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之风与他的江南禅院

明著堂兰溪文史老潘

<h3>  童之风与他的江南禅院<br><br>作者按:童之风是本邑活跃于民国的著名画家,有关他的故事在书画界流传甚多,有些是捕风捉影,人云亦云;有些是张冠李戴,以讹传讹。还原他的一些生活片断对于学习与研究他所取得的成就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br>作者本人10多年前初涉书画时,曾作中介亲将童之风三幅条屏精品以至今都为高企的价格转让于一本地方家。自此对与童有关的坊间传谈记录均关心有甚。《金华市志》《兰溪市志》等各类本地史书有关童之风人物传略等条目的记载都言童托居江南禅院于民国二十九前后,收藏界画界专家就其所处时间与禅院地点也不甚明了,现将我所见所集整理成文,大致有《童之风的青少年时代》《童之风与同善会》《童之风与明善书局》以及本文《童之风与他的江南禅院》,今特借本研究会会刊一角陆续上传,供诸位老师参考指正。</h3> <h3>农历戌辰新春(1928年),童之风提着个大蓝布包袱,兴冲冲地向城里赶。才阔别一年的兰城,对他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还是一群古道热肠的友人,陌生的是住地环境变了。<br>  破却尘缘幻梦沉,<br>  袈裟一袭披前身,<br>  而今细把形容看,<br>  可是前身即此人。<br>这是童之风戌辰新春所作画稿的一首题偈,落款为江南禅院之西厢窗下,是童之风搬住入城之僧房时的首作,反映了他此时脱离乡村凡俗尘缘颇为欢喜的心境。民国16年(1927年),由于当时的国民政府对同善会的取缔,既是会员又驻会里的童之风不得已离开兰城,在老家甘溪一个叫童家源的村子里&quot;卧薪尝胆&quot;。待到年底,经不起朋友们再三返城的催促,他决计重返,因想到居无定所,他便托了当时江南公所的董事陈洪甫向江南会馆的和尚租了一间房。彼时所谓的江南禅院不过是江南会馆旁的一附属建筑,有近十间僧房及灶间,里面除有主事僧外,还常有游方挂单的僧人来往。<br>也许童之风的尘缘即为佛缘,新年(1928年)初即来“上班”的童之风很快就沉醉于此佛地的环境,经稍整饬,小小的僧院居然初显名刹风范,而这也就成了童之风艺术笔墨下的江南禅院。</h3> <h3>自此,童之风便在此处安顿了下来。自民国14年《童之风画谱》由上海图书馆印行后,童在兰以各种与画相关的生计中,不仅声名日盛,而且显然还结识了许多当时在兰城的名士达贵。当然他并没有自大,他以天性里对画的领悟和喜爱与谋生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又开始了全新的凤凰涅槃般的僧侣式居士生活。在与和尚们同为吃住的约七年时间里,同苦共修。这期间,除了去家料理处理一些家务事和外出访友外,大部分时间都与和尚切磋禅理,念诵写生。云游挂单和尚们的见闻养识,苦行僧式的修炼,他们的悲喜嗔怒,均熟然于胸。因其对和尚本相的深度把握,终使其在之后的《之风画谱》上展现的淋漓尽致,以致当时的许多海上名家都竟相为他的出版题字,一时名声大噪,闻名乡闾。</h3> <h3>民国20年(1931年),之风在禅院已近四年,人生刚跨四十不惑,于禅佛之理的领悟渐至化境,这首落址于江南禅院的七言题款或可佐证他此时的状态与心迹:<br>一法通灵万法通<br>萬千億劫且和融<br>如能识得图中意<br>便是當年大法宗<br><br>弃儒悟释是多年<br>秃筆吟歌入画船<br>自渡煙波登彼岸<br>只留枯墨与人传<br>辛未(1931)仲冬定禅居士再题江南禅院<br>居僧四载,他用他的那支“秃笔&quot;在画佛方面的实践取得相当的成就。画界口碑甚佳。壬申年(1932)《之风画稿》由明善书局正式出版,这册由铜版纸印刷的佛像画册印刷极其精良,由上海佛学研究处编辑,之风自称己为“定禅居士”,这本画册收录了他精心绘制的三十二像见如来等佛教创作题材,题款更是精妙如棒喝,有醍醐灌顶之功,一时洛阳纸贵,至民国23年又重版了一次,索画求课者亦日趋多。<br>然之风终非名利场中人,其所得除养家糊口外,佛家的顿悟成就了他的创作,他也用佛家的慈悲常常资助那些无钱买棺入土的穷人,饥年时更是以买米百担的义举赈济着灾民。<br>江南禅院是童之风画佛得佛的地方,更是他悟禅入登彼岸的心灵福地。至于枯墨几纸的人间留名不过是其中的一段尘缘吧!<br>纵其前半生,自甘溪露源的一个小乡村,以天份里对画画的一份爱好开始,一路执着、因缘、与顿悟撑起了他善画的名声,然而他终究是个甘于平淡的&quot;居士僧”,为人常存善心,恻隐随处,布施常举,虽不时有书画润酬,然终无多大家业积攒。正如他自慰言“聊得一虚名耳&quot;。相较于同时代的同乡年龄相仿的出外“讨生活&quot;而发达者,童之风走的是另一条更为荆棘的山路,他以己之喜好与谋生养家很好地结合起来,一路从偏僻乡野走向繁华都市,成为那个时代画界的热门人物,堪为传奇。</h3> <h3>辛丑年冬,我与刘兄毓山,陈夫子星同去原江南会馆旧址探寻曾经一隅的江南禅院,其时寒风凛冽,冬雨绵绵,有萧杀万物之阴沉。原址已成高楼,高楼底层的一院门墙上,赫然还有已故文化名人陈永源的木壳信箱(他家的居室即在此,也许将来这又是一处可供凭吊的纪念地吧? !)昔日之建筑已荡然。扫眼望去,路空人静,禅院已无存,斯人又远去,只有寒冰的檐雨滴落声似木鱼敲击的远声在寂夜里的回响,他们也似乎在传扬着一个笃信禅佛的画者曾经的修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