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2021

淦窝酒鬼

<h1>  时光如梭,晃眼间已是辛丑的最后一天。一年下来好多人爱写个留念,阿紫群群友串场河边老师十一月底就儿时盼过年样的《2021》,弄得大家目瞪口呆,一年过去了?</h1><h1>  肆虐全球一年多的瘟疫元旦刚过又稍显紧张,春节后尚平平安安,不料七月中旬起南京和扬州连续突发疫情,不得不再次紧急安排退役的原南京军区卫生员协助门诊预分诊。疫情防控.公卫服务.门诊接诊实在忙不过来,每一位村民进来都得测体温,登记,预分诊,发热的立即向卫生院报告并落实转诊。公卫工作涉及十多大项四十几个子项目,每日逐项电脑.纸质的登记.整理,弄得两眼模模糊糊。特殊时期的门诊容不得半点含糊,每一位患者的病史.旅居史.体格检查等一项不少的仔仔细细的询问,记录,判断,治疗方案制定,给予施药,治疗后的随访。</h1><p class="ql-block"><br></p> <h1>  电脑上做公卫工作中的贫困人口项目时,正在卫生室玩的八主任顺口“老宋家怎么填事实贫困户”?这个八主任没有想到人家儿子离婚后外出打工,孙子上学,老宋年老体衰发白,家属自幼残疾”,政府建档立卡户中却没有纳入,卫生室只能如实填写事实贫困户了。无巧不成书,话音未落,老宋来卫生室拿药,于是了解老宋怎么没有申请低保,老宋说“国家会不会帮助”?我来帮你联系政府,写材料,你看怎么样?老宋高高兴兴的“好”。下午写好材料先发给镇民政主任征求意见,会议中的主任散会后电话沟通好后,立马请村支书把材料送民政科(免得难得出门的老宋误语),还好各级审核通过,终于老宋家老两口吃的不愁了。<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可惜的是另一位邻居老刘,刚刚请永斌书记帮忙做好了镇里的材料,人却走了。</b></h1><p class="ql-block"><br></p> <h1>  小酒闲聊时,文友老沈拉淦窝进了一个家乡的文学群~阿紫文学沙龙,第一次进沙龙,惶惶不敢语,里面都大师啊,万一乡下赤脚的无意一句弄个笑话划不来。几日混下来,自己错了,一个不错的文学沙龙。自强的凤姐《一口铁锅》诉说着创业之艰难,被姐夫宠成了路盲的华姐《一条特别的毛毯》寄托着对母亲无尽的怀念!胆小如鼠的诗兰整天伺弄着她的《小菜园》,赵先生口中的肥婆群主《我不能着气》分明着气才能多吃肉瞎喝酒。有好定有坏,群里随口一句“抓肉往脸上搭”,惹得老农废话长篇《论先生》,洪文作家更是本性难移,打摆子还间间的,此君倒好,敲起竹杠满头的劲,一天不敲都难过。</h1><p class="ql-block"><br></p> <h1>  小妹一句微信“哥:心累了时,妹不是那么不懂事”。小妹的一句心累,一句懂事......好彷徨!此生只能为你留几个字,却没有能力给你一个名分,兄妹俩永远不懂事是不是更好?</h1> 音乐:旧梦不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