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都 <p class="ql-block">昌都,是西藏自治区下辖地级市,地处横断山脉和三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流域,位于西藏东部,处在西藏与四川、青海、云南交界的咽喉部位,是川藏公路和滇藏公路的必经之地,也是“茶马古道”的要地。素有“藏东明珠”的美称。</p> <p class="ql-block">昌都市古称“康”或“客木”。唐代,昌都市为吐蕃王国的一部分,明清以后统称此地为康藏地区,原西藏政府称它为“朵康木”地区。</p> <p class="ql-block">昌都是藏语,其意为“水汇合处”。扎曲和昂曲在昌都相汇为澜沧江,这也是昌都这一名称的由来。</p> <p class="ql-block">昌都古称“康”或“客木”,以区别于卫、藏、阿里等地区。昌都具有悠久的历史,1977年和1980年相继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昌都卡若遗址和昌都小恩达遗址表明,早在五千年以前,昌都就已有人类繁衍生息,并已形成了初级村落。昌都的察雅一带是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中《桨巴》所记述的格萨尔与“炯巴人”为争夺食盐而发生交战的地区。按照藏族传统的地理概念,这里同时是“朵康六岗”中的察瓦岗,系有名的产盐之地。</p> <p class="ql-block">吐蕃时期(公元7-9世纪),昌都是著名的“东女国”和苏毗王国的所在地。据《旧唐书》第一百九十七卷《南蛮西南蛮传》 记载:“东女国,西羌之别称,以西海中复有女国,故称东女焉。俗以女为王。东与茂州、党项接,东南与雅州接,界隔罗女蛮及百狼夷。其境东西九日行,南北二十二行。有大小八十余城,其王所居名康延川,中有弱水南流,用牛皮为船以渡。”我国著名藏学家任乃强先生考证也称,今昌都一带为东女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p> <p class="ql-block">昌都市现辖江达县、贡觉县、类乌齐县、丁青县、察雅县、八宿县、左贡县、芒康县、洛隆县、边坝县和新设立的卡若区。即一个区十个县,包括24个镇,118个乡。市政府驻卡若区。人口70余万。</p> <p class="ql-block">昌都水系属外流水系,主要河流有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及其支流,是中国及亚洲东南部主要河流的上游集结区之一,河流众多,水网发育。大小河流分属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两大水系。</p> <p class="ql-block">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中,青稞占72%,小麦占15%,玉米、杂粮、豆类仅占13%,油菜占0.7%。</p> <p class="ql-block">昌都的草原、森林,繁衍生息着种类繁多动物,被动物学家誉为“雉类王国”。野生动物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有17种,二级保护动物54种。</p> <p class="ql-block">昌都是康巴文化的发祥地,这里的藏族常以“康巴人”、“康巴汉子”称谓。由于居住地域和社会交往的因素,自古以来,昌都康巴人就较早的接受了来自青海、甘肃等地的黄河文化,来自四川、重庆的巴蜀文化、长江文化和来自云南白族、彝族、纳西族、傈僳族等多民族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并将其融入到了自有文化之中。</p> <p class="ql-block">康巴汉子多带有腰刀、护身盒等物品,并将用黑色或红色丝线与头发相辫的“英雄穗”盘结于头顶,显得刚武勇猛。康巴汉子性格中的豪放粗犷、热情奔放、忠诚信义与这种多元文化相融汇,逐渐形成了既有多方位、多民族文化复合、又有康区独特个性和凝重宗教色彩,具有丰富内涵和底蕴的康巴文化。</p> <p class="ql-block">昌都的文化艺术、民俗风情,不仅古朴独特,而且多彩多姿,充满了神秘色彩。著名的热巴艺术多流传于昌都民间,有热巴铃鼓、热巴弦子、热巴杂技等,其中以丁青的热巴、芒康的弦子舞最为有名。除热巴杂技外,卓舞(俗称锅庄)则在昌都十分普及。</p> <p class="ql-block">昌都还是藏族著名史诗《格萨尔王传》产生和流传的主要地区,有许多著名的说唱艺人和艺术大师。绘画雕塑艺术,昌都更是流派众多,各具特色。唐卡绘画艺术中,以昌都“嘎学噶志”画派最为著名;泥塑艺术以昌都、边坝、察雅、贡觉最具功力;石刻艺术则以昌都、察雅、芒康、江达令人叹服;江达县波罗古泽木刻经板闻名全藏,是名符其实的“木刻之乡”。</p> <p class="ql-block">强巴林寺,位于昌都镇昂曲和杂曲两水交汇处,它巍峨地依附在横断山脉之下,耸立在古冰河切割而成的红壤层上。强巴林寺内主佛为强巴(大慈)佛,故该寺的起名为昌都强巴林寺。传说格鲁派宗师宗喀巴16岁时由青海到拉萨学经途中,路过这两水交汇的秀美之地时预言这里将是弘扬佛法之地.后在1444年由宗喀巴的晚年弟子西饶桑布在此历时八年建成。建寺时西饶桑布在一千户家去讲经化缘,该千户就将自己家的草场奉献了出来作建寺之址。</p> <p class="ql-block">昌都邦达机场,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八宿县,南距八宿县县城58千米,北距昌都市中心65千米,为4C级军民合用支线机场,属高原机场(4334米)。1978年,昌都邦达机场建成通航,时为军用机场;1992年12月2日,昌都邦达机场军民合用改扩建工程动工;1995年4月28日,昌都邦达机场正式开通民航业务;2017年10月28日,昌都邦达机场新跑道启用。</p> <p class="ql-block">昌都解放纪念碑,坐落于昌都解放广场,为了纪念1950年10月19日解放昌都而设立的。昌都战役,打开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大门,在国家统一的历史上留下了厚重辉煌的篇章,也翻开了西藏历史崭新的一页。昌都解放纪念碑也是昌都建设的见证,更是昌都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的见证,更是对驻昌部队官兵忠诚戍边、苦砺精兵,用热血和生命捍卫了国家安全和民族团结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公元2021年12月26日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