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已己》引发的思考

晓黛

<p class="ql-block">那么,我们在给学生上这篇课文的时候,除了引导学生分析孔乙己命运不幸的原因,欣赏作者高超的艺术成就之外,是不是该从另外一个角度,从人的终极关怀方面,教给孩子们一些什么呢?初中语文教材中,选取了数篇鲁迅先生的作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风筝》《社戏》《故乡》《雪》《阿长与山海经》《孔乙己》等。这些文章有的属散文范畴,有的属小说范畴,没有杂文。想来是因为初中生年龄小,阅历少,经验不丰,读鲁迅杂文有一定难度,故不选取吧。简单的六册教材中,同一个作家选取这么多文章作为教材,这在中国教育界历代教材选取过程中,实属罕见。这个现象使我想起了在《杂文报》上看到的一篇文章《何必言必称鲁迅》。该文作者认为,后人学习,“何必书书章章节节都拘泥于一个‘鲁’字呢。”按此理论来讲,语文教科书上,大可不必选取这么多带“鲁”字的文章。然而,我觉得,让学生从小就接触一些先生的文章,不但于学习大有裨益,而且对他们的做人方式,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今天,观看了江苏沈坚老师和莱芜陈先锋两位老师的《孔乙己》教学视频后,更坚定了我的这一想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纵观初中教材中选取的先生作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风筝》中“我”的感受与反省,《社戏》中对乡村孩子纯朴心灵的描述,《故乡》中作者对闰土的同情怜悯,《雪》中通过对南国和朔方两个区域雪景中生物(包括人)生命的展示,《阿长与山海经》中对阿长的深切怀念,《孔乙己》中对孔乙己其人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几乎篇篇都是从人性角度出发,揭示社会制度、封建文化的阴暗面对人心灵的戕害。所以,我觉得,在跟孩子们一起学习《孔乙己》一文时,除了学习先生把握人物性格特征的准确、精细;巧妙的构思布局;给读者留下巨大的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想象空间等艺术成就之外,还要从人的终极关怀方面,教给我们的孩子:无论我们现在的学习成绩如何,将来考大学的那张试卷答的怎样,都不能像孔乙己一样万事颓丧。一根木头做不成栋梁,最终做根火柴棒也是对社会有用的,也是在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条条大路通罗马;天生我材必有用,成绩的好坏,并不是决定我们人生答卷是否精彩的唯一尺度!</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孔乙己活着被人当作奚落的对象,死了更是谁也记不着。咸亨酒店里的人群嘲笑孔乙己,但他们事实上也只不过是观赏孔乙己这个悲剧人物的悲剧性观众,同样被封建社会的传统偏见和市侩主义蒙住了眼睛,看不见也想不到自己的可笑,凡是孔乙己感到难堪的,他们都感到满足;就是孔乙己的痛苦、穷困,甚至死亡,都成了他们谈笑取乐的材料。孔乙己的悲哀是他做了封建文化和科举制度下的牺牲品而不自知,面对严酷的现实社会,还视封建规范为圣经,而酒店里那群冷漠、旁观、麻木、世故、巧滑的灰色的一群——观众,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人的劣根性。</p> <p class="ql-block">那么,面对今天的孩子,我们是否还要用这种劣根性将其变成一个个现代版的小孔乙己呢?我们是教师,让孩子有一个好的成绩,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根本愿望,但是,我们绝不能仅仅以“学而优”来衡量孩子,来挤压孩子们的做人方式和人生态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