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风流》读书笔记

独偶

<p class="ql-block">民国多大儒</p><p class="ql-block">大儒多风流</p><p class="ql-block"> 合上此书,一个个鲜活的形象如浮雕般一一从眼前掠过,林徽因、徐志摩、沈从文、朱自清、傅斯年、胡适、刘文典、王国维……他们或布衣长衫装扮邋遢不修边幅、或西装革履衣着考究风度翩翩、或头顶长辫遗风遗骨、或嬉笑怒骂言辞犀利……笔尖轻触、重叩心弦。他们一丝不苟的治学精神、博大精深的学术造诣、令人叹服的民族气节、万世师表的人格魅力,惺惺相惜又针锋相对的快意恩仇,令人咋舌间又心生敬意。许久以来他们率真的行为个性及奇闻逸事依然激荡心田,忍不住要摘取几事以记之:</p><p class="ql-block">一、沈从文卑微的一面</p><p class="ql-block"> 寻常的认知是沈从文是一个小说家,《边城》是其代表作。那个年代他却渴望成为一名教授,进入高等学府圈,最初由徐志摩举荐给当时入主中国公学的好友胡适,从此先后在中国公学、武汉大学、青岛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任教。但只有小学毕业的他虽做了充分准备,还是遭遇了第一次登上大学讲台时的滑铁卢,面对台下黑压压的大学生居然紧张得十几分钟说不出话来,失败的教学经历被传得人尽皆知,眼见就要被赶走,还是宽厚的胡适护全了他,所以在以后的教书生涯中他总是那么谦逊自制。再就是在西南联大时被刘文典轻慢的段子也是沸沸扬扬,一路学霸光环留学归来的刘文典自然是看不上小学毕业的沈从文,彼时为躲日军轰炸全校常常跑警报。一次,刘文典看到身边的沈从文也在跑警报,便指着沈不屑地说:我跑是为了保存国粹,学生跑是为了保留下一代希望,可是该死的,你干嘛跑呀!另一次在课堂上公开说:陈寅恪才是真正的教授,他该拿四百块钱,我该拿四十块钱,沈从文只该拿四块钱。后来沈由副教授升教授时,人皆举手,独刘文典不举手,这些可能对沈心理均造成阴影导致他后来离开大学校园。</p><p class="ql-block">二、朱自清人格之真、生活之简</p><p class="ql-block"> 西南联大的生活极其艰苦,常常入不敷出,买不起棉袍、大衣,他就买了件便宜的赶马人披的毡披风,白天当衣穿晚上当褥子,脚踏赶马人的破靴样子古怪,教授们都说若不主动脱帽打招呼根本认不出,哪有一丝教授的派头。他大事认真、小事认真、自己的私事也认真,学校在他家大门前存了几车沙土以备维修墙院,小女儿要取一点玩,他不许,说那是公家的东西。凡是公家的东西,他绝不许别人乱用,即便是一张信笺、一个信封。教学却是极其认真负责,他上课,有时一开始忽然冒出一句:“上次我讲了三点,还漏了一点,现在补上,第四点……”</p><p class="ql-block">三、只重学问不问学位的傅斯年</p><p class="ql-block"> 当时留学只为报效国家不为名利最具代表性的只有两人,一个是傅斯年,另一个是陈寅恪。他去了欧洲好几个国家,进过几个大学,读了七八年,却没拿过一个学位,哪里有著名学者,就到哪里听课。他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养料,以他的天资与勤奋,拿个硕士博士学位易如反掌,可他不为所动,一心只为学习最新最有用的知识,回国报效国家、改造社会,不为名利的超脱让人折服。</p><p class="ql-block">四、刘半农,中学肄业的北大教授</p><p class="ql-block"> 进入北大后,对于中学尚未毕业的刘半农常被否定,甚至被视为“下里巴人”,于是便发奋苦读,在蔡元培的帮助下考取了公费赴英留学资格,后经过七个小时的博士学位精彩答辩,顺利获取博士学位,仪式结束后,他精疲力竭被搀扶着走出去。刘半农的敢为体现在为名妓赛金花作传一事,赛金花本是个颇具争议的妓女,众说纷纭,刘半农就想揭开事情真相进行研究,于是冒天下之大不韪采访赛金花,出版了《赛金花本事》,从而揭开了迷雾。</p><p class="ql-block">五、刘文典,狂傲名士</p><p class="ql-block"> 有才所以狂,曾自诩:古今懂《庄子》者,两个半人而已,第一个是庄子本人,第二个是我刘文典。其余半个……骨头硬所以傲,任安徽大学校长时因学潮事件被蒋介石召见训话,见蒋时不脱帽、不行礼,态度强硬直面顶撞蒋,结果被关押了七日。他的另类是关于“二云居士”的头衔,“二云”一指云南的宣威火腿、二指云南鸦片,吃倒不足以谈,为过鸦片瘾不惜接受大豪绅张孟希聘礼却成了一生的瑕疵。</p><p class="ql-block">六、怪杰辜鸿铭</p><p class="ql-block"> 对辜鸿铭最深印象来自电视剧《觉醒年代》,生在马来西亚的他有着一副洋人模样却留着一根长长的清遗细辫,去北大授课必坐轿,提水烟袋登讲堂。他是学贯中西的怪杰,精通多国语言也是一个守旧的文化代表,他迷恋中国传统文化,包括纳妾、玩妓、小脚,公开主张多妻主义,把吃花酒、逛妓院当成文人雅事,看到他恋脚癖一节直接笑喷,说:“女人之美,美在小足,小足之美,美在其臭,食品中其臭豆腐、臭蛋之风味,差堪比拟。”辜氏每夜就寝时,照例必捧其夫人双脚大嗅一阵,方始就寝,否则不能安眠。他放浪形骸又十分守旧,唉!大师亦非圣人,盖其一生,也是矛盾重重。</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岁月悠悠,于今人而言他们的行为也许过于怪诞离谱、他们的言语也许过于尖酸刻薄,但先生们的求真务实、爱恨随心,严谨笃实的治学精神永远光芒四射,令人景仰!</p><p class="ql-block"> 二零二二年元月三日值班时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