学校,是伟人的校友。在校期间加入我党的地下组织,战斗到湖南和平解放。解放后认识姑婆后一见钟情,恩爱有加,白头偕老。</p><p class="ql-block">四十年代初, 在南京读完大学的外公,加入了国民党,抗战后期成为青年军,进入国民党军政系统。解放后,成为一名默默无闻的小学老师。母亲长大后因家庭出生问题,择偶局限极大,只能投奔辗转全国各地落户崇安县的姑父姑妈,与同为湖南老乡的父亲结婚。小时候很纳闷,总是问母亲:“除了姑外婆家,为什么没有其它亲戚的?”母亲总是告诉我说我们是湖南人,是外地人。</p><p class="ql-block">从八十年代开始,当年从湖南老家投奔在东北工作的姑外公的外公的小弟小妹,陆续携家带子跟着姑外公的脚步到崇安县工作、经商。</p><p class="ql-block">小时候总觉得姑外公是一个非常和蔼的老人,对所有的小辈们特别关心且有极高的威望。姑外公昨日去世,在居家养老中心养伤的母亲坚持一定要亲自到殡仪馆看望姑父最后一眼。坚强的母亲时隔三十七年再次落泪,那是接到外公去世的电报时,仅十岁的我看见在灶台边痛哭的母亲,当时的情景深深地印刻在脑海中。老人已渐渐凋零,时代渐渐远去。2022年已悄悄地来了,生活仍将继续,祝福群内的亲友们幸福安康,心想事成![抱拳][抱拳][抱拳]</p> <p class="ql-block">父亲在坑口红色旅游点留影。</p> <p class="ql-block">贺巧云(侄女)、彭香(外甥女)和父亲</p> <p class="ql-block">父亲和姨夫(彭玉才)姨姨(左二)</p> <p class="ql-block">父亲和舅母和舅母的四姐(湖南宁乡)还有小姨一起留影</p> <p class="ql-block">2020年迟明光(侄媳妇)迟明光姐姐与父亲合影留念。(左二侄孙贺仁杰,右后侄外孙吴书晗)</p> <p class="ql-block">父亲、舅母和姨姨</p> <p class="ql-block">我的爷爷—刘崇湘</p><p class="ql-block">他是一个平凡的人,却是对我影响最深的人。</p><p class="ql-block">爷爷,您在革命工作的方面不甚熟悉,只能从我的回忆开始。听母亲说,在我出生的时候,您骑着自行车,给我母亲送暖水瓶,结果中途不小心将开水瓶打翻,虽然我只是事后听说,但爷爷的付出和当时的心情可想而知,爷爷,谢谢您!</p><p class="ql-block">爷爷,小时候看见您和奶奶吵架,声音很大,态度很凶,一旁的我手足无措;但当奶奶去世时,您放声大哭,难以自己,那一刻的您似乎比幼年的我还要弱小。后来我知道了什么叫相濡以沫的爱情,生活的重心不在于争吵,只在于争吵之后还要继续生活。爷爷,谢谢您!</p><p class="ql-block">爷爷,当年五里我们的家,可谓是一片荒凉,但在您的努力下,家禽家畜逐步壮大、水果蔬菜欣欣向荣,给我们的家里带来了盎然生机。在您的监督下,我学会了劳动,在您的培育下,各种果子化为了我童年的乐趣,谢谢您,爷爷!</p><p class="ql-block">爷爷,您年纪老的时候就犹如一个老顽童,拿人逗趣,玩笑之后眼角中不经意总是透露出狡黠的笑容,像极了一个调皮的孩子。我总会不经意的哈哈大笑,有时候与您一唱一和,甚至与您比较您自诩的“砂锅大的手掌”,您的大手老茧密布,骨节粗大,您总是得意的一笑。是您让我懂得,世间居然有如此可爱的老人,让我欢乐良多,谢谢您,爷爷!</p><p class="ql-block">爷爷,您既教导我刻苦学习,努力工作,又在生活上给我无私的关怀,直到您九十高龄依然记挂着我,生怕我用度拮据,还给予了曾孙女一份关怀。您对我的爱是无私的,是包容的,是可与天比高与海比深的。孙儿久疏文笔,词不达意,难以勾勒您对我心意之万一。</p><p class="ql-block">长夜难明,辗转反侧,念及您之往日音容笑貌,点滴往事,不禁悲从中来,掩面痛哭。虽知您老登临天堂,从此远离病痛忧愁,苦难灾厄,但却再难耳提面命,陪伴左右,只觉人生之痛莫过于此!泣之!念之!拜之!</p><p class="ql-block">爷爷,若有来生,让我再陪您一程可好?</p> <p class="ql-block">父亲与侄外孙吴书晗</p> <p class="ql-block">后排小姨贺日芬 我,中间彭来 母亲贺镜春(彭顺)贺巧群(曾建湘)</p> <p class="ql-block">永远的怀念,努力的前行。你们安息吧,我们会走好自已正确的路,会让自已幸福开心和快乐的。也祝愿你们两老在天堂相亲相爱、互相扶持过好自已幸福快乐的日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