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居住在三江侗族自治县境内的客家人,祖籍来自广东梅县,几百年来,他们保留完好广东客家人婚礼的习俗。嫁妆是女儿出嫁时候父母一套完整的嫁妆,被子、枕头、锅头碗盏。养一个女儿,父母挑灯拉线,准备一双双自家做的土布绣花鞋,当然,现在很多人也就买工厂加工产品。</p> 送嫁妆的人叫“青娘”,由男方给予红包。嫁妆送到后,男家宴请亲朋“看嫁妆”。盘嫁妆的时间在日间,具体日期各地不同,城关在新娘出嫁的前一天,乡间多在新娘出嫁的第二天。<br> 客家女儿出嫁时父母必郑重其事地把一些谐音吉利的蔬菜,如芹菜、大蒜、香葱、韭菜等等,逐样用红绳或红布条捆扎,作为陪嫁,以表示对女儿女婿的美好祝愿。更有趣的是客家还有用“长命草”为陪嫁的习俗。长命草为一株野草,用红绳扎好,陪嫁到夫家,挂在洞房床头竹篮里,第二天栽于菜园中,以示扎根。<br> 客家人的婚礼中有群同伴叫“伴女”,按照现在就是一群“闺蜜”,在出嫁前,与新娘相伴,说说人生走过来的路子<div>,回想学生时代的美好记忆。在过去伴女们要用歌声表达对自己闺蜜的思念。老人唱歌是教育子女到婆家后要如何孝顺老人,如何接人待物,如何教育子女耕读。一般唱歌是在出嫁前的一天晚上,姊妹相伴到天亮。</div> 客家人婚礼必办是一塘酒席款待亲朋好友,酒席一般比较丰盛,过去说是“十二大碗”,现在生活富裕也少不了,如扣肉、圆蹄、芙蓉苏、蛋圈、鸡鸭、海味等。 接亲也称迎亲,多在日间进行。男方在午间要备猪头、鸡公、鱼及香烛、喜炮声中到女方家中接亲。“我是花轿抬到夫家的!”这是旧时妇女一辈子都值得骄傲的。同去接亲的人要双数。女方家中看到接亲人员前来要将大门关住,待接亲者连放三次鞭炮以后,接过蜡烛火种,才开门恭迎。<br><br><br><div><br></div> <p class="ql-block">闹洞房不属结婚仪式,或有或无。一般在宾客宴散以后,一些青年男女亲友进新房与新郎新娘逗乐,要新人说唱捧逗,如新郎抱新娘咬红花(红包),新郎新娘合吃一颗糖果,唱歌跳舞等。现在年轻人到K厅花一、二千唱一组就开心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