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我的川藏自驾行(十一)拉萨

看得见风景的窗户

离开鲁朗,一路烟雨茫茫。 7月18日,今天是离开北京的第十二天,我们将要到达此行最重要的目的地——拉萨。<div><br></div><div>1990年夏天,我与《人民日报》社、《经济日报》社的几位记者一同在成都采访,一无所获之后,大家一致决定,改道拉萨。</div><div><br></div><div>我们到成都军区招待所买成都飞拉萨的机票,90元一张,机型波音707。</div><div><br></div><div>那是我第一次到拉萨。头一天晚上,因为激动、紧张,我几乎一夜没有睡着觉。到了贡嘎机场,发现自己居然没有一点高原反应,我当时激动地跳了起来!</div><div><br></div><div>那天晚上进酒店之后,我才意识到,拉萨正在以它独有的方式给我一个下马威:那时候拉萨的酒店普遍没有电梯,我拎着行李上三楼,终于气喘吁吁......</div><div><br></div><div>拉萨,海拔3650米。</div> 车过林芝八一镇,尼洋河始终伴随我们左右。<div><br></div><div>从林芝开始,道路变得无比通畅,林拉高等级公路已经在2019年4月全线通车,从林芝到拉萨的400公里路程,用不了4小时就能到达。<br></div><div><br>林拉公路荣获“全球道路成就奖”,这是世界上最美的高速公路,雪山、草原、湖泊、冰川、牛羊、彩虹、毡房、寺庙、蓝天、白云......所有这一切元素组成在一起,你尽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当你穷尽了你的想象力之后,你依然会发现,你所看到的真实的西藏,它的美好远远超出了你的想象。</div> 下午四点整,我们进入拉萨。<div><br></div><div>瞧,赵老太太心里美着呢!必须给她点100个赞,从北京到拉萨,4000多公里,她开了小一半的路。</div><div><br></div><div>放下行李,我就拉着毛头去了宗角禄康公园。</div><div><br></div><div>宗角禄康公园就在布达拉宫的后面,里面有一片不小的水面,我希望在那里能够拍到拍到布达拉宫的倒影。</div><div><br>抄一段布达拉宫简介:</div><div><br>"布达拉宫位于拉萨市区西北的玛布日山上,是一座宫堡式建筑群,最初是吐蕃王朝赞普松赞干布为迎娶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而兴建。于17世纪重建后,成为历代达赖喇嘛的冬宫居所,为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1961年,布达拉宫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94年,布达拉宫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div><div><br></div><div>宗角禄康公园是17世纪布达拉宫重建时,取土所形成的洼地,后自然蓄水成为了龙潭湖,所以这个公园也叫龙潭湖公园。<br></div> 夕阳下的公园有它独特的美丽。 坐在公园的大帐下吃一份藏餐。 要想在这里拍到布达拉宫的倒影,基本没有可能,因为水面上有那么多人都在划船。清波荡漾之中,所有的倒影都是变形的。<br><br>有多少人注意到了布达拉宫的背面是什么样子的?它依然美得令人心醉。 我还是第一次从这个角度看布达拉宫,萌萌的小鸭子作陪衬,有趣。 如此规模的市民健身中心,在其他城市还真不多见。而且它就在布达拉宫下面,多好的背景! 拍不到倒影,我们就沿着布达拉宫外侧的转经道转了一圈。<br><br>晚上9点钟的时候,拉萨下雨了,只能先回酒店。 7月19日,拉萨一日游。<div><br></div><div>这一天,他们三人的布达拉宫之行终于无法落实,而我已经没有勇气再次进入那个有着1080个台阶、13层高的雄伟的宫殿。</div><div><br></div><div>记得我上一次进布达拉宫是在一个夏天的午后,当时拉萨刚刚经历了一场严峻的风波。除了一些转经的藏民,几乎看不到一个游客,却有几只大狗小狗不时地凑上前来问候我们这几个异乡的游人。身穿红色袈裟的僧人为我们用心地介绍着这个宫殿,而我记住的却只有一个接着一个的台阶、殿堂、禅房和宫舍,还有扑面而来的藏香和酥油混合的气息。</div><div><br></div><div>爬布达拉宫是一个体力活。</div><div><br></div><div>既然布达拉宫进不去,那么就按照我的安排,我们进行“拉萨一日游”——第一站,罗布林卡;第二站,哲蚌寺;第三站,色拉寺;第四站,大昭寺和八廓街;第五站,布达拉宫广场夜景。<br></div><div><br></div><div>罗布林卡是达赖喇嘛的夏宫,类似颐和园的地位。我之所以记得这个景点,是因为它直接与1959年的西藏叛乱有关,当时叛乱指挥部就设在罗布林卡。</div><div><br></div><div>我有时会想,如果没有达赖的叛乱,应该也不会有西藏提前进行的民主改革,那么今天的西藏会是什么样子呢?<br></div><div><br></div><div>一进入罗布林卡,第一个印象就是古木参天。</div> 毛头要拍罗布林卡的古树,非要我站在树下。我很不情愿地露脸了。 沐浴在清晨的阳光下。 触摸历史。 达旦久明颇章,这是罗布林卡最主要的宫殿之一。 这是中央人民政府在1954年专门为14世达赖喇嘛所建造的宫殿。它既有寺庙的建筑特点,又有宫殿、别墅之艺术风格,比其它宫殿更显得富丽堂皇和优雅别致。<br> 怀增颇章,建于十八世纪八世达赖时期。 墙上挂着拉萨博物馆的牌匾,门上却写着闲人免进。 哲蚌寺是我最为敬重的寺院之一。这里游客极少。鳞次栉比的白色建筑群依山铺满整个山坡,远望好似巨大的米堆,故名哲蚌。哲蚌,藏语意为"米聚",象征繁荣。它是格鲁派中地位最高的寺院。<div><br>哲蚌寺坐落在拉萨市西郊约十公里的根培乌孜山南坡的坳里,它是拉萨三大寺之一,另外两家寺庙是色拉寺和甘丹寺。哲蚌寺创建于公元1416年,据说西藏民主改革之前,这里僧众超过一万人,拥有141个庄园与540多个牧场,是藏传佛教最大的寺庙。</div> 午餐的时间到了,僧人们手里拎着的似乎是青稞饼。 中午一点,大法会结束,僧人们走出经堂。 <br>哲蚌寺好高啊,在这里可以一睹拉萨全景。 离开哲蚌寺,我们去万达广场吃午饭。我觉得拉萨这座城市与兰州有点像,东西狭长,南北局促,往北一点就是大山,而拉萨就被限制在一个窄窄的河谷地。 琳琅满目的超市,价格比北京好像还要便宜一些。 下一站,色拉寺。<div><br><div>色拉寺的辩经在每天下午三点钟开始,每次两个小时。这是拉萨之行绝不应错过的节目。<br></div></div> 佛教的辩经由古印度传入中国已经1200多年了。当时,印度高僧被邀请入藏弘法,与当时的汉僧展开了一场辩论。汉僧偏重习练禅宗、讲求心领顿悟,而印度僧人则更擅长逻辑思维,这两拨人在一起辩论,谁胜谁负一目了然。这场发生在公元792年的“拉萨论争”,开了佛教辩经的先河。 辩经场上年轻的僧人。 右手向后高高扬起,和左手相拍发出清脆的响声,这是辩论前的姿势。高扬的右手说明文殊智慧就在身后。 僧众的表情各异,从他们的表情中可以看出他们的得意、不服、沮丧或是其他。只可惜他们说的藏语我一句也听不懂。 每天的辩经持续两个小时。辩经是为了通过辩论的方式提高僧人对佛法的理解程度。<br><br>据说每年7月,色拉寺都会举行一次严格的辩经考试,考试没能通过的僧人必须去找来碎石,然后当着全寺僧人,将碎石铺在辩经场上。这是件很没面子的事情,说明你没有好好学习佛法。<br><br>辩经场的碎石铺满一地,这是考试不及格的僧人的处罚成果? 后面的山石应该是色拉寺的晒佛台。 下一站,大昭寺。 大昭寺的大门面西,夕阳下,我的那种虚幻感不可遏制地涌了出来,竟有了一种蒙太奇的感觉。 八廓街走马观花。<div><br></div><div>我好像进入了一个片场,里面熙来攘往,却都似临时扮演的角色。<br></div> 魑魅魍魉都看透! 八廓街一角。 为了体验一杯最红的网红奶茶,排了足足半小时的队。懊丧不已。 晚上八点,我们回到布达拉宫广场。这是我们今天拉萨一日游的最后一站,也应该是此行的华彩乐章。 还是念念不忘我的布达拉宫倒影。据说可以把矿泉水瓶子里的水倒在地上,使之成为一面镜子,我试了,反正不成。我终于想起一招,不就是镜子吗,我把毛头的手机打开前置摄像头,然后与我的手机形成一个九十度角(按实际调整)。<div><br></div><div>然后我就拍了下面这张图片。啊哈,这不就是宛如仙境的布达拉宫倒影!</div> 布达拉宫广场“飞”来了一片波平如镜的湖水。 红楼。 布达拉宫广场又称西藏和平解放广场,广场南侧竖立着一座纪念碑。 西藏和平解放纪念碑建于2001年,时值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纪念碑刻有铭文:<div><br>“公元一九五一年五月二十三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在北京签订。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驱逐帝国主义势力,西藏和平解放。从此,西藏进入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专制走向民主、从封建走向开放的新时代.......”</div><div><br>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br><br></div><div>70年,西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div> 晚上九点,夜幕四合,布达拉宫华灯绽放。 广场上响起了才旦卓玛的歌声:<br><br>“高原上升起红太阳,雪山草原放光芒,牛羊肥壮遍地青稞香,西藏人民喜洋洋,啊美丽的家乡,啊可爱的西藏......” 故技重施,我再次在布达拉宫广场营造了一个水面。 这是一个凉爽而舒适的夜晚,喷泉绽放着五彩的灯花,雄伟的布达拉宫在夜幕中显得更加圣洁而壮美。<br><br>我坐在广场的地坪上,眼睛一瞬不瞬地看着我眼前的布达拉宫,随着夜幕的逐渐加深,白宫和红宫的色彩也变得更加明丽。<div><br></div><div>在我的周围,是成百上千来自各地的游客,他们中有情侣有老人有孩子。<br></div> 我内心的愉悦抑制不住地向外流淌。 今天,进藏已经变得如此便捷,拉萨再也不是什么生命的禁区。 我第一次进藏是1990年,那一年中国GDP总量为0.36万亿美元,在全球排在第11位,全球占比为1.56%,排在我们前面的是巴西。<div><br>2020年,中国GDP总量为14.73万亿美元,全球占比为17.42%。</div><div><br>今天,内地对西藏的支持力度远大于昨天,让天堑变成了通天大道,让更多的人走进西藏。</div><div><br></div><div>(未完待续)</div><div><br></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