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中国传统“文人画”的九个境界。</p><p class="ql-block">陈师曾 《岁寒风雪》</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一、虚幻之境 </span></p><p class="ql-block">如果是纯粹对客观世界进行描绘,那么,这种“描绘”的功能,书画远远不及摄影、摄像便捷而逼真,书画的优越性在于能够表达人对客观世界的幽微感受。</p><p class="ql-block">米友仁 《云山图》</p><p class="ql-block">客观世界是什么?我们所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真是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吗?哲学家和艺术家对此是抱怀疑态度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宇宙是一个气场,生生不息,变化无穷,一切都处于变化之中。</p><p class="ql-block">王蒙《松窗高士图轴》</p><p class="ql-block">我们所能感知到的,是虚幻的事实,是人类根据已经得知的知识做出的一种判断。只有充分地意识到世界的“虚幻性”,才有可能了解世界的实体性。中国的书画家,特别是文人画家受“虚幻观”的影响非常大,在书画作品中或多或少有所体现。</p><p class="ql-block">王冕 《墨梅图》</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二,画外之境 </span></p><p class="ql-block"> 与“虚幻之境”相关联的是“画外之境”。“文人画”追求的不是绘画技巧本身,而是“画外之意”。这“画外之意”,便是“文人画”含金量高于“画工画”的根本原因所在。</p><p class="ql-block"> 赵孟頫 《秀石疏林图》</p><p class="ql-block">画内之境可描,而画外之境难求,因为“画外之境”需要丰厚的学养、生活积淀才能达到。</p><p class="ql-block">金农《墨梅图》</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三、拙丑之境 </span></p><p class="ql-block">美与丑,巧与拙,是谁界定的?是认为界定的,是认为认定的。中国文人意识到了这一点,因而,对美的质疑、对巧的质疑,对拙的追求、对丑的追求,一直是中国传统美学中十分重要的一环。</p><p class="ql-block">陈淳 《竹石图》</p><p class="ql-block">老子提出“大巧若拙”,是追求拙境的理论核心。书画创作固然需要技巧,但过分强调技巧,或者说技巧的痕迹过露,反而小家之气,给人以拙劣之感。如果率性而为,不讲技巧,或者将技巧的痕迹减到最小程度,看似稚拙,却反而有一种天真质朴之美。</p><p class="ql-block">任颐 《秋声赋图轴》</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四、 寂寞之境 </span></p><p class="ql-block"> 中国文人所走的道路,注定是寂寞之途。不管在朝在野,文人在心灵上往往是孤独寂寞的。艺术上的寂寞,指的是空灵悠远、静穆幽深的境界。</p><p class="ql-block">倪瓒《桐露清琴》</p><p class="ql-block">恽南田说:“寂寞无可奈何之境,最宜入想。”他推崇倪云林的画,认为倪云林的画“真寂寞之境,再着一点便俗。”倪云林营造的,是一个寂寞的艺术世界。</p><p class="ql-block">有人评论说倪云林的寂寞之境已经到了“水下流,花不开”的境界,展现在他笔下的是一个近乎不动声色的寂寞世界。寂寞到极致,让人感觉带宇宙的本原,他所要表达的,是超越尘世、超越世俗的理想境界。</p><p class="ql-block">弘仁 《雨余柳色图轴》</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五、萧散之境 </span></p><p class="ql-block">萧散是中国古典美学中一个重要概念。萧散,形容举止、神情、风格等自然不拘束,得大自在,闲散舒适。也形容萧条、凄凉。</p><p class="ql-block">八大山人 《花鸟图》</p><p class="ql-block">作为美学概念的“萧散”,指的是精神上无拘无束,氛围上萧瑟清逸、散淡疏朗,超越一切秩序。</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六、荒寒之境 </span></p><p class="ql-block">与萧散之境相似的还有荒寒之境,荒,于萧散相似,寒则体现了一种冷逸、清寒之美。中国画多寒林图、寒松图、寒江图、多雪景、硬石、枯树、寒鸦、野鹤,主要是为了表现萧疏宁静、空灵幽远的意蕴。</p><p class="ql-block"> 荆浩 《雪景寒林》</p><p class="ql-block">唐代王维、张璪善画寒林图,开创了用水墨表现寂寞荒寒境界的先河,荆浩、关仝、董源、巨然、善画野林古寺、幽人逸士,进一步开拓了荒寒的画境。李成把荒寒和平远融为一体,极大丰富了荒寒的美感。</p><p class="ql-block">文征明 《寒林图》</p><p class="ql-block">不独山水,在梅兰菊竹等文人画常用的题材中荒寒之境也成为一种广泛的追求。这与文人的独立孤傲、旷远放逸的襟怀是相通的,与空、虚、寂、静的禅的境界是相通的。</p><p class="ql-block">陈洪绶 《人物》</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七、淡雅之境 </span></p><p class="ql-block">云清风淡,是文人心仪的境界。魏晋士人深得淡雅之趣,送人更是将淡雅发展为审美的主流。这与宋徽宗推崇淡雅之美大有关系,也与文人画的发展密切相关,文人画的主要美学追求,是“淡而无味,含义隽永”。</p><p class="ql-block">虚谷 《花鸟画》</p><p class="ql-block">画工画与文人画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文人画不求形似,而求“象外之意(神似)”。</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八、简约之境 </span></p><p class="ql-block">笔简意浓,笔简韵长,是文人作画的重要方法。特别是宋朝的文人画家们,对简约的追求更是具有强烈的主动性。“多求简易而取清逸”,正是文人画的核心。</p><p class="ql-block">徐渭 《竹石图》</p><p class="ql-block">笔简,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简单地说,要先做加法,再做减法;先做乘法,再做除法,能够认识、掌握繁复的东西,只不过把能省略的尽量省略,留下的寥寥数笔,足以抵得过满纸笔墨,甚至比满纸笔墨的容量更大,因为有许多含义尽在不言中、尽在画面外。</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梁楷 《泼墨仙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九、心灵之境 </span></p><p class="ql-block">中国画从追求形似到追求神似,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两宋开始,画家又开始由神似,向追求“灵性”转变。</p><p class="ql-block">张大千 《石溪泛棹》</p><p class="ql-block">所谓“性”,就是“肇自然之性”,画出本然之“性”。画家和世界的关系,不是站在世界的对岸来看待世界、欣赏世界、描绘世界,而是回到世界之中,把自己看成世界的一份子,世界的一切都与自己的生命密切相关。</p><p class="ql-block">石涛 《山水图》</p><p class="ql-block">由此产生心灵上的感悟,产生对世界的独特体验,便是心灵的境界、生命的境界。</p><p class="ql-block">吴昌硕 《秋菊有佳色》</p><p class="ql-block">画家所写,不是眼睛看到的景物,而是在瞬间生命体验中有所“发现”。</p><p class="ql-block">赵之谦 《花卉》</p><p class="ql-block">心灵之境,是绘画艺术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物我合一”的境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