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小月四读红楼

平中小月

<p class="ql-block">  回想起我第一次读《红楼梦》,已是十一年前的事儿了。</p><p class="ql-block"> 便是中考结束那个暑假,我记得是从兄弟张涛家借得竖版繁体字的古本《红楼梦》。老版书籍也是因为他爸爸是道士先生(经常接触古书)才会有收藏的吧,当时的我如获至宝,怀揣着满满的好奇和对知识的渴望,回到家后接连好多天都全心扎进书里。那时候的我对红楼梦的了解仅停留在小时候看过的“小人儿书”上的连环画,和越剧《红楼梦》的悲凄唱腔。也许是当时十五六岁的年纪刚好与宝黛钗同龄,内心的情感紧跟着小说里人物的命运,或喜或悲,或爱或恨。虽然晦涩的繁体字读来不易,经常要借助字典,但依然爱不释手。</p><p class="ql-block"> 尽管读完之后连荣宁二府的人物关系都没搞清,更谈不上理解小说的历史背景和社会价值!但还是为宝黛两小无猜的纯情而感动,也为他们的遗憾结局而悲伤!甚至为此讨厌薛宝钗和王夫人!认为袭人是个心机女,觉得晴雯很直爽,读完红楼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心总有挥之不去的对黛玉的悲悯与怜惜,为她的才情,更为她的命运!</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第二次读《红楼梦》是我念高二的时候(2011年),当时刚分完班,我本着对历史的无限热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文科,当时主要还是因为我深深地爱上了我的历史老师张远军老师,爱上了他的授课风格,爱上了他头脑里的知识,更是爱上他那高尚的人品!</p><p class="ql-block"> 在接连一学期的空闲时间便成为了我再读《红楼梦》的绝佳机会。而且这一次读的是我自己在县城老邮电局旁的新华书店买的书,可以不着急仔细读,还同时特意抄写了《红楼梦》里的全部诗词,一本厚厚的笔记承载了我对这些“红楼诗词”的珍视。也许是在之前(高一)在我大爹家观看了87版电视剧《红楼梦》的缘故,再读红楼便有了人物根基。加之年龄和阅历的增加,已不再像以往那样单纯的读感性的故事,而是更深层次的挖掘书中的文化(主要是以方高考之便),尤其是对里面的诗词,我不仅抄写下来,特别中意的更是直接挤出早读课的时间给背了下来。特别是被87版电视剧里用作主题曲和插曲的几首经典:《枉凝眉》、《晴雯曲》、《葬花吟》、《红豆曲》、《秋窗风雨夕》等,当时剧中的配乐唯美,不仅便于理解和记忆,更是加深了我对这些诗词的偏爱。对书中人物,也不像以往那样因为站在宝黛的立场而盲目排他!相反地,在依然喜欢黛玉才情的同时,也重新认识了她的尖酸刻薄;在讨厌礼教塑造的宝钗的“完美”的同时,也看到了她的格局,认识到她是个聪慧的女子,便如有探春一样的透彻大悟。曾思量过,如果宝黛如愿,会不会有现实里真正的幸福?</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第三次读《红楼梦》已是五年前,22岁的年纪不再像年少时那样情感投入,不再偏执地喜欢谁讨厌谁,而是以一种淡然的态度和旁观者的角度来欣赏这一部绝世佳作,看的是人情世故、家国阶层,品的是人生感悟、兴衰哀怨、知识百科。为此我还在2015年先后游历了苏州园林和北京恭王府,希望从中寻找大观园的影子,想亲身感受“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的心酸之味,想亲身体验书中一个个鲜活人物的悲喜冷暖的命运。如果说前两次读红楼注重的是情节,那么这一次更多的是品味。</p><p class="ql-block"> 这一次,我同样摘抄了全书的诗词,除了欣赏,还有对作者曹雪芹字字珠玑的顶礼膜拜!</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第四次读《红楼梦》是今年(2021年)9月份开始的,由于工作上的事情杂乱无章、繁而无实,特别是那些华而不实的资料,更是浪费了我大把无比珍贵的时间,以至于读我心爱的《红楼梦》都断断续续,在校期间只得以利用休息时间观看87版红楼梦电视剧以解心中之痒。</p><p class="ql-block"> 每周五返家后,除了去驾校练车外,皆是如久旱逢甘露般,饿狼扑食般,在书房疯狂阅读,阅晴雯撕扇,观麝月骂人,察香菱学诗,悲尤三姐殉情,叹金钏刚烈,明探春、宝钗之格局,哀惜春之懦弱,恼黛玉之刻薄,惧凤姐之毒辣,贊刘姥姥之大智慧!皆尤作相见恨晚之态!今以厚颜叙之,实甚狼狈,弃脸至极!</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此外,更有四读《红楼梦》之后的感悟!</p><p class="ql-block"> 不得不说,时光真的如王者荣耀里安琪拉所言,是一个古灵精怪的魔法师,既点化着每个人的成长,又不觉间把每个人的生命从头到尾偷走。那根看不见的魔法棒,仿佛主宰着这世间所有的转瞬即逝和地久天长。而现实生活则更像一部舞台剧,让每个人都有机会登台,而后又或早或迟谢幕。人生不过匆匆几十载而已,何必事事当真、时时较真、处处认真,活得通透了、看得淡然了,爱恨情仇也罢,功名利禄也好,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不争不抢、知足常乐、随心而动也好,便正应了《红楼梦》中那跛脚道人所唱的《好了歌》。 </p><p class="ql-block"> 对于我这一生中所将遇到的人与事,皆且行且珍惜罢,一份淡然走天下,如史湘云那般“是真名士自风流”便安然美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