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故事冬天来说,这拖延症也是无人能比了。<div>2021年刚过了春节,几位好动的人就聚在了一起,策划起春季之行,最后达成一致意见去皖南。原因有以下几点:1、喜欢皖南的特色风光;2、熟门熟路熟悉的当地人;3、那里没有旅游套路,玩的心情舒畅;4、全程没有门票,性价比高;5、单程500KM以内,自驾不累。</div><div>号称旅游经验大咖说,去年是暖冬,今年的油菜花肯定开的早。<br>查看天气预报, 3月18-21日,预报晴到多云。就这么定了四日游。比以往春游提前了半个月。<br>既然定下了日子,各自分头行动。有负责召集的;有负责旅游线路的;有负责联系住宿的;有负责落实车辆的;有负责采购的;有负责买保险的。<br></div><div><br></div> 人算不如天算,随着出发日子的临近,越发现天气预报的结果在变。最终3月18-21日全变成了阴雨天气。请假申请已交,住宿已预约,人也召集够了。决定按原计划出行。<br>2021年3月18日,阴。早晨6:30,两车8人准时出发,南京-马鞍山-芜湖-宣城-宁国-绩溪家朋乡。 11:00,车辆在阴沉沉的天气陪伴下,一路高速,到达家朋乡。刚进入家朋乡,看到天空开始放晴,远处还有云雾,赶紧直达梅干岭观景台,匆匆取出手机和相机,直拍这美好的瞬间。 另一娘子摄影军团在她们摄影大师指导下采风。 这“打酱油”的红发女人没带相机,只能手机拍摄了。 仅仅5分钟,云海飘过,阳光洒过。又恢复了阴沉的天空。这也是我们这次旅行唯一见到的短暂晴天。 回到家朋乡镇上的“晓红客栈”,安排好住宿,菜就上桌了,5菜一汤。 有团员看到厨房饭锅里有锅巴,厚着脸皮要了过来。这在城里很少吃到的哦。 稍作休息,出发安徽有名的高山公路“荆州公路”(X087.东起浙江临安新桥乡,穿越山云岭,西至安徽绩溪家朋乡,全长实际里程42.7公里。是华东地区海拔最高的盘山公路。) 山腰间水流潺潺。 山间野花烂漫。 公路边的瀑布顺势而下。 休息之余,拍个集体照。 越往上走,山间越是雾气弥漫。 到达公路最高处山云岭,周边云雾缠绕,不远处的山头忽隐忽现。 从云山岭调头往回走,直奔大山下的绩溪古村落“尚村”。在村头,看到了去年才种下的七彩油菜花田。 进入尚村,青石板的小路,绿色的青苔,斑驳的墙面,无不显示出这村庄的年代感。 尚村现在是摄影爱好者打卡的优选之地。以古村古桥油菜花,以及这里的风土人情为主题,每年都要举办摄影大赛。 出了尚村,一路向北,约15分钟的车程就到了有名的“清潭古桥”。 这可是拍古装的好地方。 下午5个小时去了三个景点,时间过的很快,肚子也饿的很快。回到晓红客栈,预定的老鸭煲也炖到位了。喝的那个鲜哎。 晚上老板娘准备8个菜,加上我们下午在山上采摘的野生马兰头拌花生米,就着白酒、红酒、啤酒和饮料,开吃。 晚餐后,惯蛋的惯蛋,唱歌的唱歌。忘却一切烦恼,有没有人疼已不重要,自己快乐才好。。 第二天(3月19日)睡到自然醒。其实也就六七点钟,再睡也睡不着了。梳洗后出门右转3分钟,就走到了这有名的景点“坎头古村落”。桥下小河里鸭子在觅食,昨晚吃的老鸭煲的鸭子可能就是它们的同伴之一。汗! 坎头古村落,民居多明清建筑,斗拱飞檐,雕刻手法细腻,民室粉墙黛瓦,磷次栉比,古巷青石铺路,曲径通幽,漫步村头巷里,马头墙层层叠叠,飞檐翘角,纵横交错。 坎头古村落,改造后的民居和古树共存。 游玩坎头古村落后,回到客栈吃早饭,收拾行囊,买单走人。 小结:近年已多次来到家朋乡旅游和采风,也多次住在“晓红客栈”。一直宠爱这里的山水古村,一直喜欢这里的油菜花田,一直认可这里朴实的民风。在这里消费从没有去讨价还价过,这里没有收费的景点,只有满山的风光无限。 去下一个目的地:安徽歙县的蜈蚣岭村。 <div>这是家朋乡路边的风光。</div> 这是家朋乡路边的风光。 这是家朋乡路边的风光。 好事多磨。刚出家朋乡,一辆车况出了问题。附近没有汔车汽修厂,只好慢行30公里,才在绩溪县找到一家,修车行老板试驾时没发现问题,好心建议我们继续开30公里,若中途再有问题,可以在歙县维修。<div>到达歙县,故障再现,赶紧进入这家“蚁匠汽车服务工作室”。年轻的老板兼技师试驾后,将四个轮胎前后交叉换位。神了,汽车摆尾毛病没了。询问收费多少,老板直说工时不多,也没有更换配件,就不收费用了。我们只好留下两包华子以示感谢。</div><div>在这,再次感谢这位年轻的老板,并祝他事业成功!<br><div><br></div></div> 经过4个多小时的行程,下午2:30左右到达了蜈蚣岭村。 蜈蚣岭村,隶属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璜田乡,该村立足现有1000余亩高山优质茶园条件,在取得国际有关部门认证的基础上,与安徽茶叶进出口公司联合创办了"安徽蜈蚣岭有机茶基地",成立了"安徽蜈蚣岭有机茶专业合作社"。2019年9月27日,蜈蚣岭村入选安徽首批美丽乡村示范村名单。 这位老哥饿坏了,目光已略显呆滞和迷茫。哈哈。 一会儿,房东老太太采茶回来。老太太身体硬朗,眼不花来耳不鸣。在家抹桌扫地做家务,在外背篓上山采茶叶,2021年春节,晚辈们全回来给她做的90大寿。 我们赶紧邀请老太太合影,沾沾老寿星的喜气和福气。背篓里是她当天采摘的茶叶。 晚餐荤素搭配,少不了的是酒。 据老板说,他烧菜还是很好吃的,上级领导来村里指导工作,多数是在他家搭伙吃饭。 这地方晚餐后只有喝茶打牌消遣。两局“惯蛋”结束后睡觉。 第三天(3.20),还是阴天。七点准时开饭。配套的小菜不少。 早餐主食是稀饭和面条。清水挂面,我们8人吃了两盆。真的好吃。 <p class="ql-block">在我们的请求下,老太太拿出了她做的豆腐乳。好好吃。(上次来旅游时知道老太太年年都做豆腐乳)。就着豆腐乳,稀饭又吃了两碗。哈哈!</p> 早餐后,在村庄里走走看看。<div>文革时的标语与现代的领袖语录共存在。</div> 这位女士的POSE还是很到位的。 这位小姐姐行走的是寂寞。 经过村里的茶叶加工厂,门口的登记本上记录着三月里这些天茶叶的收购情况。 加工厂不远处,就是蜈蚣岭白茶母树基地。 这里可是有摄像头24小时监控的哦。 手机党在拍摄。 八名团员合影留念 村庄通上了公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村民的房屋也翻盖成了楼房。 两棵老树拭比高。不知哪个团员说的人不能与古树合影。我只好只摄古树不摄人了。 这位村民综合经营,盖圈养猪,猪粪又可以田地施肥。他正在将猪粪加料复合后,利用滑轮送到山下的自留地上。 这家主人采茶去了,留下小姑娘看家。墙上高处挂了十几个火腿。2020年到2021年春,猪肉的价格可不低哦。当时这十几个猪腿至少一万多块哦。<div>这里有条件的家庭,每年都要养三五头猪,腊月杀年猪腌火腿,晒干后备用一年的肉食。农家的猪喂养在冬暖夏凉的土墙屋内,全部喂高山玉米、山芋,而且都是饮用山泉水、吸天然氧吧,制作的火腿就显得格外香。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高山火腿不单是自己食用,更多的是招待游客和外卖。<br></div> 这小朋友坐在马路边,他的家人正在下面不远处采茶。 山里的桃花分外艳。 90岁的老太太又出来采茶了。看到她,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工作和快乐生活呢。 这条叫阿黄的狗狗一直走在我们队伍的前面,像个向导,领着我们村里村外的闲逛。 阿黄把我们带到村头小店门口不走了。我们的美女团员心领神会,赶忙买火腿肠待候。美食吃到后,不与我们再行了。我们严重怀疑阿黄就是这店家的。哈哈。 蜈蚣岭村全貌。 两轮车避雨点 吃过中餐。结账走人。下一站:歙县长陔乡的谷丰村。 谷丰村是皖南山区的高山村,虽然山高路远交通不便,但风景独好,经常出现绝美的高山云海。特别是春天油菜花开放时节,风景更是美不胜收。游人都是自驾慕名而来。<div><br></div><div><br></div> 这里的接待能力有限,多年来村里只有一家农家乐,老板也没花钱更新,几年下来设施破败严重,房门锁不了,热水澡洗不了,卫生间男女共用,伙食也不尽人意。就这样,都要提前预约住宿。 今年到此,发现旁边又新开了一家农家乐,硬件好了许多,老板两口子也比较热情。<div>据询问,两家的一日三餐的费用是一样的。相信有了比较和竞争,前一家会有所触动。</div> 从村庄往前三公里,就到了黄牛台。杜鹃花开时,加上云海,特别漂亮。这次没去。 考虑到谷丰村的条件有限,我们在蜈蚣岭村午餐时,有准备的打包了两个硬菜,加上房东提供的标准菜,晚餐下酒基本够了。 第四天(3.21)早早起床,天气原因,日出和云海也没有看到,比较失望。在山里,围着村庄溜了个弯,吃过早餐,买单(每人120元),匆匆下山,离开谷丰村。往家的方向前行。中途停留“渔梁坝景区”。 渔梁坝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徽城镇渔梁村,渔梁坝始建于唐代,明代重建,距今有近1400年。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也是歙县古代最大的水利工程。<br>渔梁坝是新安江上游最古老、规模最大的古代拦河坝,是徽州古代最知名的水利工程,被称为"江南第一都江堰"。渔梁坝的地位是极为重要,一是泄洪防旱,二是截流行船,三是美化环境。历朝历代都把坝之兴衰作为徽州兴衰的标志。作为几百年来新安江上大小商贾船队往来的一个重要码头,渔梁坝是明清时期徽商从这里起航承接家族兴旺的地方,是名副其实的"徽商之源"。 中午到了渔梁古镇,吃些饺子和面条。填饱肚子后,穿过小巷,来到了著名的“渔梁坝”。 虽然天气不好,皖南的山水还是美美的。水质清澈,山峰和建筑的倒影清晰展现。 近距离的接触渔梁坝。 合影留念 本次活动,老天不给力,许多美景没有展现。这又给下次再去找到了借口。(其中一团员,在一个月后,骑上摩托又去了一趟谷丰村)。<div>这次出行约1000公里,四天三夜,好吃好喝好招待,平均每人消费不到900元。</div><div>感谢8位团员团结一致,听从领队安排,共进共退,安全返回南京。</div><div>等疫情结束,期待下一次的自由行。</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