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一些小学生为了当班干部,请客送礼已经司空见惯。而家长为了让老师重视孩子,逢年过节给老师送红包、购物卡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这种在社会中带有明显功利色彩的社交方式正在悄然进入我们的校园,进入孩子们原本纯净的世界,面对这种局面,我们该如何应对?</h3> <h3> 由于孩子善恶美丑的辨别能力比较低,他们的模仿能力特别强,面对成人社会的种种不良现象,面对影视题材的刺激,他们感到好奇。偷拿父母的钱贿赂同学拉票,无疑与塑造、培养人的教育宗旨背道而驰。小学生"贿选"不仅与现在孩子发育早熟、影视题材和社会现象不断熏陶刺激有关,还折射了家庭教育不当、学校教育缺位。这些案例实际上给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敲响了警钟。</h3> <h3> 家庭教育方面家长要以身作则,加强对孩子的教育,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对于被“贿选”的孩子,应该教育他们如何正确使用自己的民主权利,教育他们凡事都要有自己的独立观点,不要受别人左右。家庭和学校都需要接受孩子的差异性,鼓励学生除了学科类的成绩也能在别处(德智体美劳)找到自己的闪光点,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h3> <h3> 建立全新的评价系统迫在眉睫。评价不仅仅是甑别和选拔学生,而是要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挥,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评价要围绕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这是发展性原则的核心。要改变以往为评价而评价,站在学生对立面的评价,仅仅为升学的评价。评价要注重帮助学生树立成功的信心,发现发展中的问题,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工具和手段。</h3> <h3> 我们班的家长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自从开展“三宽家长”课程以来,我们从中也学习了到很多教育孩子的知识,深深感到教育孩子任重而道远。各位家长在班主任的组织下,认真地观看了课程,课后也非常积极地发表大家的学习感悟和心得。</h3> <p class="ql-block"> 这一节案例教育课程,我们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两个角度,对发生在沈阳某小学的小学生花买“三好”选票的案例进行了抽丝剥茧的分析,提出了家庭教育的“泡菜坛现象”,透过小学生“贿选”案,让我们努力发现“坏孩子”背后的“向上”、“向善”的动机,重新反思学校教育中的“标签效应”和我们习以为常的“三好”评价模式的弊端。呼吁尊重生命的个性差异,发现、珍视每个孩子的“一好”、“半好、"一丝好”。让教育回归本质,让每个生命都有机会绚烂开放。</p><p class="ql-block"> 对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来说,只有做好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才会有好的结果。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能够正确地看待学习,看待学校的学习,这样当其到了学校,接受学校教育的时候,才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地学习各项文化知识,并且努力地掌握知识,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一旦家庭教育失败,学生就会对学校教育产生厌恶感,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学校教育办得再好,也很难推进学生的成长。总的来说,两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b></p> <p class="ql-block">撰稿人:二(4)班家长辛美灵</p><p class="ql-block">图片提供:二(4)班家长</p><p class="ql-block">审核:邹记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