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几何 何以解忧 唯有乐章 我最喜欢的音乐

和谐

<p class="ql-block">音乐赋我六十有余,一曲我的祖国,让我人生充满激情与豪迈。《我的祖国》是一首优秀的抒情歌曲,深切地表达了浓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歌曲以抒情,一种波涌而来的思乡之情,洋溢在甜美的歌声中,使人仿佛看到祖国江河帆影。</p> <p class="ql-block">人生几何 何以解忧 唯有乐章</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我最喜欢的音乐 : 我的祖国 、 红旗颂 、 梁山伯与祝英台 、 孔雀东南飞 、 德沃夏克 新世界第九交响曲 、 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 、 贝多芬 第五命运交响曲。</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每个国家都有这样一些经典文艺作品,镌刻着民族的记忆和情怀,承载着人们共同的情感和希望。这些优秀文艺作品,历经岁月沉淀,在历史长河中闪耀着灿烂的艺术之光,留下永恒印记。</p> <p class="ql-block"><b>在中国人民的内心深处,就有这样一首交响乐作品。它荡气回肠、大气磅礴,不论何时何地,只要听到它那恢宏的旋律总会令闻者动容,肃然起敬。它就是交响序曲《红旗颂》。在重要的历史时刻,或是国家大型庆典活动中,我们常常会听到《红旗颂》温暖、深情、壮美的辉煌之声。它以生动感人的音乐语言讲述着中国故事,彰显着中国气派和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奏响了气势磅礴的中国之音。</b></p><p class="ql-block"><b>有国际拍卖公司看中这部作品,游说吕其明将其拍卖,被吕其明断然拒绝。他说:“《红旗颂》不能卖,你们出再高的价格都不卖。《红旗颂》和其他作品情况不一样,它不是普通的作品,也已经不是属于我个人的了,而是人民和国家的财富……我如果卖的话,卖的就不是《红旗颂》,而是我的良心了。”</b></p> <p class="ql-block">《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第一首叙事长诗,自古以来有“长诗之圣”的美誉。作为汉乐府民歌的扛鼎之作,《孔雀东南飞》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为“乐府双璧”。宋朝的郭茂倩将其录入《乐府诗集》中的《杂曲歌辞》,改题为《焦仲卿妻》。《孔雀东南飞》全诗357句,共1785字,讲述了一个凄美浪漫的民间爱情故事。</p> <p class="ql-block">《孔雀东南飞》最大的成就就是以对话的形式,塑造了几个鲜明、饱满的人物形象,将爱情悲剧推演到极致;在主题思想上,《孔雀东南飞》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将反封建思想与凄美爱情相结合,给人以深刻的情感冲击。</p> <p class="ql-block">东汉末年,建安年间,民间有一女子刘兰芝,才貌双全,17岁嫁与庐江府官吏焦仲卿为妻。兰芝出嫁后,昼夜勤作息,与丈夫恩爱有加,却不为婆婆所容,兰芝自遣回到娘家。娘家人却逼迫兰芝再嫁太守之子,兰芝不从,投水自尽,焦仲卿闻知妻死,随即上吊殉情。</p> <p class="ql-block"> 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e小调,作品95号)写于1893年,当时德沃夏克在美国纽约音乐学院任院长。这部交响曲通过鲜明的音乐形象和真切的情感,充分地表达了作者身处美洲“新世界”的种种感受和对遥远的祖国――捷克故乡的深切思念</p> <p class="ql-block">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的确是交响乐作品中的佳作。音乐最打动人的时刻莫过于与每个人内心的情感产生了高度的共鸣。德九作为德沃夏克写思乡主题的作品之一,它的艺术高度、思乡广度是不可否认的。能给予那些远在他乡工作、求学的人,给人以抚慰,给人以期待,给人以温暖。</p> <p class="ql-block">《第一钢琴协奏曲》在柴科夫斯基早期的大型作品中,是真正开朗的情绪和乐观主义的深刻体现,几百年来,无数听众从这部著名的《第一钢琴协奏曲》中听出了江河澎湃奔腾的声音。它称得上是十九世纪俄罗斯钢琴音乐的一个顶锋,也是上一世纪欧洲音乐艺术中最有天才的创作之一。</p> <p class="ql-block">柴可夫斯基一共写了三首钢琴协奏曲,其中这首钢琴协奏曲是被演奏得最多的一首。作品中略含俄国味的主题,以及充满斯拉夫式粗线条和声色彩的管弦乐法,正是这首乐曲的魅力所在,这首钢琴协奏曲是第一流的钢琴家们竞相演奏的曲目。</p> <p class="ql-block"><b>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又称《命运交响曲》。整部作品表达了人类积极进取不被现实所压迫的奋斗精神,将英雄主义表现得淋漓尽致。贝多芬揭示的“通过斗争, 达到胜利”是指从黑暗到光明, 从苦难和斗争上升为欢乐和胜利。表达了作者“通过斗争, 获得胜利”的光辉思想。</b></p> <p class="ql-block">梁山伯与祝英台 小提琴协奏曲由陈刚、何占豪两人于1959年创作,此曲旋律优美、色彩绚丽,既有很高的艺术性,又有很强的民族性,像一朵艳丽芳香的鲜花盛开在音乐百花丛中,深受海内外听众的欢迎和喜爱。60年来长演不衰,保持着迷人的艺术魅力,迄今为止被看作是欧洲音乐表现形式与中国传统音乐相结合的最成功范例。</p> <p class="ql-block">梁山伯与祝英台曲分为三个主题:爱情主题纯朴美丽,迷人动听;主题又分为抗婚、楼台会、哭灵、控诉、投坟;抗婚主题小提琴奏出戏曲化散板曲调,运用了切分节奏和不断上升的音调表现祝英台的惊惶、悲痛。</p> <p class="ql-block">&lt;梁祝&gt;&gt;创作于1959年。乐曲内容来自于一个古老而优美动人的民间传说:四世纪中叶,在我国南方的农村祝家庄,祝员外之女祝英台,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女扮男装去杭州求学。在那里,她与善良,纯朴而贫寒的青年书生梁山伯同窗三载建立了深挚的友情。当两人分别时,祝用各种美妙的比喻向梁吐露内心蕴藏已久的爱情,诚笃的梁山伯却没有领悟。一年后,梁得知祝是个女子,便立即向祝求婚。可是祝已被许配给一个豪门子弟——马太守之子马文才。由于得到不自由婚姻,梁不久即悲愤死去。祝英台得到这个不幸的消息,来到梁山伯的坟墓前,向苍天发出对封建礼教的血泪控诉。梁的坟墓突然裂开,祝英台毅然投入墓中,遂化成一对彩蝶,在花丛中飞舞,形影不离。</p> <p class="ql-block">&lt;梁祝&gt;&gt;创作于1959年。乐曲内容来自于一个古老而优美动人的民间传说:四世纪中叶,在我国南方的农村祝家庄,祝员外之女祝英台,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女扮男装去杭州求学。在那里,她与善良,纯朴而贫寒的青年书生梁山伯同窗三载建立了深挚的友情。当两人分别时,祝用各种美妙的比喻向梁吐露内心蕴藏已久的爱情,诚笃的梁山伯却没有领悟。一年后,梁得知祝是个女子,便立即向祝求婚。可是祝已被许配给一个豪门子弟——马太守之子马文才。由于得到不自由婚姻,梁不久即悲愤死去。祝英台得到这个不幸的消息,来到梁的坟墓前,向苍天发出对封建礼教的血泪控诉。梁的坟墓突然裂开,祝毅然投入墓中,遂化成一对彩蝶,在花丛中飞舞,形影不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