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罗市知青文化研究会2021年度工作总结 报告

文心雕龙

亲爱的知青文化研究会组委们及全体会员战友们!<br> 在这里,我首先代表知青会组委一班人,更代表个人,向一年来,为着知青会的组织发展和壮大直至成立而无私奉献,任劳任怨地为着一个知青们自己的家努力工作的、毎一位可圈可点的知青战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并提前向大家拜个早年,祝在场的各位以及该到会、因特殊原因未到会者、以及知青之家的每一位成员新年快乐,阖家幸福,健康怡年,万事如意!<br>时间如梭,岁月如歌。一年的时光仿佛转瞬即逝,在这一年的光阴里,我们知青文化研究会在发展中有辛酸,也有甘甜。有崎岖坎坷,也有大步向前。<br> 今年开春以来,我们知青们在多年的酝酿中追求和探索,按照国家社团组织的要求和精神,我们积极开展本市知青团体组建活动,通过三次筹委及扩大会议反复讨论和比较,选举产生了知青团体领导班子一干人等。又经集体讨论为能够融合国家政策要求,宣布定名为“汨罗市知青文化研究会”。在协会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下, 我们于今年十月十七日成功地举办召开了“首届知青会员代表大会”(实际上是联同一起召开了成立挂牌大会)同时在大会第二阶段举行了歌舞汇演等精彩文艺活动。会议异常成功,收到了极为良好的社会反响。<br> 现在回首学会成立前所走过的道路,无不令人倍生感慨。因为这个组织的成立到成长是经过了许许多多各种磨难的。首先我们没有根据地,前三次会议都是在饭庄开的。后来在周玉俊部长与罗城社区杨莉书记的斡旋下才有了一个象样的办公室。第二;我们没有资金来源。尽管我们办成了几件大事,但其资金全部是众筹的会费加部分知青内部捐赠。我们没有政府政策支撑和财团的热助。我们之所以能成功地开展工作有如下原因: <br> 一、我们有热血知青们团结一心的奋斗精神,特别有一个坚强的不涉及个人得失和名利的无私管理团队。这个团队的早期就有一群人矢志不渝地为建立自己的家园而奔走呼号。他们是以邹柏寒为首、集结起缪和平,张桂纯、郑佐君、甘晓宇、何敏、余树平等等一群奋斗者、多年的寻览和探索着,为找到一条能整合知青共同诉求的归建之路。为此他们付出很多个人代价而在所不惜。他们自费赴长沙和外地参观和学习成功经验,带回来创建自己的团队。于是,一个富有无私奉献精神的、团结一致为着后知青时代的荣誉而奋斗的、知青团队便产生了。这个团队经过七次大小会议和无数次的电话和微信勾通,才逐渐完善和富有效力。这之后、我们知青中特别有看点的是我们的文艺宣传队。这支队伍在副会长徐爱华披肝沥胆的直接指挥下,组织并出色地完成了成立大会的系例节目演出任务。而所有节目的排练和编导有不可磨灭功劳的两个人,一是曹汨、一是瞿伟英。曹汨在后期编排和演出编导上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而瞿伟英在前期舞蹈队的组建和整个教习中,可谓耽心沥血不遗余力。还有甘晓宇,余树平,董狄平等等都是尽心尽责地为知青团体而付出。这其中、所有的参练知青也是抛家舍业地全身心投入到排练中来。可曾见风雨桥下无怨无悔,可曾见烈日署蒸中忍饥挨渴。谁曾见他们拿了一分钱补贴,没有,只有奉献!谁曾见她们叫苦叫累,没有、她们迎难而进!她们为了什么?一句话,为自己曾经有一个珍贵的知青称号而争气!如果说,在组建中邹柏寒们的追寻可圈可点,如果说在排演节目中,徐爱华、瞿伟英、曹汨们可赞可评。那么,在整个知青大会召开前夕至大功告成又有谁们在默默地、殷勤地劳动着呢?这是熊万鸽带领的一干团队。这个团队包揽了整个过程中一切烦杂闹心的脑力和体力事物。事多、工作累,是他们一不怕苦、二不怕累地保证了一场几百人会议顺利地、毫不纷乱地完成。他们中有、繆和平、郑佐君、何敏、杨仁义、任明海等等;其中熊万鸽是日以继夜地操劳、其劳心劳力自不多说,其精神可范!<br> 二、 真的、我们知青队伍中还不乏人才,无论是学会组织者还会员中,都有闪亮之星。在对知青文化研究中,邹柏寒战友就显示了他脚踏实地,孜孜不倦的奉献精神。他调查和了解知青的过去和现状,三次走进市档案馆寻找知青相关的档案材料,从堆积如山的原始资料中找出对探讨知青文化有用的东西来,其中还找到了多篇他以前受政府委派、亲自调查和撰写的报告文章,其卓越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写作水平可见一斑。我们知青中还有不少象何敏和杨华键这样的在文学上突出的才子。何敏不但有超乎平常的音乐天赋,更有很高的文学素养,他为知青写的一篇《排戏》的小品文,就其原汁原味的叙事感染力就曾轰动了知青群。杨华键就更是不得了,他将回忆中知青生活的点点滴滴用文学艺术化的手段象摘玫瑰花辨一样、一层一层地辦出馨香来,令读者流连忘返。<br> 三、任何一级组织在发展中都离不开各级领导的关怀和帮助。我们知青会亦不例外,在这一年的发展中如果没有领导支持,如;罗城社区杨莉书记及其管理团队的支持。没有相关部门的默许,如;民政与文联。没有老干中心领导的鼎力相助。如;提供会场。我们就不可能办成功大亊。每一个协会要想把活动办好,往往要靠其他协会的协助和支持,正所谓 “众人拾柴火焰高”“众人划浆开大船”,正是有各兄弟协会的帮助,有本市各界的声援,我们的活动才更加出彩。如;诗协和书协以及红歌汇。如市诗联协会撰送的20多幅贺联贺诗。市书协赠送的书法作品。市红歌汇为我们的节目无偿地提供服装。除此还有外地;如全国知青联盟和湖南省知青之家向我们发来贺电贺信并派代表现场参加联欢,致词、赠送锦旗等等。<br> 四、还有就是我们自己走出去,我们去长沙知青之家受到刘勇会长及委员们的热情接待,并传授给我们的宝贵经验。我们去八景乡,拜访了也曾是一位汨罗老知靑的世界级著名文学家韩少功并参观了他的文学馆,得到了他的亲自指导和教诲。我们也去桃林拜会了也曾是一位汨罗老知靑的原广州铁路总局、正处级岗位上退休回乡的国家级著名书法家荀耀林先生、并参观了他的栗山书院,受到了他艺术熏陶并无偿地获得了他的墨宝。可以说、没有这些,我们就很难办成这件大事,或者说我们就办不了如此成功的一件大事。<br> 这一年来,我们知青团队所走过的路,是一条充满坎坷崎岖而又阳光灿烂的路,没有先师的言传身教,没有上级主管的亲临指导,甚至我们还要面对知青内外的冷嘲热讽和各种压力。这对于工作经验还很欠缺的我们来说是很难迈步向前的。 但由于我们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并能使之转化为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才创造了学会的累累硕果。 “知青一家人”这是每一位会员值得骄傲的理念。<br> 尽管我们获得了辉煌的成绩,但学会在发展中显现出不成熟和许多问题,具体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学会组织机构不够稳定,思想并不完全统一。具体表现为个人意识代替集体意识,个性强于共性,组织观念不强、大局为重理念欠缺,自由散漫思想较为严重。表现在极少数人身上就是宽容不够,狭隘有余。这都影响到了组织的团结和工作的进程。 再就是会员积极性的调动力度不大,在工作中不论做什么事,都是由几位干事来完成,其他人在学会中几乎无所事事,不能群策群力,一贯而细致地为学会着想,甚至只维护小圈子小集团利益。以致感染到其他人使其积极性减退。 希望在学会以后的发展中,大家能认识到这些缺点会影响整个学会的团结凝聚力和战斗力,不要让局外人看笑话而是齐心协力克服缺点,努力将我们的知青学会建设得更加完善。大家要树立一个信心,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要情绪化地排斥一切和否定一切。上天不会赋予一个人所有的优点,而我们的知青会也不可能在一夜间就尽善尽美。但是、只有不断地认识错误并勇于改正错误,我们才能更长更久地立于不败之地。 <br> 今天我对知青文化研究会2021年度工作的总结,是对这近一年工作的全面回顾,同时把带有规律性的好的东西总结出来是为发扬光大,当前我们的学会还很穷,真乃一穷二白,但我们每个知青都有足够丰富的阅历和奋斗者的思想宝库。我们是一群经历过残酷的风雨洗礼的人们,最懂得什么叫艰苦,什么叫来之不易,什么该珍惜,珍惜我们今天能够健康快乐地大家抱团在一起。我们过去是听毛主席的话去“下放”,现在我们还要自我升华到“放下”。放下一切不必要的包袱,团结在一起。这就是一种幸福。 <br> 田建文·2021.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