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湖南桂阳,人们对黄花菜的印象是混沌模糊的,首先她是开着黄色的花,其次她还能做成菜吃,第三如今无论在桂阳田野,还是在餐桌上,能见到她的概率越来越低了。</p> <p class="ql-block">黄花菜又名忘忧草、金针菜、萱草,是我国一种古老的蔬菜,有两千多年种植历史。</p> <p class="ql-block">与桂阳人吃过的其它几种食花的植物不同的是,如花菜,如南瓜花,如栀子花,它们都是直接鲜食,但黄花菜却是吃干花,再具体一点,就是鲜采的黄花菜要经蒸煮暴晒,变成脱水干菜,然后用清水浸泡软化再食用。</p> <p class="ql-block">为啥吃黄花菜要整那么复杂?鲜食她难道不香吗?当然香咯,但为了食香,可能会让你头晕呕吐,你敢吃吗?</p> <p class="ql-block">我敢吃!小时候,我确实吃过很多次,是母亲将新鲜的黄花菜与瘦肉、粉丝做成鲜汤给我吃的,味道鲜美无比,至今难忘。</p> <p class="ql-block">以前,我庆幸自己以及家人都是黄花菜的天敌,居然有着平头哥对付眼镜蛇的本事,现在查阅百度,才发现是母亲聪明,她掌握了鲜黄花菜精准脱毒的诀窍,让家人放心品尝这种有毒的美味。</p> <p class="ql-block">原来,鲜黄花菜含有一种叫秋水仙碱的有毒物质,误食后会导致头痛、恶心、呕吐,但它主要集中在花蕊部分,且惧怕高温,易溶于水,母亲就根据这一特性采取掐蕊、焯水、浸泡等操作将秋水仙碱毒素“定点”清除了,实在高明。</p> <p class="ql-block">这些年我在桂阳乡下多次与黄花菜不期而遇,如在农村的酒席上有一道黄花菜炖土鸡的汤菜,我特别喜欢吃。还有桂阳婆婆,照顾怀孕或生娃的儿媳时,常常亲自下厨做黄花菜瘦肉汤,作为民间催乳的月婆菜。</p> <p class="ql-block">我见到最多的场景,是在村旁小菜园的田埂上,齐刷刷排一行黄花菜阵列,下面是碧绿的索叶和长杆,上头立着三五枚黄色的“箭簇”,非常醒目漂亮。而且几乎每年这个季节,这块田埂总会重现上年的场景,拜黄花菜多年生的习性所赐,成为农人喜欢的懒汉菜,不随手栽下几棵都对不起小菜园子了。</p> <p class="ql-block">当然我也遇到过晾晒黄花菜的场景,感觉特别新奇。一次在城边的小别墅,有城里的小妇人带孩子去郊游度假,她被一片抛荒的田地惊艳到了,那里的黄花菜开得正艳,主人家却置之不理,任其花开花败。于是她领着孩子携一竹筐前去采摘,不多会儿竟满载而归。数量实在太多,扔掉可惜,她便动手蒸煮晾晒,居然收获了一两斤干品。</p> <p class="ql-block">桂阳县北的衡阳祁东县是著名的黄花菜之乡,那里也是木匠、石匠、油漆匠等手艺人输出的地方,历史上衡阳手艺人常到桂阳讨生活,最拿手就是给大户人家建房、雕刻和绘制壁画。我在雷坪陈溪新村的一栋老房子上就看到黄花菜的题壁画,如果没猜错的话,应该是衡阳甚至祁东手艺人的杰作。那次,我还凑巧遇见村中老妪正在晾晒黄花菜的场景,难道黄花菜是陈溪村民的真爱吗?</p> <p class="ql-block">也许因为地理位置相近的缘故,祁东(原祁阳县属地)黄花菜种植自然深刻影响到桂阳,据《桂阳县志》载:1955年,全县达4000余亩,产量近在200多吨。与祁阳交界的北乡莲塘、泗洲、沙溪(今欧阳海)一带首当其冲,曾经大片种植黄花菜。</p> <p class="ql-block">事实上,即使没有受到外埠的影响,黄花菜因寓意美好,自古便受到桂阳文人的垂青。有文友告诉我,清乾隆年间桂阳州同孟攀云在其《蓉城杂咏》中写道:“对此忘忧草,常存欢喜心。酒觞多快饮,诗卷自长吟。”充分表达了对黄花菜的钟爱。他把州衙的隙地开垦出来全都种上了黄花菜,并以黄花菜为主料制成了“四色汤”作为自己健身的食疗食谱。“四色”即黄花菜、黑木耳、青豆碗、绿豆芽。孟攀云还把州衙的听事堂命名为“黄堂”。太平天国过境桂阳时捣毁,之后重建命名为“复见堂”,大学儒王闿运还作《复见堂记》一文,收录于《桂阳直隶州志》中,流传至远。</p> <p class="ql-block">黄花菜属于小众蔬菜,加工费时费力,产量极低,经济价值相对不高,所以今天在桂阳已没有什么存在感。过去,农村人手富余,又有勤快老人愿意打理,还时常能见到它的身影,往后,黄花菜生长在田埂上的一幕极可能会绝迹于桂阳,成为萦绕一代桂阳人脑海中的记忆。今为黄花菜码一篇文字,算是有功于桂阳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