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月底又到了,交作业的时间也到了。本月共读书《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我总算囫囵吞枣地读完了。其中有些是走马观花式的浏览,所以领悟的深度不够。</p><p class="ql-block"> 整本书以自传体叙述了塔拉苦难的成长历程。原生家庭成员的伤害让她一度精神失常。偏执、妄想的父亲,残暴冷酷的哥哥,没有能力以支持她的母亲……这所有的不利因素却没有消磨掉她的善良、上进。她不断地追求进步,不断地与原生家庭剥离,最终走出了那座带给她痛苦的大山,寻求自己的理想。</p><p class="ql-block"> 读着她的故事,我忍不住地想如果我是塔拉我会怎样?我想我会灭亡,身体和思想的双重灭亡。自幼生长在和谐有爱的家庭里,我不能想象怎么会有那样的父亲,那样的哥哥!在我的心目中,我的父亲和我的哥哥是最爱我的人。</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的冬夜,我熬夜写作业,那时候又没有空调、取暖器啥的,等到我写完作业,那脚冰凉得简直没法形容。这时候我父亲就会让我去他床上,他把我的两只脚放在他的两个腋窝里,而且不隔任何衣服。后来我有了孩子后,冬天上床后,孩子总想把自己的冰凉的小脚放在我肚皮上取暖,但我总会留一层衣服,不至于让他冰凉的小脚直接连接于我的身体上。而孩子总跟我开玩笑,趁我不注意,一定会把衣服挪开,每次我都受不了,赶快拿开他的小脚。每每那时我会忍不住想,小时候为什么父亲就不怕我冰凉的脚直接接触到他的身体呢?父母亲对我的疼爱不仅仅表现在日常关心上。他们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但是却颠覆了许多农村父母重男轻女的思想,从姐姐和我的教育培养,直到后来我们成家立业以后有了孩子,他们都表现出了男女平等的思想观念。我姐姐家两个孩子几乎是在我家长大的,尤其是我外女,从十个月开始,断断续续在我家长到11岁,虽然中间回去过,但在我父母家呆的时间比在家长。我的孩子,初高中六年都是我父亲全程陪读的。不管是我和姐姐,还是我们的孩子,在我父母的心目中没有“人家人”的偏见。</p><p class="ql-block"> 我哥哥比我大五岁,小时候他活泼好动,经常与我妈妈发生矛盾。父母对他管教得比较严格。用我妈的一句话说就是“一个馍馍也要烧熟吃。”意思就是一个儿子不能溺爱,要教育好。哥哥在父母的教育影响下,成长得很好,在家庭里他是我和姐姐的男子汉,在学校里也是许多同学心中的主心骨。他让我最为感动的有两次经历:有一次我骑自行车上学,放学下雨了,想骑快点,由于刚学会骑车,上路还不熟练。经过一个水塘处,把书包和车子都弄掉进了水塘里。正当我手足无措时,我哥竟然像神一样出现在了我的眼前。把我车和书包都从水里捞了上来。后来到家我才知道,他是看跟我一起上学的一个班同学已经到家了,意识到我肯定因为刚会骑车遇到了什么,自己以最快的速度跑着迎接我,半路就遇到了需要帮助的我。还有一次,我在学校厕所晕倒了,家人都不知道。等到周末我回家时,他正好从六安回老家。那时候他已经上班了。当他看到我脸上留下的摔伤痕迹时,他一句话都没有说,而我分明看见他眼睛红了。直到今天,一想起那双红了的眼眶,我的心就暖暖的。</p><p class="ql-block"> 看了《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这本书后,我非常佩服塔拉能在那样的原生家庭环境里活下来,并最终能成长为阳光善良的人。换作是我肯定会抑郁,甚至活不下来。读完此书,我觉得自己能生在这样的家庭里,拥有平等民主的父母,温馨有爱的手足,是何其有幸!从今天起我要更加珍惜我的亲人,孝敬我的父母,珍惜我现在的家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