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父亲军旅生活片段 <br> 说几件父亲讲过的在部队的小故事。 <br> 小时候,最惬意的事情是父亲在休息日,摆上饭桌,烫一壶酒,全家一起吃饭,每到这时弟弟就缠着父亲讲故事。有时讲烦了,父亲会说,有一次行军累了,靠着树睡着了,就听到唰唰唰来了,唰唰唰来了……反复几次后,弟弟听着不对,就开始哭。 父亲就会大笑着说,原来是来了一条小蛇🐍把我惊醒了,才没被咬到。 <br></h3> <h3>我的母亲王璟珉</h3> <h3>父亲和弟弟</h3> <h3>我的父亲李广馥</h3> <h3> 父亲是1946年5月2日参加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8月被编入炮一师二十六团三营七连任班长,负责一门炮。 <br> 1946年冬季三下江南,过松花江打德惠。只记得父亲讲,过江要快走,不然就被冻住了。过江后马上到老百姓家里喝姜汤,换衣服,在热炕上捂出汗。说来他身体真是好,经历那样的寒冷,在后来的日子里,却从来没听他说过腰腿疼。<br> 年轻人在一起,朝气蓬勃。战斗之余弄一军用水壶白酒,两个白菜帮,躺在被窝里,从炕头传到炕尾,每人一口酒,咬上一口白菜帮,就是最美的夜宵。 <br> 每到部队休整时,父亲就会给妈妈来信,让妈妈去部队驻地。我妈妈当时也参加工作了,是供给制,没有路费就会卖件衣服当路费,煮一筐鸡蛋去看父亲。解放长春后,妈妈去长春看望父亲。战后的长春街头,一队队的国军俘虏,往日的精气神不在。还有那成千上万的孤儿,父亲说,我们领养一个吧!可妈妈那时也是居无定所,哪有条件抚养孩子啊。 </h3> <h3>参加工作的母亲</h3> <h3>刚解放的长春</h3> <h3>父亲的东北解放纪念章</h3> <h3> 小时候不懂事,搞不清父亲讲述的故事中的时间地点。比如父亲讲的有一次,他们差点当俘虏的事,我就不知道地点。算来大约在四平一带,他们行军路线错了,跑到步兵前面去了,刚进村要休息,国民党的一伙骑兵就上来了,就听见他们喊:‘‘ 共军,共军,快抓活的,他们是炮兵。”<br> 炮兵是没有战斗力的,幸亏父亲他们还没有卸装备,赶紧跑,敌人在后面穷追不舍。无奈,马拉着炮车怎能跑过人家的轻骑兵,看来当俘虏是必然的了。<br>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偶遇我军的一支骑兵部队,是被打散的。骑兵对骑兵,打了个漂亮的阻击,让他们得以脱险。<br> 到驻地后,看到团长在院子里正用枪顶着营长的头大声吼着:“ 丢了我这帮炮兵,我要你的脑袋”。还真像影视剧。要知道,那时装备差,几门炮是很金贵的。 </h3> <h3>漂亮的骑兵阻击战,救了父亲他们的几门炮</h3> <h3>四平战场上的解放军骑兵</h3> <h3>威武的骑兵</h3> <h3> 长期的行军打仗,缺少睡眠。行军时爬上炮车眯一觉是常事,有一次父亲睡觉时从车上摔了下来,这一下惊的睡意全无。但他人还机灵,顺势打了几个滚,炮车的轮子擦身而过,他毫发无损。爬起来一看不远处有一只鞋,细一看鞋里还有一只脚,鲜血还没凝固。据说是前面炮车上的战士和父亲一样,但不幸的是被炮车的轮子碾下了一只脚。父亲真是幸运。 <br> 解放战争时期,父亲参加了打德惠,攻坚四平,打吉林,困长春,章武,锦州,辽西追击战,解放沈阳。后进关困天津,解放太原。1948年父亲提升为排长。(每当有人抱怨炮兵升的慢的时候,他们首长会说:你们去步兵啊!升的快死的快。)步兵的确是伤亡大,同村和父亲一起参军的三个人,只有父亲回来了。 <br> 2017年8月<br> 李志铭</h3> <h3>父亲的华北解放纪念章</h3> <h3>父亲的华北解放纪念章</h3> <h3>父亲的解放华中南纪念章</h3> <h3>炮兵</h3> <h3>行进中的炮车</h3> <h3>炮兵</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