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湖之恋

雷雨

<p class="ql-block">  序:千湖之恋其实就是故乡之恋。只要政策好,黄土地里也能长出金蛋蛋,只要勤劳做,山沟沟里也能飞出金凤凰。少些牢骚,少些抱怨,其实,机遇就在身边,美好就在眼中……</p> 千湖,或许已经沉寂的太久,当人们疲倦了都市生活的流光溢彩、车水马龙时,突然想起了这片清新优雅、碧波荡漾的纯净水面。她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千山脚下,人们便给她冠以“千湖”这个优雅的称谓。<br>  听父辈们讲,在他们小的时候没有千湖,悠悠的千河之水穿境而过,造就了这里的万亩良田。河畔的村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或耕辍田埂,或牧马南山,或下河捕鱼,在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仍然能够过着衣食无忧、安闲自在的生活。 建设千湖库区,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缘于这里的地势便于蓄水,能够灌溉下游凤翔、陈仓、岐山、眉县、扶风、乾县、永寿两市七个县区的上百万亩农田,同时也能为人口日益剧增的宝鸡市区提供大量饮用水源。<br>  这里将要建成全省最大的水库,朴实、善良的千山儿女心有不舍,这是世世代代养育他们的土地,是他们的家园,是他们的根啊!当得知这股甘甜之水会造福更多人群的时候,村民们没有阻挠,没有埋怨,毅然舍弃了良田家园,甚至把自己的汗水,一把一把地撒在了库区的建设之中。 水库下闸蓄水的时候,就是库区群众背井离乡的日子。水位一点一点地升高,淹没了农田,淹没了家园,也淹没了父辈们心中的希望。乡亲被移民安置至全县的各个乡村,这一汪水,成了他们心中永远的痛。<br>  巍巍的千山,阻止了南去的道路,悠悠的千湖,又拦截了东进的捷径,但这高山深水没有阻挡住千山儿女渴求发展,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望。八十年代初,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千河两岸的乡镇企业,如同雨后春笋般地遍地开花,穷怕了的千山人发誓要将这穷根彻底斩断。<br>  当一个个企业高歌猛进,县域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人们几乎要尝到幸福是什么味道的时候,一纸红头文件,叫停建成或在建的所有企业。毋庸置疑,千湖水属于几百万亩下游农田的灌溉水,是市区上百万人的饮用水,水源保护,理所应当。通情达理的千山人,再次接受了这样残酷的现实。 要致富,先修路,可千山人的路在哪里?一山一水,让这个距离市区只有三十多公里的小城就像与世隔绝了一样。但是,奋进的千山儿女没有绝望,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他们不屈不挠、迎难而上,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饱蘸农墨,书写了新农村建设一个又一个的辉煌。<br>  当工业化大踏步往前迈进时,千湖似乎为家乡保留了一块清新的空间。如今的千山大地,水清,山绿,天蓝,黄土地里种的瓜果蔬菜一车一车地往山外边拉,城里的人吃地直咂嘴:“这才是原汁原味的绿色食品嘛”;就连小媳妇、老婆婆们坐在炕头上一针一线缝制的布艺品、剪纸都出了国,看的洋人咧着大嘴惊不已:“哇,不可思议,太神奇了”。<div>  千山人富裕了,原来的穷窝窝变成了小洋房,烧水做饭用上了自来水、沼气灶,大彩电、洗衣机、电冰箱再也不是什么稀罕的物件,老大爷晚上听着秦腔戏,眯着双眼拨通在北京上大学的孙儿的电话喊道:“崽娃子,光知道念书,也不给爷打个电话”,言语间洋溢着满脸的幸福。</div> 千湖似乎感觉亏欠了父老乡亲们,在沉寂了几十年后的今天,犹如一个羞答答的大姑娘,揭开了她那神秘的面纱,用自己的清澈、纯净、优美回馈着千山儿女。山恋起伏,水映高峡,层林尽染,鸟语花香,外边一片喧闹,这里风景独好。<br>  千山人没有独享这份美好,他们把山门大大敞开,让山外边的城里人蜂拥而至。于是,帐篷客来了,垂钓者来了,摄影者来了,就连久居城里的老大爷、老大妈也在儿孙们的陪伴下来了,从此,千湖不再沉寂了,千湖之恋穿越了山之巅、水之澜,把一眼的美丽无限蔓延,把一曲的奉献传唱到了遥远。 <p class="ql-block">  图片、音乐来自网络 文字/雷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