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过花甲,总忆往事,四十七年前,我参军来到东北,并有幸成为16军的一名汽车兵。
在那亇“备战备荒为人民 "的年代,四年军旅生活,其中三年半,奔驰在黑土地上执行战备施工的运输任务。到过东三省与内蒙不少地方,虽然那时非常艰苦,却锻炼了坚强性格,终身受益,也把东北视为第二故乡。四十多年来,我十几次去东北,留下了深刻记忆。最近于2016年1月又去了一次。 初遇东北大地 1969年3月,正值"珍宝岛事件”爆发,我参军来到吉林辽源渭津镇的炮团运输队。新兵集训后,领到领章帽徽拍了张照片。 那时部队装备很差,前一年多,我开的车仍是朝鲜战场留下的苏式"嗄斯一51"。那时没有防冻液,冬季出车必须提前用炭火🔥烤车,然后用摇手柄发动车辆,前后一个多小时。 又遇深山老林 2016年1月,我又一次到东北,来到黑龙江最高峰大禿岭。此情此景,使我想起了1969年冬季,我在吉林蛟河县南部离“半拉窝子"村不远的深山老林中驻扎了半年,执行运输任务。入伍第一亇春节在此度过,初一吃完饺子,在班长的带领下,带着冲锋枪进山打狍子。 我们汽车兵喜欢学雷锋的样子在车上拍照 重走冰雪道路 那时东北的冬季比现在寒冷,汽车半年时间是在冰雪道路上行驶。即使是大城市,街道上都是结冰的,人们都会在冰上边走边滑行。 那年代没有高速,道路条件比这样的路况差。 1971年春夏,部队进行长春至桦甸的电缆施工,我们驻扎在吉林市永吉县双河镇中学。 错过吉林雾淞 雾淞要在零下25度以下才能形成,我当兵时气温通常在零下30多度,出车去吉林市松花江边常看到雾淞。这次去吉林雾淞岛,因气温在零下25度以上,沒形成雾淞。 冬夏两样天池 夏季的长白山天池 1991.8 冬季的长白山天池 2016.1 长白山聚龙潭 长白山万达滑雪场 镜泊不同感受 夏季镜泊湖 1991.8 冬季镜泊湖 2016.1 镜泊湖吊水楼瀑布 再睡特色火炕 牡丹江双峰林场 当兵时,因执行运输任务,特别是部队拉练,经常住在老乡家。睡的是南北火炕,这次住雪乡时,睡的是电热火炕,虽不相同,仍记忆犹在。 双峰林场被驴友们称为"雪乡" 哈尔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