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所謂《秦風》,就是秦國的曲調。秦國和其他諸侯國不一樣,它身處周王朝的西北邊陲,建國比較晚,直到東周初年才建國。</p> <p class="ql-block">西周的時候,秦國的祖先還是周王朝的附庸,一直替周王朝養馬。到了西周末年,周幽王烽火戲諸侯,被犬戎殺死在驪山腳下,他的兒子周平王被迫東遷,定都洛陽,史稱東周,又叫春秋戰國。周平王東遷的時候,秦襄公派兵護送周平王,周平王很受感動,就把他封在了岐山以西,這才建立了秦國。</p> <p class="ql-block">直到這個時候,秦國才取得了和其他老牌諸侯國平起平坐的地位。建國晚還不是秦國的唯一特徵,它的第二個特徵是戰爭多。秦國人建國之前,主要活動在甘肅天水一帶,與西戎接壤,雙方為爭地盤,戰爭一直沒斷過。後來,周平王分封秦襄公的時候,又對他說:“戎人不講道義,侵奪我岐(qí)山、灃(fēng)水的土地,你如果能趕走戎人,這些土地就歸秦國。”什麼意思呢?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這些地方理論上是我的,但是目前它不在我的控制之下,而是在西戎人的手裏。你若有本事奪回來,它就是你的。想想看,周幽王就是被西戎人殺死的,周平王也是被西戎人逼走的,周天子都解決不了的問題,讓秦國來解決,這不是出難題嗎?但秦國確實爭氣,經過若幹年拼殺,真把這些地盤從西戎手裏奪了過來,由此稱霸關中。再後來,秦國又東出函穀關,和關東六國開戰,一直打出了一個統一的秦朝。</p> <p class="ql-block">可以說,秦國就是一個以武裝立國的國家,在不斷打仗的過程中,秦國發展出了高度的尚武精神,讓人害怕,但是也讓人精神為之一振。什麼叫尚武精神呢?</p> <p class="ql-block">看詩文:</p><p class="ql-block">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p><p class="ql-block">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jǐ),與子偕作。</p><p class="ql-block">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p><p class="ql-block">誰說沒有衣裳穿?你我一同披戰袍。國王興兵要打仗,趕緊修理戈和矛。同仇敵愾(kài)赴戰壕。 </p><p class="ql-block">誰說沒有衣裳穿?你我一同披汗衫。國王興兵要打仗,趕緊修理矛和戟,並肩攜手在一起。 </p><p class="ql-block">誰說沒有衣裳穿?你我一同穿戰裙。國王興兵要打仗,趕緊修理甲和兵,同心協力向前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複還”。但是,秦國的壯士不一樣,他們不是哪一個人,而是一個英雄群體,他們講究“袍澤之誼”,他們永遠“同仇敵愾”。事實上,這兩個成語就出自這首《無衣》。有了這樣的精神,還有什麼仗打不贏呢?</p><p class="ql-block">這首詩的寫作背景,一般認為是周幽王末年,犬戎攻打鎬(hào)京的那段時間。大敵當前,周王室搖搖欲墜,這個時候,本來跟周王室關係不深的秦人卻表現得比誰都積極,他們只等周幽王一聲令下,馬上一呼百應,奮勇向前。這一下子就顯示出秦人的精神面貌了。什麼樣的精神面貌呢?要打仗了,大家都在做準備,只要有誰喊一嗓子,“我沒衣服了”,馬上就有無數人回應,“與子同袍!與子同澤!與子同裳!”在這樣萬眾一心的情況下,再吝嗇的人也慷慨起來了,再懦弱的人也英勇起來了,千千萬萬人好像變成了一個人,一個人又好像變成了千千萬萬人。這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團結就是力量”。大家一起磨刀霍霍(huò),一起奮勇向前,這是多麼動人的畫面啊!</p><p class="ql-block">值此祖国疫情尚反复之际,我们乐安组委会部分成员相聚一起,齐吟《诗经·秦风·无衣》为祖国祈福,为西安祈福!為祖國加油,西安加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辛丑年 庚子月 乙卯日</p><p class="ql-block">公曆:2022年1月2日 </p><p class="ql-block">相約于東籬書院</p><p class="ql-block">图文~常春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