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那一年我们18岁,中学毕业就奔赴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去了。我们下乡的地方是于洪区大潘公社大祝大队。一晃快五十年了,变化历历在目。现在我们从各行各业退休,尽管大部分经历了下岗,待业,找工作,为琐碎银子奔波的辛劳,但我们依然不抱怨,不消极,因为我们吃过苦,挨过饿,农村大地的太阳曾经把我们晒的黑黝黝,但在那里我们学会了坚强,学会了忍隐……夕阳虽西下,但最美的那一抹阳光,足够我们灿烂……(未完,照片征集中)</p> <p class="ql-block">当年八队的知青小姐妹👭</p> <p class="ql-block">第四生产队的小姐俩。</p> <p class="ql-block">当年的大队民兵,可厉害👍🏻</p> <p class="ql-block">雅辉和艳丽三队的。</p> <p class="ql-block">第十生产队的新生和老生。</p> <p class="ql-block">10队的小姐妹。</p> <p class="ql-block">最后青年点的留守。</p> <p class="ql-block">清纯可爱的大眼睛!</p> <p class="ql-block">今昔对比显示,同学们都非常年轻。从18岁的花季少年,到65岁的老年人,一辈子的跨度啊!岁月那把无情的刀,好像没留下什么痕迹。</p> <p class="ql-block">有一坐普通的小桥,把一个大队分成河南河北。河北有2个小队,9队和10队。我们有10多个同学分到了10队。过去有句老话叫“丑妻近地家中宝”我们深深体会到了。从青年点走到生产队要30--40分钟,早上空着肚子去干活,10点多钟饿的肚子瘪瘪的,走回青年点有时候没有饭了,宝平都哭了😭😭😭</p> <p class="ql-block">酷似当年我们青年点的房子。</p> <p class="ql-block">我们下乡的地方一半水稻,一半菜田。每年吃国家半年的返销粮,就是玉米。伙房做的玉米面饼子真好吃,把我们都吃胖了!</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我们当年的玉米饼子。我们每顿都吃的挺多,女生都能吃5个。</p> <p class="ql-block">当年的压水井,用洗脸盆存水喝,一股不好闻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积酸菜的大缸。</p> <p class="ql-block">我们蒸玉米饼的笼屉。如今看见当年给我们做饭的老同学,还心存感激。</p> <p class="ql-block">47年过去了,青春已不在。皱纹爬上了我们的脸颊,双鬓斑白……但18岁经历的生活告诉了我们,而今我们应该怎样活!昨天已经过去,明天还未到来,珍惜当下,过好今天。过好今后的每一天。看看我们如今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忆往昔峥嵘岁月!走过的路,值得回忆;相遇的人,值得珍惜;有缘的人,用心铭记。愿我们当年的老知青永葆青春,永记那段艰辛,开心,快乐的岁月,携手并肩同行!共度美好幸福的余生!!</p> <p class="ql-block">还有多少个10年……</p> <p class="ql-block">这辈子能为同学,该是多大的缘分!珍惜缘分,厚待彼此!泛黄的旧照片有着历史的厚重,记载着47年前,我们的相识,相知,相守,相伴……如今我们跨入了老年,希望我们依然相互守望,共渡余生!感谢提供照片的所有同学!谢谢大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