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上之地

谢丽福

<p class="ql-block">寻根是中国人的一个非常执着的情节。很多人远渡重洋怀里还揣着一本族谱。记得很小的时候大人就讲我们祖上来之江西,先祖在一个叫大垅的村庄落脚生根,开枝散叶,曾祖父120年前去丽水读书,成为丽水中学第一届学生,继而有了我们。元旦,怀着朝圣的心情我们去大垅寻根。</p> <p class="ql-block">如果把群山环绕的碧湖平原比作一口大锅,大垅就在最高的锅沿上,如果把莲都区比作一颗大树,大垅就是根须的最末梢上。</p> <p class="ql-block">莲都谢姓人大都来之太平乡,所以常常有人问我:是不是太平的?其实我们不是,我们来自碧湖那高山上一个很少有人知道的一个村子的一个很小的家族。</p> <p class="ql-block">从环城北路下来到岑口村,沿着小溪逆流一直向山垄里走,到了南坑口村开始上山,山路很新也很弯很陡,山行5、6里到岑峰寺村,再前行的路就很窄了,一辆车通行还得非常小心,上行看到一片高耸入云的古树,猜想大垅到了,因为南方很多有文化古村在村口就有那么一片风水树。到车路的尽头在那片大树下就到了大垅了。</p><p class="ql-block">大垅其实真的很小,就这么大的一个山垄。</p> <p class="ql-block">但是在战乱的年代,这里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世外桃源!村子掩隐在山林之后,不到近前,在山下看不到一点村庄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到了村口就可以看到很多参天的古树。树龄很多300多年了。看下面石碑,大垅原来是岑峰寺村下面的自然村。</p> <p class="ql-block">先祖因为避乱战祸来到大垅</p> <p class="ql-block">这些古树是否还记得代代先祖?</p> <p class="ql-block">柿子红了又红。</p><p class="ql-block">真是: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p> <p class="ql-block">村子很小,小到只有10来幢房子,都在山垄向阳坡上。谢家老宅原来是村里最大最豪气的房子,听老人讲房子里面有很多天井,大门前立着桅杆,说明当时族人里出息了人才。但是由于失火现在已经荡然无存!</p> <p class="ql-block">走在村子里,碰到2位培字辈也就是父辈的老人,虽然之前不认识,但一讲起来了还是非常热情,说起我爷爷和父亲,一位培字辈的叔叔对他们的超凡记忆力非常敬佩。</p><p class="ql-block">正好一家今天要杀猪🐷,一定要留我们吃饭,由于原来和岑口村亲戚说好中午到他家吃饭,所以就“下次再来,下次再来!”族人的亲热还是很让人温馨。</p> <p class="ql-block">大垅谢家族人不是很多,但是出了许多优秀人才,现在族人遍布世界各地,欧洲、美洲和港澳台都有。</p><p class="ql-block">大垅全村都是古老的土木结构的房子,没有一栋新房,碰到几个年轻人都是从外面回来看老人的,说明大垅的年轻人都走出去了。</p> <p class="ql-block">120多年前曾祖父从这里走出去,成为丽水中学第一届学生,那时候能够去城里上新学堂,家里不仅要有钱,还得足够开明。当时,对于这深山里的人家真的不可想象。曾祖丽中毕业后本来要去县里做官,后来在碧湖保定村办了学堂,成为一名校长,立志要用新科学为振兴中华努力。该学堂成为和囿山小学同时创办的丽水最早的洋学堂之一,招收了很多松阳和碧湖的学子。</p><p class="ql-block">2022年丽水中学将举行120周年校庆,至今最多的有5代人都在丽中上过学的就我们一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回望弯弯曲曲的山路,真的很佩服谢家先人虽居深山,心怀远大,耕读传家,报效国家的情怀。</p><p class="ql-block">不忘来时路,方知向何行。大垅谢家后人当不负先人之志,积极向上,努力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