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父亲的抗美援朝

李志铭

<h3>忆父亲的抗美援朝<br> <br> 算来父亲离开我们已快二十年了,时间并没有磨平我的思念,一些事情倒是越发清晰地在眼前浮现。说几件父亲讲过的抗美援朝的故事。<br> 父亲是1946年5月2日参加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的8月份,编入炮一师二十六团三营七连,任班长,负责一门炮。1948年提升为排长。全国解放以后,父亲的部队到佳木斯一带休整,主要是种地。本以为全国解放,和平了,马放南山,刀枪入库,谁知朝鲜战争爆发,急调他们入朝作战。父亲说当时我们有的大炮,都让鸟絮上窝了。<br>  接到命令,他们立即集结到丹东,在一个叫五道沟的地方整训。1950年10月18日晚上,部队过江。(可能是父亲记忆有误,有资料说是十九日。彭总十九日晚,在安东过江。应该就是丹东。又有资料说是十六日,就有部队开始过江,后又停了。但炮一师肯定是18日或19日过江的。)当时我妈妈正在部队看望父亲。晚上父亲过江并没有告诉妈妈,第二天早上妈妈自己回老家。由此看出我们的队伍真是有铁的纪律,说保密就严格遵守。</h3> <h3>丹东志愿军过江的桥</h3> <h3> 刚入朝时,白天隐蔽在坑道里,挖个雪洞藏在里面,躲避老美的飞机。老美的飞机狂的很,飞的比电线杆子高一点点。父亲说飞行员的蓝眼睛看得清清楚楚,哪里有一点动静就开炸,不炸平不走。夜晚开始行军。夜晚行军困难重重,朝鲜山地多,道路狭窄,部队拥挤,骡马拉炮经常掉下山,有的炮因此而报废。那时老美还不知中国出兵,朝鲜人民军是没有一点招架之力,只看见他们溃不成军地后撤。<br> 受了几天老美飞机的气后,10月25日开始打云山。与美军骑兵一师八团,南朝鲜军第一师十二团交战。这是志愿军入朝后的第一个战役,有记载称,彭老总在云山投入了志愿军炮兵近一半儿的实力。这其中就有我父亲所在的炮一师第二十六团。云山战役是志愿军首次以劣势装备严重打击美军的成功战例。步兵打的英勇,炮兵打得精彩。让横行朝鲜的美军,第一次尝到受别人炮火压制的滋味。有美军记者称这是“中国式的葬礼”。杜鲁门女儿回忆录里说“在朝鲜开始发生惊人事件,第八骑兵团几乎溃不成军”。(父亲在云山战役中立了一个小功,详细情况我不知晓。)<br> 这之后,美军感到事情不对劲,再不敢那么狂了。他们开始害怕一群穿着“带大褶鞋”的兵了。那时志愿军穿的是一种东北称为&quot;靰鞡&quot;的鞋。薄皮子,鞋面上有很多褶,里面是软软的“靰鞡草”,我见过我大伯穿。 <br>  </h3> <h3>狂傲的美军轰炸机</h3> <h3>轰炸后的地面</h3> <h3>朝鲜战场上的志愿军炮兵</h3> <h3> 年轻人在一起,即使是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中,也会生出许多趣事。父亲部队中有个朝鲜族战士,平时他们老是叫人家“大裤裆”,“高丽棒子”,这回入朝人家是翻译了。有一 次他们来到一个村子准备做饭,村里无人,又有纪律不能进屋,没锅做饭。这时,看到人家院子里,有挂在木板杖子上的铜盆很干净,又很亮,就拿了几个盆当锅做饭。吃完饭小翻译问大家:“香吗?”大家说:“香”。小翻译说:“知道那盆是干什么用的吗?”大家回答:“不知道”。小翻译狡诈的笑答:“那是朝鲜人家的尿盆。”不知是笑喷,还是恶心的喷饭过后,再也不敢拿小翻译寻开心了。<br> 汉江保卫战开战的第一天,父亲立了一功。当时他们的炮全部隐蔽在山里,这时美军的两辆坦克,一辆装甲运兵车,从相反方向开过来了,只有父亲他们的炮隐蔽的位置可以打到,父亲指挥一门炮打掉了敌人的第一辆坦克,美军坦克掉头快速还击。一发炮弹打到了他们炮附近,一个炮手当场被削掉一肢胳膊,还有两个炮手重伤,父亲耳朵被震聋,头部被弹片击伤,这块小弹片,伴随了他一生。这时另两门炮才调出来,打掉了其他一辆坦克和装甲运兵车。父亲个人立一功,全炮立一功。<br>  汉江保卫战,一打就是五十个昼夜。这之后,他们回国换装,改换现代炮,淘汰骡马炮。父亲在教学改换现代炮中立了个三等功。1951年10月1日,父亲参加了国庆阅兵式。父亲是个大胡子每天都要刮胡子。只听他说他们每天训练,整理仪表准备接受毛主席的检阅。</h3> <h3>父亲的抗美援朝纪念章</h3> <h3>我的父亲李广馥</h3> <h3> 换装后1952年炮一师再次入朝。由于我父亲在汉江保卫战中负伤,1952年6月转业,没有再次入朝。父亲有三件缴获老美的战利品。一条鸭绒睡袋;一条美军降落伞绳子;还有一只土豪金颜色的自动铅笔。现在剩一条从睡袋上拆下的大拉锁。我记得那个睡袋,柔软舒适,轻便。人钻进去拉上拉锁,只剩个头在外面,很适合朝鲜的寒冷气候。那支自动铅是0,5的铅芯,细细的,有红、蓝、绿、黑四种颜色,可惜不知什么时候丢了。想来可笑,不可一世的美军的精良装备,作为战利品,保留在一个中国普通老百姓家里,真是莫大的讽刺。每当我想到那个暖暖的鸭绒睡袋,就想到志愿军的冰雕连,这是什么样的精神!以如此悬殊的装备冲锋陷阵,这样的一支部队,令敌人胆寒!<br> 我父亲给我们讲的最多的就是他们回国前夕的一件事。要回国了,大家都很兴奋,一群年轻人聚在一起,谈论各自这次回国的愿望。其中一个班长说,他只要吃一顿干豆腐卷大葱就满足了。就在他们回国的路上遇到空袭,我父亲和那位班长并排趴在地上。一颗炮弹在不远处爆炸。空袭过后,父亲拉身边的战友,却没有反应。仔细一看,人已经牺牲了,那个小小的愿望成为永久的遗憾。就在回家的路上,马上要踏入国门了,一个年轻的生命却永远留在了异国他乡。父亲经历过无数次战斗,见惯了战场上的断臂残肢,尸横遍地。但我看得出,这件事对他触动很深,经常讲给我们听,以至于每当我看见干豆腐卷大葱时,就有些心酸。<br> 这,就是战争。硝烟散尽数十载了,往事湮没在滚滚红尘之中,而那些曾经的过往却与天地永存。<br> 祝愿我的祖国,祝愿中华大地永无战争。<br> 写在建国67周年前。<br><br>  2016年9月24日 <br> 李志铭</h3> <h3>朝鲜战场上的志愿军炮兵</h3> <h3>朝鲜战场上的志愿军炮兵</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