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1年最后一天,当我和同事送走闯了祸的学生和她的家长的时候,夜幕已经笼罩了校园。互道珍重后,我们不禁感慨:从年头到年尾,起早贪黑,究竟图个啥呀?</p><p class="ql-block"> 这一年我曾不止一次地在各种场合夸耀我们的摇号的学生确实跟以往择优录取的不一样,他们更单纯、更真诚、更亲近老师。虽然他们的成绩良莠不齐,他们的习惯养成确实不够好,他们有许许多多让你啼笑皆非的错误想法和做法,可是我更愿意相信,摇号招生更能体现教育公平,才更接近教育本来的样子。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是无名无利且无尊荣之事,教育者的机会有四种(一)有可教之人;(二)可教者而未能完全教;(三)可教者而未能平均教;(四)已受教而未能教好。当学校把第一届摇号的学生交到我手里时,我感到的是一种沉甸甸的使命感,也许这就是先生所说的教育者的机会和责任吧。</p><p class="ql-block"> 这一年,我们的学生表现还是令人满意的。我们每天清晨6点多就起床,在朝霞下跑操,迎接初升的太阳;在黄昏的操场上竞技,挥洒少年的汗水。课堂上,常有奇思妙想的发言让我们惊喜,晚自习也总是秩序井然,鸦雀无声。这一年,学生们的脸上洋溢着自信而青春的笑容,他们变得更成熟,更有想法;偶尔他们会到办公室陪老师“喝茶”,他们的“枝丫”会被老师“无情”地修剪,他们也会流下或难过或伤心或后悔或委屈的泪水,却都在努力地朝我们所希望的样子成长。我喜欢看他们在课堂上的专注的神情,他们挺拔的坐姿、端正的肩膀、聚精会神的眼睛总能让我由衷地欣慰;我喜欢看他们在球场上撒欢,他们奔跑时矫健的身姿、充满力量脚步、飞扬在脸上的汗水总能让我看到他们身上迸发的无限活力;我喜欢他们在校庆的舞台上表演的样子,他们还没褪去童真的嗓音和脸上绽放的如花的笑靥,让我感慨青春真好;我喜欢各班的元旦联欢会和美食节的气氛,没有严肃的师生关系,没有了课堂上的拘谨,有的只是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肆意的交流和分享;我喜欢收他们送给老师的各式礼物,有制作精巧创意十足的卡片,有就地取材巧手编制的手工花,有他们精心挑选的他们觉得实用的如本子和笔之类的小礼物,有时是一个棒棒糖,有时是用一张小纸片写的几句祝福的话。他们用这些来表达对老师的喜欢和感谢,看到老师满心欢喜地收下时,他们脸上的骄傲和满足的神态最让人开心;还有我还喜欢看他们在犯错误的时候被老师批评教育甚至被罚的样子:教鞭高高地举起轻轻地落下的结果是师生都笑了,老师脸上没有了怒气,学生也体会到了老师用心良苦的爱;男生们最喜欢选择的惩罚方式是做俯卧撑和深蹲,老师们戏称的体能训练让他们在心服口服地接受惩罚后还能有满满的成就感,甚至还立志要考二中体育班;每次犯了错误写过程、每次批评后写反思,不明白自己错在哪里就学习抄写最新版的中学生守则40条,这种惩罚过程最煎熬但最管用,写不出作文的小子,如今写起反思来洋洋洒洒1000字已不在话下……我还喜欢他们有事没事就来办公室“打溜”,他们就一道题争执不下时,就成群结队来办公室找老师帮忙“裁决”;他们看到各种不良行为时就会接二连三来办公室“举报”;他们会来办公室找老师背书,就为了老师能亲自在他的书上签上一个红红的“背”,为了老师在课堂上表扬他有进步时同学们投来的羡慕的眼神;他们下课后放学喜欢呆在办公室,看老师忙碌,看同学受批评,看有没有机会可以帮忙,或者找自己喜欢的老师聊聊天。总之,这一年虽然忙忙碌碌,有时也被他们搅得焦头烂额,有时会被他们气到怒火中烧,但更多的时候还是满眼的喜爱,满心的欢喜,满满的幸福。</p><p class="ql-block"> 这一年我也曾在各种不同的场合夸奖我们的教师团队。我们有一个团结上进有爱心的团队,无论是班主任还是科任老师都能认真负责,爱生如子。语文吴老师循循善诱,善解人意,总能让学生如沐春风;英语刘老师开朗活泼能和学生打成一片,又能让他们爱之敬之;江老师挺着个大肚子还不忘叶老师休假时的嘱咐,硬是把三班的英语从倒数第一抓到了第一;林老师面对不爱学英语的孩子忧心忡忡;还有经常从家里带各种好吃好玩的东西变着法子给学生做各种生物实验的徐老师;有天天手持教鞭追着学生讨作业的可爱的历史孟老师;有不辞劳苦、认真负责,课堂精彩纷呈的物理曾老师;有多才多艺,绘画手工书法皆通的美术袁老师;把音乐当“主课”上的李老师指导了三个班的合唱,在校庆舞台上表现出色;体育老师张老师因为高超的球艺成了孩子们的偶像,还有两位物理代课老师答疑解惑,认真细致;还有被捣蛋的学生气哭还坚持严格的电脑张老师……当然,最值得大书特书的是我们有一个无所不能、无坚不摧、无私奉献的班主任团队——“铁娘子军团”。</p><p class="ql-block">一班陈老师,资深班主任,数学老师,做事以雷厉风行著称。家里有得病的母亲需要照顾,常是骑着小电驴家里、菜市、学校几头跑,却还能坚持找学生聊天谈心;二班谷老师,常把二胎宝宝交给先生带,却把班里的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带,他家先生还戏称要给她搬张床到办公室,她却仍然早出晚归;三班丘老师,政治高级教师,共产党员。她是一位有教育理想和教育情怀的优秀的教师。从来不会因为已经是高级教师而推却班主任,也从不会因为怕麻烦而对工作放松半分。她还高风亮节,收下从梅花转学过来的问题生。她说她想尽自己所能去教育每一个学生,让将来的社会少一个坏人,多一个好人。四班的杨老师,是我见过的最好学最会动脑筋成长最快的年轻老师(没有之一且不接受反驳)。她不放过任何一个让自己成长的机会,她会仔细观察老教师的工作方式,聆听他们教育学生的全过程,甚至还会做笔记,问问题。几年下来她已越来越成熟。</p><p class="ql-block"> 有这么一群优秀的同事跟我一起同行,我是多么幸福。我以前习惯于单枪匹马去奋斗,有时不免会彷徨。有了这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同行,我不再觉得自己的教育理想是那么“乌托邦”了。因为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就可以走得很远。</p><p class="ql-block"> 理想很丰满,现实其实真的很骨感。这一年,我有多踌躇满志就有多心酸和无奈,有多少自豪感和成就感就有多少苦不堪言。</p><p class="ql-block"> 摇号的学生跟我们之前的优质生不可同语,也跟我们C类学校的高中生没有可比性。毕竟高中生还是经过中考选拔过的,是会淘汰一部分成绩差、表现差、习惯差的学生的。而正是这部分将来上不了高中学生弄得我们焦头烂额。他们因为家庭教育、个人成长经历、生活的环境等各种原因导致了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能力都比不上其他同学,他们从很小的时候起就开始不爱学习,专爱搞各种事情。他们玩游戏通宵达旦,白天到学校睡觉;他们谈恋爱,和外校乃至社会人员交往;他们好喝懒做,心胸狭隘,为一点小事闹矛盾,甚至打群架;他们捣乱课堂,不服管教;他们有家长护着,不肯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他们个性叛逆,动不动闹离家出走……</p><p class="ql-block"> 各种各样的问题层出不穷。办公室永远是人满为患——各位班主任在苦口婆心地教育犯错误的学生;走廊上从来都不寂寞——各科任老师在抓他们写作业;下午经常不会正点下班——上班时间处理不完的事就只能用下班时间来补;办公室的电话利用率非常高——学生自己打电话给家长汇报错误,经常要排队。就这样,我们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还觉得时间不够用,每天回到家已经筋疲力尽还不一定能得到家人的理解。</p><p class="ql-block"> 这一年,为了探寻学生各种问题的根源,找到更好的解决途径,我们铁娘子军团还坚持不懈地进行家访。一学期来,我们利用晚上和周末的时间,共进行了20次家访,走访了坪石镇和周边乡镇各村共70开户家庭。有的是为了调查情况,有的是为了个别辅导,有的是为了指导家庭教育,经过这一轮大家访,我们觉得效果还是挺好的,多数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有明显进步。而且因为有了看得见的效果,铁娘子们家访的兴致更高了,我们也都在学生的成长感受到了身为教师的意义和价值所在。</p><p class="ql-block">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充实地过去,时间仿佛过得特别快。马上就跨年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想跟我的同事们说一声:感谢你们,在你们身上我看到了许许多多闪光的东西,是这些光指引着我,提醒我要不愧一个老教师、一个共产党员的称号,我只有变得越来越好才配跟你们这么优秀的同志共事。我还想说,这一年,大家辛苦了!因为能力有限,跟我共事只有辛苦,没有好处。你们舍小家为学生,牺牲这么多休息时间为了学生的成长究竟是为了啥?</span>这么辛苦究竟值不值?</p><p class="ql-block"> 我想到了一个《砌墙》的故事:3个工人砌一堵墙。有人过来问:“你们在干什么啊?” A没好气地说:“没看见吗,砌墙。”B抬头笑了笑说:“我们在盖一幢高楼。 C边干边哼着歌曲,他的笑容灿烂开心:“我们在建设一个新城市。”</p><p class="ql-block"> 他们干的都是最繁重的活——搬砖,可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答案和心情呢?</p><p class="ql-block"> 我想是他们心中装的目标不一样,所以格局就不一样。把搬砖当成养家糊口的工作,所以看到的是繁重和累,有的是委屈和不甘;把搬砖当成是实现自己人生理想的人,他们看到的是自己的能力和对工作的成果的期待,他是充满希望的;而把搬砖和城市的将来联系起来,他心里装的是城市,装的是美好,这是一种情怀。</p><p class="ql-block"> 为了理想的教育,为了教育的理想,为了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更多的机会成长,你说是值还是不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