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的猛禽虎头海雕

海阔天空(刘佳)

<p class="ql-block">  虎头海雕是“海雕属”中最大型的成员,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入冬以来,黑龙江洪河沼泽自然保护区、兴凯湖等,是南迁候鸟大军越冬进入我国停留的驿站。因湿地环境良好、食物丰富,这里也被誉为候鸟们的“五星级驿站”。在每年11月末12月初,均有数十万只大雁到此停留。随着湿地候鸟大军的到来,大型猛禽也随之而来,因为它们盯上了鸟群那些“老弱病残”的大雁。其中虎头海雕也在列,它们在享受湿地丰富大餐的同时,也时不时上演一场场“海雕大战”的壮观画面。</p> <p class="ql-block">  虎头海雕,别名虎头雕、海雕、羌鹫等,是属脊索动物门、鸟纲、隼形目、鹰科、海雕属的一种猛禽。体长90-100厘米,翼展203-250厘米,体重在5-10千克之间。因头部为暗褐色,且有灰褐色的纵纹,看似虎斑,因而得名。体型硕大,特征为有一黄色的特大鸟喙,它的体羽主要为暗褐色,虹膜、嘴、脚均为黄色,爪黑色。前额、肩部、腰部、尾上覆羽和尾下覆羽以及呈楔形的尾羽全部为白色。</p> <p class="ql-block">  虎头海雕,朝鲜亚种前额和翅小覆羽不为白色,体色亦较暗。它的尾羽有14枚,比同属的其他海雕多2枚。飞翔时从上面看,腰部、尾羽和两翅前缘的白色与黑色的两翅以及其余上体呈鲜明的对比;从下面看,白色的翼缘,白色的尾下覆羽和尾羽与黑色的下体的对比也很强烈。它们锐利的双眼、强而准确的爪,以及威猛有力的喙,都呈现鲜艳的橘黄色,无论凌腾高空,或是停歇于枝头、海滨,都展现出王者的不凡气度与神气。成鸟虹膜、嘴、蜡膜、跗蹠和趾均黄色,爪黑色。幼鸟虹膜褐色,蜡膜和嘴深黄色,嘴峰蓝灰色,跗蹠和趾淡黄色,爪黑褐色。</p> <p class="ql-block">  虎头海雕,主要栖息于海岸及河谷地带,有时也沿着河流进入到离海较远的内陆地区。海拔高度3600米-3800米。在沿海和内陆靠近较大的河流(主要在较低的河段)或湖泊附近繁殖,那里有成熟的树木。在俄罗斯的马加丹州,沿海岸成功繁殖的配对似乎比沿河成功繁殖的配对产生更多的雏鸟,并且沿海岸配对的平均育雏规模更大。 在秋天,虎头海雕在死鲑鱼丰富的河流上觅食。在冬季中旬,俄罗斯的虎头海雕倾向于留在海岸上,除了冬天在堪察加半岛沿温泉进入内河和库里尔斯科耶湖。主要栖居在淡水附近,但约有35%的虎头海雕迁徙至山区。</p> <p class="ql-block">  虎头海雕,飞行缓慢,常在空中滑翔、盘旋或者长时间地站在岩石岸边,乔木树枝上或者岸边的沙丘上。冬季成群活动,时常滑翔、盘旋于天际,行动极为机警。冬季成群活动,是海湾上空中最大型的猛禽,目光机警,随时注意猎物的动向,行动敏捷,往往一击即中。虎头海雕在捕食时,会在水面6-7米处盘旋,或在浅水处等待。</p> <p class="ql-block">  虎头海雕,主要的食物是鱼,尤其是鲑鱼和鱒鱼,除了鱼类外,它们亦有时会捕猎一些鸟类和哺乳动物,也吃腐肉。它们也会捕猎年轻的海豹。虽然很少有人对其觅食的习性进行研究,但它们的食物大致跟它们的近亲白头海雕和白尾海雕相同。但不象渔雕、鹗等那样食性比较专一,也吃野鸭、大雁、天鹅等大中型鸟类和野兔、鼠类、狐等中小型哺乳类,以及甲壳类动物、幼海豹和鱼、海兽等动物的尸体等。</p> <p class="ql-block">  虎头海雕,繁殖于西伯利亚东部沿海、堪察加半岛、萨哈林岛、朝鲜及库页岛、阿穆尔河三角洲、堪察加半岛。越冬于日本北海道、琉球群岛,阿留申群岛、科迪亚克岛和朝鲜。中国产于黑龙江、辽宁、河北、山西、台湾。该物种在黑龙江洪河沼泽自然保护区有分布。其余大部地区均为旅鸟,偶在台湾越冬。中国仅有指名亚种,极为罕见,仅记录于河北滦南、山西榆次、辽宁大连和营口、吉林珲春、黑龙江抚远,以及台湾新竹和嘉义等地。吉林、辽宁为夏候鸟,河北为冬候鸟,山西为旅鸟。</p> <p class="ql-block">  虎头海雕的求偶季节为2-3月间,是标准的一夫一妻制,每年繁殖一次,繁殖期为4月-6月,在繁殖期,虎头海雕营巢于河谷地带,偶尔在海岸岩石上营巢,巢多置于高大乔木顶部枝杈上或较粗的侧枝上,较为固定,一般多年使用,它们会不断轮流使用这些巢。但每年都要进行修理和补充新的巢材,巢也逐渐变得越来越庞大。鸟巢高度一般约为150厘米,直径最多可达250厘米,形状为盘状,主要由枯枝构成。</p> <p class="ql-block">  虎头海雕是世界上最大的猛禽之一,和美洲角雕、食猿雕齐名。虎头海雕体型硕大,雄壮美丽。它们叫声低沉,如同虎啸一般,无论是在空中翱翔,还是在岸边停歇,都体现着自己不凡的气质。都说“鸟为食亡”,这句话用在虎头海雕身上一点不夸张。虎头海雕同类之间就经常会为了一条鱼“大打出手”,在食物紧缺时,它们甚至会直接从别的动物嘴里抢食。该物种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2016年,易危。已被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 附录Ⅱ级保护动物。已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2月5日)一级。</p><p class="ql-block"> (全文完)</p> <p class="ql-block">摄 影:海阔天空摄影工作室</p><p class="ql-block">撰 文:海阔天空(刘佳)</p><p class="ql-block">音 乐:絮霏《全世界飞翔的鸟》</p><p class="ql-block">拍摄地:黑龙江洪河、兴凯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