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韵的土地

胡堡冬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由月饼引出的话题</p><p class="ql-block"> 认识沈楠,是去年在安庆市文广新局组织的“剧本创作读书班”上。</p><p class="ql-block"> 沈楠是天津人,对黄梅戏却情有独钟,他一而再,再而三的邀请我去天津,并热情地要我写写剧评,可惜的是,我既未成行,也未写出只言片语,很是抱歉。今年国庆、中秋长假来临,我恰逢此时退休,本想借此时机外出旅游,却在前两天收到一个来自北京的快递。打开一瞧,是一盒精美的月饼。快递没有寄件人的姓名和电话,只有月饼店的地址,于是,我和妻子一整天都在“哥德巴赫猜想”,这是谁寄来的月饼竟不留下姓名?这时,沈楠先生在微信上告诉我,说:“胡老师,我给您寄送了一盒天津月饼,您查收一下吧!祝您节日快乐!”</p><p class="ql-block"> 这下算是找着寄月饼的人了。但仔细一想还是不对,收到的月饼是从北京寄来的,沈楠说是“天津月饼”,尽管两地相距不远,但一个是北京,一个可是天津。</p><p class="ql-block"> 晚上,女儿告诉我说,在网上订了“米卡米卡”月饼,问可收到了?我这才想起去看月饼盒上的品牌,果不其然,正是“米卡米卡”。原来,女儿和女婿知道我喜欢吃月饼,每年都记着给我寄几盒,这下差点把她们的那份孝心给抹煞了。</p><p class="ql-block"> 两天后,来自天津老字号“桂发祥”的月饼也收到了,我知道那是千里之外沈楠的一片心意,但也应了我们桐城人的一句土话,叫“吃了饼子,套了颈子”,意思是,这个月饼可是不随便吃的。沈楠说:“天津文化部门正准备引进黄梅戏,您是否为安庆写篇文章,宣传一下安庆和桐城?”他真是别有用心啊!</p><p class="ql-block"> 看来我只好温一壶月光,和你说说这片带韵的土地了……</p> <p class="ql-block"> 2、安庆:说不完的话题</p><p class="ql-block"> 安庆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安庆之名始于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年),安徽的得名,就取自“安庆府”和“徽州府”之首字。由此可见,安庆在安徽的历史地位是多么重要。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至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安徽省布政使司和安徽省会就设在安庆,这一百七十七年,正是大清王朝由盛转衰,至民国成立,经历沧桑巨变的时期;安庆坐拥安徽首府之城,为一省权力之中枢;拥有长江黄金水道之便,上通武汉、重庆重镇,下贯芜湖、南京、上海繁华之地,长江航运货物经过这里,成为当时最大的物资集散地,可谓“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州”,是长江中游最繁荣最重要的城市之一。安庆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北岸,辖桐城、怀宁、太湖、望江、宿松、岳西、潜山7县(市),以及迎江、大观、宜秀3区,全市总面积13589.99平方公里,总人口524.1万人。</p><p class="ql-block"> 安庆,是我们近代民族工业的摇篮。1861年,晚清重臣曾国藩在安庆创设军械所,他尊崇桐城派,并扛起桐城派中兴的大旗,在“义理、考据、词章”的理论基础上,加上了“经济”,可谓是深悟经济对国家的重要。曾国藩身边罗织了徐寿、华衡芳等一批科技人才,研制兵器,制造了中国第一台蒸气机和第一艘机动船,开创了中国近代制造业的先河,也是中国最早的官办“洋务”之一。徐锡麟巡警学堂起义打响了辛亥革命第一枪,安徽的第一家发电厂、第一家电报局、第一部电话、第一个飞机场、第一所大学、第一张报纸……这数不胜数的第一,让安庆人为之荣耀。</p><p class="ql-block"> 安庆是禅宗圣地,而禅宗始于竺门菩提达摩,盛于六祖慧能,是中晚唐时期汉传佛教的主流。高僧僧可少为儒生,出家后精研三藏内典,在嵩山遇竺门菩提达摩,即礼他为师,改名慧可。慧可学禅六载,曾“遭贼斫臂”,但终得达摩衣钵,成为禅宗二祖。公元574年,慧可来到太湖县的狮子山,此后又去岳西县的司空山传衣钵给三祖僧璨,僧璨来到天柱山下的山谷寺(三祖寺)传扬禅宗,又将衣钵传给四祖道信,道信传承五祖弘忍,弘忍传给六祖慧能,终成禅宗的明心见性之果……</p> <p class="ql-block"> 3、安庆:中国的戏剧之乡</p><p class="ql-block"> 安庆,有江南之灵秀,有天柱之雄奇,吴风楚韵的激荡,让这片灵性的土地成为中国的戏剧之源。自汉代以来,安庆就百戏盛行,至清代中叶,开始走向繁荣。</p><p class="ql-block"> 似闻阮氏家班的练声,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的历史深处传来,那昆腔婉转清丽,带有浓浓的桐城东乡口音。班主叫阮自华,字坚之,号淡宇。桐城人。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进士,官至福建邵武知府。官场的尔虞我诈让阮自华厌倦了,他辞官归里,感觉十分快乐。据史料记载,他是安庆有史以来第一个以家班的形式组织戏剧活动的人。阮自华父亲是大名鼎鼎的抗倭名臣阮鹗。阮鹗,字应荐,号𠙶峰。桐城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进士。在任浙江提学副使时,遇上倭寇侵扰杭州城,大敌当前,官员畏惧,遂将数十万乡民拒之城外。阮鹗见状愤怒了,说:“为官本在为民,奈何坐视不救?贼尚在数十里之外,坐弃吾民于贼手,上天不佑!”言罢,不顾家人和诸官的阻拦,持剑开门,救人无数。乱后,杭州百姓感佩其德,为其立生祠。阮鹗任巡抚时,与总督胡宗宪合作,多次给倭寇以重创,立下赫赫战功。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改任福建巡抚,不久罢归桐城。不当官也罢,那就聚徒讲学,著书立说。一时从者甚众,著有《礼要乐则》、《枫山章文懿公年谱》,声名远播。潘之恒在《亘史》中说:“云间(松江)倾六朝之艳,而皖上与之颉颃矣。”由此可见,昆曲在安庆一带的盛行。</p><p class="ql-block"> 阮家对戏曲的热爱可是代有传人。阮大铖(1587—1646年),字集之,号圆海、百子山樵,是阮鹗的四代孙,虽向权阉魏忠贤献《百官图》,欲尽逐东林党人,打击复社名士,依附亡明鲁王朱以海,最终被杀,是个十足的奸佞之徒。但阮大铖的才名也是无可否认的。他善诗词,尤长于传奇曲度,创作的《燕子笺》(与女儿阮丽珍合著)、《忠孝环》、《牟尼合》、《桃花笑》、《井中盟》、《狮子赚》、《赐恩环》、《老门生》、《春灯谜》、《双金榜》等10种,今存4种,堪称佳作迭出。《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分卷》在“清传奇杂剧作家”中,将其收录。陈寅恪对《燕子笺》、《春灯谜》尤为推许。阮大铖还在《双金榜》中以剧中人影射东林、东厂和自己,利图以舞台形象为自己正清白。由于阮大铖声名狼藉,清代桐城大学士张廷玉任《明史》总裁时,将其定为怀宁人,故有“阮怀宁”之称,怀宁人对此极为不满,在《怀宁县志.山川》中指出:“旧志云明季阮大铖自号百子山樵,辱此矣。大铖实桐城人,今礼部题名碑及府学前进士坊可考也。”当然,这只是历史上一个无意间的插曲,阮大铖的“新建阮氏家班,名满江南”(《皖优谱》)到是名气小,只是入清以后家班流散,很多人随阮氏亲眷来到安庆唱昆曲,这也为日后安庆一带戏曲的传承与繁荣增添了力量。</p><p class="ql-block"> 在明祟祯十三年(1640年),张献忠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攻入安庆、桐城一带,这些从秦岭一带起义的农民军,他们将陕北的腔调一路吼来,在安庆设有“山陕会馆”。在桐城与左良玉部多次激战,攻城不克。9月10日,适逢张献忠生日,起义军举行祝寿活动,唱秦腔,“碗酒大肉席地”,演《过五关斩六将》、《韩世忠勤王》等戏,堂上挂出寿联“上天命名君,曾见黄河清此日;人间寿新主,争似嵩岳祝千秋”。这些演艺活动,使西北秦腔融入桐城本地,为京戏“高拔子”腔调在桐城孔城的诞生埋下了伏笔。《辞海》(1979年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47页,载:“高拨子,简称‘拨子’。戏曲腔调。明末清初秦腔流传至安徽桐城一带,结合当地民间曲调演变而成。”桐城成为明清之际,戏曲演艺最为活跃,最富创造性的地区之一。</p><p class="ql-block"> 二簧调形成以后,安庆一带的徽班活动遍及江苏、山东、云南、福建等省,《杨州画舫录》记载,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安庆有二簧调去孔府。五十五(1790年)年高朗亭组“三庆徽”赴京为高宗祝寿,人称“徽班”。相继进京的还有“四庆徽”、“五庆徽”,至嘉庆八年(1803年)四大徽班已誉满京华,至道(光)咸(丰)年间,潜山艺人程长庚“以二簧风靡一时”,影响了京城整个演艺界,推动了徽班艺术的发展。</p><p class="ql-block"> 清末,桐城人杨福源以其精湛的技艺成为升平署戏师,“其名誉不亚于皮黄界之程长庚”,长子杨隆寿自幼随其进京,入“双鬼”班学戏,后与其弟拜程长庚为师,成为著名皮黄戏武生,在京城有“活武松”、“活石秀”之称;其子杨长喜、孙杨盛春、曾孙扬小春均是武生,技艺超凡。杨隆寿还是小荣椿科班的创办者,培养了“荣”“椿”两科演员,武生杨小楼、侯春生、狄春仙等一些声满京城的演员,均出自其门下。杨隆寿还一位剧作家,编演了《陈塘关》、《双心斗》、《火云洞》、《九云天》,并首创连台本戏《三侠武义》,在京剧界威望颇高,谭鑫培、李寿山等均以礼待之。杨隆寿的女儿杨长玉嫁给了梅竹芬,在杨家艺术氛围的薰陶下,外孙梅兰芳成为一代京剧艺术大师……</p><p class="ql-block"> 安庆这片土地,是充满艺术蕴涵的土地。在建国初期,王兆乾等老一代艺术家曾做过调查,安庆有徽剧、昆曲、目连戏、倒七戏、话剧、文南词、歌剧、黄梅戏、汉腔、石牌高腔、岳西高腔、枞阳腔等十多种戏剧和腔调的存在。</p><p class="ql-block"> 安庆,是名符其实的中国戏剧之乡。</p> <p class="ql-block"> 4、黄梅一曲韵悠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山是庄重沉稳的,茶山在旖旎的春光中绽出碧绿的嫩芽;采茶姑娘身着蜡染的衣衫,欢声笑语,哼着山歌,玉笋般的指尖飞快地采摘着绿茶。那情景真像一幅画,那调式,就是黄梅调。黄梅调曾叫“怀腔”、“府调”、“二高腔”。最早记载于民国九年(1920年)《宿松县志》,“采茶小戏,亦称黄梅戏。邑青年子弟,亦有习之者。”而道光年间的《宿松县志》记载:“十月立冬后,农功寝息,报赛渐兴,吹幽击鼓,或杂以新声,溺情惑志,号曰‘采茶’”。清乾、嘉时期,采茶调广泛流行于皖、豫、赣等省,并逐渐传入安庆各县,与当地方言结合,又融合了徽调、青阳腔的唱法,形成了小丑、小旦、小生,具有安庆特点。光绪五年(1879),上海《申报》曾载文:“皖省北关外,每年有演唱黄梅调小戏者,一班有二十余人,并无新奇,足以动人耳目。惟正戏后,总有一、二出小戏,花旦小丑演出百般丑态,与江省之花鼓戏无甚差别,少年子弟及乡僻妇女皆喜听之,伤风败俗,莫此甚”。黄梅戏一出世便遭受到很多不公平的待遇,但流行乡野,百姓们喜闻乐见。</p><p class="ql-block"> 到了清末民初,职业班社兴起,桐城的“双喜班”、岳西“良友班”、怀宁“罐子窑科班”、“昝双印班”和望江的“合章堂班”,纷纷到商业繁华之地演出,出现了丁永泉、桂月娥、严凤英、潘泽海、郑绍周、查文艳等一批知名的黄梅戏演员。班社推动了黄梅戏的腔系的完善与发展;桐城彭小佬班社(因班主的外号得名),这位清末乡间的泥瓦匠,以对黄梅戏的满腔热爱,广交艺人,拜师学艺,逢年过节围圈献演,从“踩地盘”到“三打七唱”,培养了花旦薛根福、正旦李大发、小生汪少明、花脸彭正身等演员,该班社历时40年,父子两代掌班,直到抗日战争爆发后解散。双喜班社,由桐城民间艺人汪文秉(箱主)、琚光华(挑梁花旦)合股组建于潜山双井关。成员有吴汉周、枊法坤、梁宝善、琚诗云等10余人。该班制定“十大班规”,实行以艺计酬,请京剧名优传艺,请琴师汪元甫以京胡托腔,这一系列改革让黄梅戏脱胎换骨,摆脱了民间草台班子的“三打七唱”。1936年,“双喜班”首闯上海滩,在“冒险家的乐园”,由“三大坤角”严凤英、丁翠霞、桂月娥加入演出队伍,场场爆满,轰动了演艺界,这也是黄梅戏第一次走入大城市,受到世人的瞩目。</p><p class="ql-block"> 黄梅戏有36本大戏,72本小戏,但解放以前,国民党地方政府禁止黄梅戏进入安庆市内演出,甚至有的班社和演员被抓游街示众。解放以后,在党的文艺政策的感召下,丁永泉、潘泽海、桂月娥等艺人汇集于安庆,王少舫、陈丙炎等京剧演员也登上黄梅戏舞台,严凤英重返故里,桐城、怀宁、宿松等县纷纷成立黄梅戏剧团,从此黄梅戏不再漂泊,在安庆一带扎下根来。建国以后以严凤英、王少舫、潘璟丽、王鲁明等一批艺术家青春焕发,他们演出《打猪草》、《蓝桥汲水》等剧目,特别是《天仙配》、《女驸马》等剧目的拍摄和上演,在海内外产生巨大影响,这也就是黄梅戏的“梅开一度”,这一代艺术家们,以他们精湛的演艺和艺术感染力,将昔日的乡间小戏,推向全国的大舞台。让“树上的鸟儿成双对,夫妻双双把家还”这一清新悦耳的调式家喻户晓。1978年,经历过“文革”之后,改革开放让文艺的春天再度来临,这时以马兰、黄新德、吴琼等一批新生代演员活跃于舞台上,大批被禁锢的剧目得以解禁,他们又以新戏《龙女》、《秋千架》、《风雨丽人行》等一批优秀剧目的推出,让黄梅戏再展新姿,这些表演成熟,唱腔优美,刻画角色细腻的艺术家们以强大的阵容和实力,形成了黄梅戏的“梅开二度”,黄梅戏也由小剧种,一跃成为全国五大剧种之一。进入新时期,黄梅戏又面临新挑战,新抉择,而以韩再芬为代表的新一代艺术家们,以新的视野,用当代人的理念,对黄梅戏进行新的诠释,他们突破舞台限制,将戏剧艺术与现代审美相结合,推出的《徽州女人》、《公司》等剧目,引起广泛关注,这也成为黄梅戏的“梅开三度”。</p><p class="ql-block"> 物换星移,曲韵悠悠,我们既对这些艺术家们创造的一切表示祟敬,又对他们对艺术的执着所感动!</p> <p class="ql-block"> 5、桐城:翰墨香风天下闻</p><p class="ql-block"> 文庙,就端座在桐城市民广场的正子午线上,那风铎声声,七百年的风光溢彩,让这座素有“文都”之称的古城,另世人瞩目。</p><p class="ql-block"> 桐城东周时为桐国,唐至德二年(757年)建县,先后属庐江、舒州、安庆等州府。1986年撤县设市,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翰墨香风,文化传承,让桐城人文荟萃。许多名字都灿若星斗,唐代诗人曹松,以《曹梦征诗集》3卷存世,其中140首收录《全唐诗》。其《己亥岁二首》中写道:“凭君莫说封侯事,一将功名万骨枯。”成为千古名篇。宋代大画家李公麟,善画鞍马,其《五马图》神形皆显,《韦偃牧马放图》画面人数百,马千匹,各具形态,形态毕肖,苏轼称赞说:“龙眠胸中有千驷,不唯画肉兼画骨”。明代诗人钱澄之、方文、理学家方学渐、方孔昭、女诗人方维仪、百科全书式大学者方以智等,以他们为代表的桐城诗派、桐城画派、方氏学派光彩夺目。进入清代,更有桐城派异峰突起,方苞、戴名世、刘大櫆、姚鼐、刘开、方东树、姚莹等,文章风骨,响噪天下。桐城派先后拥有作家、学者1200余人,文论2000余种,有“天下文章其在桐城乎”之盛誉!近现代,桐城又涌现出中国近代教育开拓者,京师大学堂总教习吴汝纶、桐城派奠军人物,清史总纂马其昶、美学大师朱光潜、哲学大家方东美、文学家方令儒、学者舒芜、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等。可谓群星灿烂,让桐城骄傲和自豪!</p><p class="ql-block"> 唐宋元明清,桐城人在历史上都留有自己身影。汉代大司农朱邑,曾是桐乡一名啬夫小吏,但他心系乡土,一心为民,后来虽尊为大司农,汉宣帝下诏,评价他“廉洁自守,无疆外之交、束修之馈,可谓淑人君子。”但他仍热恋这片故土,去世前嘱其子,说:“我故为桐乡吏,其民爱我。必葬我桐乡,后世子孙奉嘗我,不如桐乡民。”桐城子弟,都是这样清风传世,爱憎分明。</p><p class="ql-block"> 明代的左光斗(1575—1625),桐城人,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举进士,任中书舍人、选任御史,他刚正不阿,不惧邪恶,巡视京城,惩治作恶官吏,查出假官一百余人,收缴假印七十余枚,震动京师。在掌管屯田事宜时,左光斗看到直隶天津一带百姓外迁,土地全荒,他上奏朝廷,提出“三因十四议”,即:天时、地利、人情,此三因。一议浚通河流,二议挖渠,三议引水,四议修坝,五议建闸,六议设坡,七议地势,八议筑塘,九议招徕百姓,十议选人,十一议选将,十二议兵屯,十三议种田赋额,十四议富民可以拜爵。他将水稻种植技术推广到天津一带,并获成功。御史邹元标巡视天津,看到稻浪涌金赞叹说:“三十年前都人不知稻草为何物,今所在种稻,种水田利也。”天津兵备副使王祖宏称赞道:“向之一往青草,今日满目黄云,鸡犬相闻,鱼蟹举网,风景依稀,绝似江南”。左光斗在任左佥都御史时,敢与阉党做斗争,与杨涟一起弹劾魏忠贤三十二斩罪,后被迫害致死,表现出桐城人的铁骨铮铮,成为一代名臣!</p><p class="ql-block"> 桐城人似乎与天津有着不解之缘,近代大教育家、桐城派晚期作家、曾国藩四大弟子之一的吴汝纶先生就曾署理天津知府,并在保定任莲池书院山长时,为天津培养了很多人才。而最富有传奇色彩的,是桐城女杰施剑翘。施剑翘的父亲施从滨在与军阀孙传芳交战时不幸被俘,被杀害于蚌埠火车站。施剑翘悲愤万分,发誓要为父亲报仇。1935年11月13日,天津早场庵居事林突然传来三声枪响,施剑翘十年复仇,终于将大军阀孙传芳枪杀于佛堂。此案轰动一时,成为民国著名的三大奇案之一。</p><p class="ql-block"> 人们总爱用“人杰地灵”去概括某些地域,但我以为,用这四个字来表述桐城,应该是恰如其分的。历史的研墨之味,那些大哲大儒们的经典与思想,那些韵味悠悠的民歌与黄梅调,滋润一代又一代桐城人,而历经岁月的文庙风铎之声,既是桐城的文化象征,更是启迪人们对真善美的寻找与追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