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豪鲁迅先生

萤火虫

<p class="ql-block">鲁迅,1881年9月25日出生,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改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他是中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p><p class="ql-block">鲁迅先生一生心系国家命运前途,他学业的选择,所写文章,无不体现了忧国忧民之心。</p><p class="ql-block">他在去日本留学学医的时候意识到,在那样的局势下手术刀远没有锋利的笔杆有用。他用自己的作品创造了无数个文学神话,成为了被人们传唱永世的文坛巨匠。《呐喊》,《朝花夕拾》,《狂人日记》,《孔乙己》……他的作品数不胜数,每一个都是优中之优。</p><p class="ql-block">鲁迅先生身处于那样一个民族危亡的时代,人人自危。有很多国人立场不够坚定,甚至对于同胞的惨死无动于衷、极其冷漠。鲁迅能看到很多底层的国人处于水深火热之中。</p><p class="ql-block">在那个时候,要想医治活人的心和思想,就要选择弃医从文,用锋利的笔尖点醒每一个沉沦或正在迷茫的中国人。可见他思想高屋建瓴和拳拳爱国心。</p><p class="ql-block">鲁迅爱憎分明,“我以我血荐轩辕”是他的志向,”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他人格写照。</p><p class="ql-block">他对广大的劳苦大众报有深切同情和赞美。《药》《祝福》《故乡》表达对劳动人民同情。《一件小事》表达了对劳动人民赞美。他不怕被通缉写了《纪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纪念》。</p><p class="ql-block">他也是深受学生喜欢的老师,曾在北师大和厦门大学任教,讲课幽默风趣,旁征博引,深深吸引学生。<span style="font-size:18px;">他关心青年人的成长,是青年人良师益友。</span></p><p class="ql-block">他有担当,父亲早逝,他担当起大哥责任,他给二弟找学校,找工作,买了一幢大房子,让兄弟三人住在一起,家里一切开支由他来出。</p><p class="ql-block">但是他二弟在日本老婆挑唆下,把鲁迅赶出去,从此兄弟反目,这是鲁迅先生一大痛点。</p><p class="ql-block">他侍母致孝,虽然母亲为他找了一个他不喜欢的老婆,但他默默接受,对母亲依然无微不至关心,他母亲吃的零食一直不断,他母亲喜欢看书,他千方百计买到给她寄去。</p><p class="ql-block">他朋友很多,在上海时,来访的朋友络绎不绝,他喜欢抽烟,也喜欢喝酒,但不胜酒力,稍微喝点就醉。</p><p class="ql-block">1936年积劳成疾在上海去世,送葬队伍浩浩荡荡,连路人自动为他默哀。</p> <p class="ql-block">鲁迅的父亲思想开明,然而官场失意,性格逐渐变得伤感忧郁。对于鲁迅的教育,他十分重视,从不懈怠,并且十分严厉。鲁迅曾回忆道:童年因为父亲失去了很多乐趣,但仍感激家父的严。</p><p class="ql-block">家道中落,鲁迅的父亲由于经常借酒浇愁卧病不起。这个时候,鲁迅只有十三四岁,他每天都要奔走于药铺与当铺之间。花了无数的钱,父亲的病仍未医好,周伯宜于一八九六年十月离开了人世。</p> <p class="ql-block">鲁迅先生的母亲名叫鲁瑞,出生于咸丰八年。鲁瑞是一名典型的贤妻良母,同那些保守的妇女们相比,鲁瑞对新鲜的事物始终抱着一种接纳的态度。</p><p class="ql-block">鲁瑞同那些畏手畏脚的女子不同,她果断地接受了新思想,拒绝裹足。鲁瑞不仅在年轻的时候积极地接受新思想,而且,在老年的时候仍然喜欢学习新事物。</p><p class="ql-block">鲁瑞对针线活很是拿手,七十多岁的时候仍然时不时地绣点东西。一次,她看到别人在织毛衣,感到非常有趣。于是,她不顾自己的高龄,坚持要向别人学习织毛衣。没过多久,鲁瑞就学会了。这样一来,鲁瑞对针线活的兴致就更高了,她经常自己织一些围巾和背心。</p><p class="ql-block">她力排众议,独自筹集学费让鲁迅去江南读书。鲁迅学有所成,想要出国留学,鲁瑞也是坚决地予以支持。</p><p class="ql-block">鲁瑞小的时候为了多学点东西,经常跑到兄弟们的课堂上去听课。家里人不许她再旁听,她仍然不放弃学习,继续找书来读。碰到不认识的字或者不理解的地方,鲁瑞跑去向人请教。</p><p class="ql-block">这种求学精神,到了老年的时候鲁瑞仍然保持着。每当没有书看的时候,鲁瑞就让儿子鲁迅帮他买。鲁瑞虽然没有受到过正规的教育,可她读了很多书,像《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一类的名著她都读过。这对鲁迅后来编著《中国小说史略》、《小说旧闻钞》、《唐宋传奇集》、《古小说钩沉》等书不无帮助。</p><p class="ql-block">可以说,鲁迅先生在文学方面的成就,和他的母亲也是分不开的。</p> <p class="ql-block">鲁瑞在丈夫死后,凭借一人之力挑起了整个家庭的重担。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鲁瑞仍然乐观向上,将自己的三个儿子全部抚养成才。</p> <p class="ql-block">鲁迅1881年出身在浙江绍兴一个官僚地主家庭,原名周樟寿,之后改名为周树人。他的祖父之前在京城做官,家庭条件非常好,受到了良好的启蒙教育。</p><p class="ql-block">小时候的鲁迅皮肤柔嫩白皙,大大俏皮的眼睛,眉毛有些浓,隐隐透出一股聪明伶俐劲儿,白里透红的脸颊,喜欢抿着嘴笑,笑起来甜甜的,让人感到很阳光。</p><p class="ql-block">他的头上是乌黑的长辫,头戴一顶小小的宽边绸缎帽。身穿光亮的丝绸小长袍,衣服上绣着吉祥图案。父母都希望他琴棋书画样样精通。</p><p class="ql-block">那时,他还是一个少爷。鲁迅背起书来微闭着眼睛,也是摇头晃脑的,连头上的辫子都跟着晃起来。当有人说新鲜事儿时,少年鲁迅的眼睛立刻睁得大大的,眼里放射出奇异的光芒,似乎想要把所有的事儿都装到他那小小的脑瓜子里。</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1889年4月,鲁迅勤奋读书,考入南京水师学堂附属矿务铁路学堂,在此学校鲁迅爱上了骑马运动。</p> <p class="ql-block">大家都知道,鲁迅和妻子许广平以及原配夫人朱安的故事。其实,鲁迅还有一个初恋情人,不太被大家所熟知,这个人就是鲁迅的表妹鲁琴姑。</p><p class="ql-block">琴姑生于1883年,是鲁迅的母亲鲁瑞的弟弟鲁寄湘的大女儿,比鲁迅小两岁。</p><p class="ql-block">琴姑长得眉目清秀,学习也优异,且对医学尤为感兴趣。</p><p class="ql-block">这可以说和鲁迅有着诸多相似的点,据说当年鲁迅选择医学也多少受到了琴姑的影响。</p><p class="ql-block">由于是亲戚,鲁迅小时候跟着母亲住在外婆家,尤其是家道中落的时候,这自然而然也就和琴姑处到了一起。</p><p class="ql-block">表哥鲁迅是个才子,能写会画,长得也是一表人才,琴姑很乐意和这位表哥一块玩,且随着年纪的增加,对鲁迅越发倾慕。</p><p class="ql-block">鲁迅是个有抱负的青年,17岁那年,鲁迅抱着宏图壮志,离开了故乡。</p><p class="ql-block">后来,到了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年纪,母亲鲁瑞开始给儿子物色对象,而琴姑成了不二的人选。</p><p class="ql-block">当鲁瑞征求琴姑的意见时,琴姑自然是满心喜悦的,她对鲁迅的倾慕之情,早已溢于言表。然而,这桩婚事最终却没成。</p><p class="ql-block">琴姑生肖属羊,在当地有“男子属羊闹堂堂,女子属羊守空房”的说法。鲁迅家里的长妈妈,以两人“八字”相克、犯冲为由,坚决拒绝了这门婚事。</p><p class="ql-block">“退亲”这件事对琴姑的打击很大,后来琴姑在父母的做主之下,被许配给了别人(父权社会下,父母之命难违),只是婚后的生活并不幸福。</p> <p class="ql-block">1902年春,21岁的鲁迅以优异的成绩从南京矿路学堂毕业,并奔赴日本留学。鲁迅到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以为“日本维新大半发端于西方医学”,想借此走“科学救国”的道路。他到仙台去学医,在这里有两件事对他触动挺大。</p><p class="ql-block">有一次他考了60分,那些同学怀疑这是他真实成绩,他们认为中国人是愚蠢的人,不可能考到60分,说是老师题目泄密了。</p><p class="ql-block">留学期间,一次课间,和同学一起观看“日俄战争教育片”,看到影片中一位中国人被冤枉成俄国侦探,即将被作为间谍斩首。但是周围的中国学生,满脸麻木,无动于衷。鲁迅感受到非常痛心,他觉得医学只能救治人们身体上的病痛,却救不了人们内心的麻木,要想拯救一个民族,就要唤醒人们内心的觉悟,让人们不再麻木下去。</p><p class="ql-block">这件事情的刺激下,鲁迅决定放弃医学,开始主修文学。他决定拿起手中的笔,从事文学活动,唤醒人们内心的麻木,让人们的内心受到启发,也要用笔来揭露和批判人性的弱点。他希望通过自己的笔,写下不同的社会现象,不同的人物故事,来拯救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来鼓舞越来越多的人不要屈服,要用于抗争。</p> <p class="ql-block">这是鲁迅先生在仙台学医时的老师,这个老师教学严谨负责,最关键的是他不歧视中国人,他改鲁迅到作业很认真,连标点符号都改了,鲁迅对他非常感激,后来写了一篇文章《藤野先生》。</p> <p class="ql-block">1902年秋,留日浙江同乡会摄于东京。四排左起第十四人为鲁迅。这是鲁迅存世的第一张照片。鲁迅当时22岁,赴日本留学第一年。</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是拍摄于1903年的3月份,当时鲁迅刚剪了辫子。这张照片中的鲁迅还没有留胡子,看起来非常的年轻,甚至还有一些稚嫩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是拍摄于1906年的2月份,当时是在日本的仙台,照片上的人左边是施霖,右边的便是鲁迅了。在1904年的9月上旬,施霖跟鲁迅一同到达了日本的仙台,当时他们是这里仅有的两名来自于中国的留学生,他们两人也曾经一同居住过。</p> <p class="ql-block">父亲早逝,鲁迅又是家中的长子,母亲鲁瑞早早地就开始操心起鲁迅的婚事。</p><p class="ql-block">与表妹琴姑的婚事告吹之后,鲁瑞又开始四处托人做媒,最终在绍兴城内丁家弄里,找到了朱安。</p> <p class="ql-block">朱安生于1878年6月,比鲁迅大三岁,还和鲁迅有着一丝的亲戚关系。</p><p class="ql-block">在当时,朱家条件并不算差,家里有宽敞的大宅,还带有小花园和鱼池,这放在今天也依旧算是殷实家庭的“标配”,且朱家祖上做过知县,家庭背景优于常人。</p><p class="ql-block">朱安在长相和学识方面则稍微欠缺,朱安身材矮小,其貌不扬,颧骨突出,脸色暗黄,脸型狭长,前胸干瘪,还裹小脚,走路缓慢,且大字不识一个。</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奉母成婚的鲁迅,在和朱安结婚的第一天,便和衣而睡,没过几天,便跑到了日本,留下朱安独守空房,且从此这一守就长达几十年之久。</p><p class="ql-block">在日本期间,鲁迅从未给朱安写过一封信,他说“朱安是我母亲的太太,不是我的太太”</p><p class="ql-block">这桩婚事,可以说是鲁迅人生当中最想摆脱的一件事,也是其人生最悲痛的事。</p> <p class="ql-block">鲁迅在日本留学期间。</p> <p class="ql-block">鲁迅先生留学期间和友人合影,第三排右一为鲁迅</p> <p class="ql-block">鲁迅在日本和同乡留学生合影</p> <p class="ql-block">从22岁到29岁,鲁迅先生在日本停留了七年,在这段时间里,他学习很多先进的思想和文化,希望推翻清朝的统治,给中国建立一个全新的时代,让每一个国人都得到平等的机会,让每一个中国人都可以生活在阳光之下。</p> <p class="ql-block">1909年,鲁迅在东京蒋抑卮病室。右一为鲁迅,左一为许寿裳。许寿裳或许是鲁迅毕生最好的朋友,而这张照片则或许是鲁迅与这位至交的第一张合影</p> <p class="ql-block">1909年鲁迅从日本回国,在杭州时所摄。此时鲁迅为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生理学和化学教员。</p><p class="ql-block">鲁迅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编写了《化学讲义》、《人生象斅》、《生理讲义》等教材。《人生象斅》长达11万字,其附录《生理实验术要略》后经修订,发表于1914年10月4日杭州《教育周报》第55期。同事夏丏尊回忆:“周先生很严肃,平时是不大露笑容的,他的笑必在诙谐的时候。他对于官吏似乎特别憎恶,常摹拟官场的习气,引人发笑。”</p> <p class="ql-block">1915年1月5日,当时的中华民国教育部全体部员摄于北京。后排左起第三人为鲁迅。</p> <p class="ql-block">图为1918年1月13日,鲁迅(三排左二)与浙江绍兴中学校旅京同学在北京大学二院的合影,同时这也是1918年,鲁迅先生唯一的一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1920年,鲁迅进入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讲授中国小说史,而在二十年代,是鲁迅的一个“高产期”,先后发表了《风波》、《呐喊》、《论雷峰塔的倒掉》、《死地》、《记念刘和珍君》、《彷徨》等作品。</p> <p class="ql-block">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鲁迅深受鼓舞,与李大钊、陈独秀、胡适等当时许多先进知识分子一起,写文章,办杂志,在中国“五四运动”结束后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p><p class="ql-block">他站在反帝反封建的前列,积极提倡新文化、新思想、新道德,猛烈抨击几千年来的旧文化、旧思想、旧道德。</p><p class="ql-block">1917年8月9日,鲁迅应钱玄同之邀,答应其为《新青年》写文章,并在1918年4月完成《狂人日记》的创作。在创作《狂人日记》之前,鲁迅曾经看过大约百多篇外国文学作品。《狂人日记》是鲁迅在经历了沉默与思索之后的第一声呐喊,作品中融入了他多年来的愤怒、怨恨、不满、焦虑,以及希望、祈求等各种复杂的情绪,也必然地体现了作者多年来对中国历史的深思和对现实社会的认识,是一篇彻底的反封建的“宣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鲁迅深受鼓舞,与李大钊、陈独秀、胡适等当时许多先进知识分子一起,写文章,办杂志,在中国“五四运动”结束后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p><p class="ql-block">他站在反帝反封建的前列,积极提倡新文化、新思想、新道德,猛烈抨击几千年来的旧文化、旧思想、旧道德。</p><p class="ql-block">1917年8月9日,鲁迅应钱玄同之邀,答应其为《新青年》写文章,并在1918年4月完成《狂人日记》的创作。在创作《狂人日记》之前,鲁迅曾经看过大约百多篇外国文学作品。《狂人日记》是鲁迅在经历了沉默与思索之后的第一声呐喊,作品中融入了他多年来的愤怒、怨恨、不满、焦虑,以及希望、祈求等各种复杂的情绪,也必然地体现了作者多年来对中国历史的深思和对现实社会的认识,是一篇彻底的反封建的“宣</p> <p class="ql-block">19世纪末期,清朝政府腐败,民不聊生,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度仍在盛行。少数读书人爬上统治地位,但大多数下层知识分子穷困潦倒。小说《孔乙己》的主人公孔乙己就是鲁迅先生笔下的这样一个典型。</p><p class="ql-block">  1911年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称帝,复辟势力猖撅,革命成果被窃夺。“五四”运动前后,科举制度虽被废除,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仍然根深蒂固,封建教育仍以其他方式推行,人民仍处于昏沉、麻木状态。</p><p class="ql-block">  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中国革命的知识分子李大钊等领导和策动了新文化运动,向封建文化教育进行猛烈抨击。为了愤怒讨伐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为了“描绘社会上的或一种生活,请读者看看”以“引起疗救的注意”,鲁迅先生继《狂人日记》后,于1918年冬创作了小说《孔乙己》。</p> <p class="ql-block">小说《药》写于1919年4月25日。“五四”运动前夕,由于当时领导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的妥协,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他们脱离群众,空想依靠少数人的力量(包括使用恐怖手段)代替群众的革命运动。1907年7月6日,徐锡麟刺杀安徽巡抚恩铭,失败后被恩铭的亲兵残酷地挖出心肝炒食。秋瑾也因此被告发而入狱,7月15日在绍兴轩亭口英勇就义。鲁迅先生以此为背景,旨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于是提笔开《药》。</p> <p class="ql-block">《一件小事》是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鲁迅创作的一篇小说。这篇小说讲述一位人力车夫撞到人但并没有其他人看见,且在冒着被人讹诈的情况下还去帮助老人的故事。</p><p class="ql-block">文章以第一人称的写法,通过对“一件小事”和“我”的思想情感前后变化的叙述,歌颂了普通劳动者人力车夫正直、善良、无私、勇于负责的高尚品质,表现出“我”勇于自我批评,严于解剖自己的精神,进而揭示出了知识分子必须向劳动人民学习的深刻社会主题。</p> <p class="ql-block">1919年,周氏三兄弟卖掉绍兴祖宅,搬进了北京八道湾八十一号的新宅中,开始过起了其乐融融的大家庭生活。生活费都是鲁迅先生出,交由二弟媳管。但这个日本女人,大手大脚,贪得无厌,把许多钱拿回娘家。</p><p class="ql-block">一年多以后,老三周建人受不了日本老婆折磨,首先搬出大院,这个日本老婆是他二嫂的妹妹,生了两个孩子,周建人离家出走,后来和另一个女人结婚,生了五个孩子。1923年,周作人的老婆不满鲁迅对他批评,反咬一口,说鲁迅非礼她,鲁迅和老二周作人关系决裂,鲁迅另买房子和母亲,朱安住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鲁迅和家人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鲁迅在讲课民国九年,即1920年,鲁迅受邀到北大教书,鲁迅的第一堂课,初来乍到,仓仓皇皇,也没有朋友劝告,或者劝告了,但真是穷困啊,先生仅穿了一件带有补丁的蓝色布衫。</p><p class="ql-block">那时他已经是奔四的年龄,以教书为生,大环境风云变幻,鲁迅也辗转多地,靠仅存积蓄在北京买了套老式三进院,暂定居所,方便教书。整顿好后就匆匆忙忙去开课了。</p><p class="ql-block">刚开始,第一印象就让在场学生大跌眼镜,以为什么登徒子来了,人人哂笑,毕竟那时教授一般都整整齐齐,甚至西装革履,忽然来了一个"人不人鬼不鬼"的要来教书,那可不得了,于是就被无情地一阵哄笑,酷似沈从文的"下场"。</p><p class="ql-block">笑完后,鲁迅嘴就动了,一口绍兴口音,学生又大笑,鲁迅也笑,但并不在意,继续讲课。虽不至于义正言辞、慷慨激昂,但说理透彻,洞察精明,生动有趣,立刻让在场学生鸦雀无声,随着课程越讲越精,听课的人便越来越多。</p><p class="ql-block">鲁迅的金句妙语,记录下来的都在集子里,没记录下来的就化为了"学生之震惊",可见先生的言谈举止的那种风度,思想哲理之严肃认真、发人深省,是当时学生所看重的。</p> <p class="ql-block">  《故乡》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1年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小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按照“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情节安排,依据“我”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着重描写了闰土和杨二嫂的人物形象,从而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同时深刻指出了由于受封建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劳苦大众所受的精神上的束缚,造成纯真的人性的扭曲,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膜,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该小说入选初中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上册)。</p><p class="ql-block"> 辛亥革命后,封建王朝的专职政权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的命脉,而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由于这双重的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他们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1919年12月初,鲁迅从北京回故乡绍兴接母亲,亲眼看到了故乡的破旧不堪和农民生活的贫困,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一年后就以这次经历为素材,创作了小说《故乡》。</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拍摄于1922年的5月23日,当时他们正好在参加北京世界语学会。照片中的人分别是前排左起:王玄、吴空超、周作人、张禅林、爱罗先珂、鲁迅、Sofoklof、李世璋。后排左起:谢凤举、吕传周、罗东杰、潘明诚、胡企明、陈昆三、陈声树、冯省三</p> <p class="ql-block">鲁迅小说集《呐喊》,收录作者1918年至1922年所作小说十四篇。</p><p class="ql-block">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生活,从革命民主主义出发,抱着启蒙主义目的和人道主义精神,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旧时中国的制度及部分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希望。</p><p class="ql-block">收录了《祝福》《阿Q正传》等作品。</p> <p class="ql-block">《社戏》写于一九二二年十月。作品写“我”到北京看戏的时候,说那是“倒数上去二十年中”的事。从作品发表时算起,倒数上去二十年,便是辛亥革命前十年左右。当时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p><p class="ql-block">《社戏》通过写“我”看戏过程的耳闻目睹,说明:如果不能把人民从封建的思想文化的束缚当中解救出来,人民仍旧处于麻木状态,那么一切革新都将是空谈。</p><p class="ql-block">然而希望究竟在哪里呢?在“乐土”上生活的童年伙伴们的身上,因为他们有着美好的精神世界,他们不受封建思想文化的束缚。为了使我们的后代不再过“辛苦辗转的生活”,或者“辛苦麻木的生活“……而过上“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那就必须战斗。如果不是这样,“一味姑息下去,则现在似的混沌状态,是可以无穷无尽的。”这就是本篇作品写作的意图。</p> <p class="ql-block">1923年4月15日,鲁迅与周作人、爱罗先珂等人合影。是年7月19日,鲁迅、周作人关系破裂。这张照片,是现存鲁迅与周作人最后的两张合影之一。</p> <p class="ql-block">《彷徨》写于“五·四”运动后新文化阵营分化的时期。原来参加过新文化运动的人,“有的退隐,有的高升,有的前进”,鲁迅当时象布不成阵的游勇那样“孤独”和“彷徨”。《彷徨》表现了他在这一时期在革命征途上探索的心情。后来在《题〈彷徨〉》一诗中说:“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 ,荷戟独彷徨。”这便是题名《彷徨》的来由。他在《彷徨》书扉页上引用《离骚》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p><p class="ql-block">本书收入鲁迅先生1924年至1925年间创作的小说11篇。</p><p class="ql-block">《彷徨》贯穿着对生活在封建势力重压下的农民及知识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关怀。《彷徨》的艺术技巧“圆熟”――深广的历史图景;对人物命运的叙述渗透感情;“画眼睛”“勾灵魂”的白描手段;丰满的人物形象具有典型的意义。� 裘沙和王伟君两位艺术家以毕生精力用画笔“揭示鲁迅思想体系”,执著探索,苦心构思,大胆创造,以“理解的准确,表现的深刻,艺术的精湛”再现了鲁迅的世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祝福》写于1924年2月7日,是鲁迅短篇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最初发表于1924年3月25日出版的上海《东方杂志》半月刊第二十一卷第6号上,。   《祝福》这篇小说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对封建的必要性。</p> <p class="ql-block">《阿Q正传》是鲁迅小说中最著名的一篇,写于一九二一年十二月至一九二二年二月之间,最初分章刊登于北京《晨报副刊》(注:《阿Q正传》第一章发表于1921年12月4日《晨报副刊》的“开心话”栏,开头讽刺考证家的那些近似滑稽的写法,就是为了切合这一栏的题旨。但鲁迅“实不以滑稽或哀怜为目的”,所以越写越认真起来,第二章起便移载“新文艺”栏。至1922年2月12日登毕),以后收入小说集《呐喊》。</p><p class="ql-block">《阿Q正传》以辛亥革命前后闭塞落后的农村小镇未庄为背景,塑造了一个从物质到精神都受到严重戕害的农民的典型。</p><p class="ql-block">阿Q是上无片瓦、下无寸土的赤贫者,他没有家,住在土谷祠里;也没有固定的职业,一方面,他是一个被剥削的劳动很好的农民,质朴,愚蠢,长期以来受到封建主义的影响和毒害,保持着一些合乎“圣经贤传”的思想,也没改变小生产者狭隘守旧的特点:他维护“男女之大防”,认为革命便是造反;很鄙薄城里人,因为他们把“长凳”叫做“条凳”,在煎鱼上加切细的葱丝,凡是不合于未庄生活习惯的,在他看来都是“异端”。另一方面,阿Q又是一个失掉了土地的破产农民,到处流荡,被迫做过小偷,沾染了一些游手之徒的狡猾。</p><p class="ql-block">阿Q性格的某些特征是中国一般封建农村里普通农民所没有的。即瞧不起城里人,又瞧不起乡下人;从自尊自大到自轻自贱,又从自轻自贱到自尊自大,这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这样典型环境里典型的性格。出现在阿Q身上的“精神胜利法”,一方面是外国资本主义势力侵入后近代中国农村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的表现,另一方面也为阿Q本身的具体经历所决定。</p> <p class="ql-block">1925年,鲁迅在北京担任大学讲师期间,因支持学生运动而受到当时所谓“正人君子”的流言攻击和排挤。1926年,北洋军阀政府枪杀进步学生,制造“三·一八”惨案。</p><p class="ql-block">鲁迅写下《纪念刘和珍君》等一系列文章,热情支持学生的正义斗争,控诉北洋军阀政府的残暴,结果遭到当局的通缉而不得不远走厦门避难。《朝花夕拾》中的作品虽然都是在追忆往事,但也是“借题发挥”,影射、讥讽当时的社会现实。</p> <p class="ql-block">《伤逝》写作时间是1925年10月21日,1926年8月收入北新书局出版的《彷徨》一书中,写于五四运动之后。当时,广大知识青年争取婚姻自由,妇女解放,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鲁迅作为一个有激情的文学家,爱情是作品高产的催化剂,就不足为奇了。</p> <p class="ql-block">《藤野先生》是鲁迅于1926年在厦门大学时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在文中回忆了在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今日本东北大学)的留学生活,表达了深切的怀念之情。另外,文中热烈赞颂藤野严九郎先生辛勤治学、诲人不倦的精神及其严谨踏实的作风,特别是他对中国的人民的诚挚友谊。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以及同帝国主义势力斗争的战斗精神。</p> <p class="ql-block">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写作背景:</p><p class="ql-block">这篇散文写于1926年9月18日。“三·一八”惨案以后,鲁迅被北洋军阀列入通缉的北京文教界五十人名单。因此他无法公开与北洋军阀作斗争,被迫于1926年应厦门大学的邀请离开北京。</p><p class="ql-block">鲁迅到厦门大学时正值暑期,学生还没开学。鲁迅在辗转流徙,心情苦闷的时候经常回忆起少年时的往事,就写了这篇散文发表于《莽原》上,发表时加的副标题是”旧事重提之六“。</p><p class="ql-block">《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首先采取由远及近、由高到低、从静到动、先夏后冬的描写顺序,对百草园的景物作了有层次的描述。</p><p class="ql-block">先写远远望见的、粗线条的景物,如菜畦、皂荚树,再写身边、脚下、眼前的景物,如何首乌根、覆盆子果实。</p><p class="ql-block">先写静止的,如石井栏,再写动态的,如叫天子;先写生机勃勃的夏季,再写别有情趣的冬季。其次,运用对比方法,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再次,用词准确、鲜明、生动,突出了景物的特点</p> <p class="ql-block">《记念刘和珍君》一文写于三一八惨案之后。1926年3月,奉系军阀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同奉军作战。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舰驶入大沽口。国民军开炮自卫还击,将日本军舰逐出大沽口。事后,日本认为国民军破坏了《辛丑条约》,于16日向政府发出最后通牒。</p><p class="ql-block">3月16、17日,在北京的国共两党开会决定组织各学校和群众团体在天安门集会。3月18日,5000多人在天安门举行“反对八国最后通牒的国民大会”。大会结束后,游行队伍由李大钊率领,按预定路线,来到段祺瑞执政府门前广场请愿。段祺瑞命令执政府内的预伏军警以武力驱散游行队伍,结果造成当场死亡47人,伤200多人的惨剧。死者中为人们所熟知的有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刘和珍、杨德群。</p><p class="ql-block">鲁迅先生在参加了刘和珍的追悼会之后,亲作《记念刘和珍君》一文,追忆这位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学生,痛悼“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p> <p class="ql-block">1926年8月,鲁迅赴厦门大学任国文教授。1927年又赴广州中山大学任教,图片为鲁迅在这一时期的留影。</p><p class="ql-block">鲁迅对厦门大学人际关系感到厌烦,且不适应当地生活,不足半年就决意离开。临行前,鲁迅、林语堂与几个学生在南普陀西南的小山岗上照相,这里到处生长着鲁迅喜爱的龙舌兰,满山是馒头一样的洋灰的坟墓。鲁迅写信给许广平说:“今天照了一个照相,是在草木丛中,坐在一个洋灰的坟的祭桌上”。鲁迅后来把照片用在杂文集《坟》中。他还在照片上题写一句话赠给章廷</p> <p class="ql-block">许广平,<span style="font-size:18px;">1898年出生于广州一个士大夫的家庭里,母亲是商人的女儿,能作诗词。</span>笔名景宋,广东番禺人,祖籍广东澄海。</p><p class="ql-block">1917年就读天津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预科,担任天津爱国同志会会刊《醒世周刊》主编,并在周恩来领导下参加了“五四运动”。</p><p class="ql-block">1923年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国文系,成为鲁迅的学生。</p><p class="ql-block">1927年1月,鲁迅到中山大学任教,许任助教和广州话翻译,与鲁迅在白云路租房同居;10月与鲁迅到上海正式同居。1929年,生子周海婴。1932年12月,与鲁迅的通信集《两地书》编辑出版。</p><p class="ql-block">1949年后历任政务院副秘书长、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妇联副主席、民主促进会副主席、全国文联主席团委员等职务。</p><p class="ql-block">1968年3月,受“四人帮”逼害,在北京病逝,终年70岁。</p> <p class="ql-block">:许广平,1923年,她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国文系,成为鲁迅的学生,因读到鲁迅讲授的《中国小说史略》,对鲁迅心生倾慕之1925年主动给鲁迅写了第一封信,当年与大她17岁的鲁迅相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鲁迅与许广平抵达上海的第二日,和周作人(前排左一),孙伏园,林语堂,孙熙福(后排右至左)的合影,这张老照片被戏称为鲁迅和许广平的结婚照,拍摄于1927年10月4日。</p> <p class="ql-block">1927年11月16日,鲁迅先生在上海光华大学演讲光华大学讲演。</p><p class="ql-block">光华大学是上海的一所私立大学,校名取“光复华夏”之意。鲁迅日记:“下午往光华大学讲。”讲题为《文学与社会》。演讲前后各摄影一张。鲁迅在演讲中批评了逃避现实斗争、专造象牙之塔的“为艺术而艺术”的文学,止于叫苦和鸣不平的消极文学,以及歌颂杀戮的帮凶文艺。</p> <p class="ql-block">鲁迅《故事新编》 是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里重新编写、改写。</p><p class="ql-block">故事里面的人物与其说是历史人物,不如说是现代人物,鲁迅并不意于客观描述历史,而要借古讽今,利用小说来抨击社会现实。某种程度上这是鲁迅和古人的一次对话,一次相遇。既然是重写,是重新相遇,鲁迅在写《故事新编》时就要在</p><p class="ql-block">古代神话、传说、典籍里注入自己所处时代的精神,注入个人生命体验。在《故事新编》这本书里,鲁迅写到了老子、孔子、庄子、墨子、大禹、女娲、嫦娥这些历史的或神话的人物。</p> <p class="ql-block">1930年1月4日,鲁迅之子周海婴百日全家照,鲁迅那年49岁。儿子的诞生给小家庭带来欢乐。鲁迅先生注视儿子目光那么专注,倾注了浓浓的父爱。</p> <p class="ql-block">怀抱儿子的鲁迅先生无比幸福。</p> <p class="ql-block">海婴慢慢长大,特别可爱,他们一家人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1930年9月25日是鲁迅50岁生日。上海左翼文化团体在上海吕班路(今重庆南路)的荷兰西菜室秘密集会为鲁迅祝寿,史沫特莱为摄影。鲁迅日记:“有人为我在荷兰西菜室作五十岁纪念,晚与广平携海婴同往,席中共二十二人,夜归。”</p><p class="ql-block">后来鲁迅向朋友报告说:“前几天有几个朋友给我做了一回五十岁的纪念,其实是活了五十年,成绩毫无,我惟希望就是在文艺界,也有许多新的青年起来。”其中一张照片由史沫特莱寄往美国《新群众》杂志发表。</p> <p class="ql-block">1931年鲁迅和日本木刻家内山嘉吉和“一八青年木刻社”青年木刻家们合影。中国现代版画(木刻)由鲁迅创办,第一位教师即内山嘉吉。</p> <p class="ql-block">1931年4月20日,上海,鲁迅、许广平(后排右一)一家三口和友人冯雪峰一家三口合影。1929年年底,鲁迅曾与冯雪峰多次磋商组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p> <p class="ql-block">柔石,原名赵平福,浙江宁海人,与同为浙江人的鲁迅是大同乡。1928年6月柔石抵达上海,在朋友王方仁的引荐下拜访了鲁迅先生。两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柔石还将自己最新创作的长篇小说《旧时代之死》给先生审阅。当鲁迅先生得知他还居无定所时,就亲自担当保人,介绍他们租下了与自己住所不远的景云里23号,开始了一段不寻常的深厚情谊。</p><p class="ql-block">鲁迅先生深感当时出版界的寂寞,便与柔石等商议,组织“朝花社”,筹办并出版了《朝花》期刊;同时还出版了《艺坛朝花》美术丛刊,这些均由先生指导,交由柔石具体经办。鲁迅喜爱版画,柔石也同样喜欢,于是“朝花社”不断输入外国版画,给当时颓靡的上海文坛吹来了一股刚健质朴的风,后来鲁迅又将《语丝》也交给柔石负责编辑出版。1930年3月,以鲁迅为首的“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成立,这是在党的领导下,柔石协助鲁迅先生筹办的第二件大事。柔石工作虽然繁忙,但才思敏捷,创作更加丰硕,不久他的代表作《为奴隶的母亲》出版,深刻揭露在闭塞愚昧的农村,一个妇女被典当租借到地主家里当作生育工具的悲惨命运,轰动一时。柔石短短一生,发表作品竟达40余万字,是左翼作家中很有影响力的一个。</p> <p class="ql-block">柔石等牺牲后,因谣传鲁迅被捕,在北平的鲁迅母亲担忧儿子的安全,频频来信询问。鲁迅想以全家合影以释母念。鲁迅日记1931年7月28日:“下午同广平携海婴往福井写真馆照相。”但这次的照相在冲洗时损坏。于是,30日,“午后同广平携海婴复至福井写真馆重行照相。</p> <p class="ql-block">1932年,当时鲁迅正在北京师范大学的广场上进行演讲。当时鲁迅在广场上演讲的题目叫做《文艺与政治的歧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鲁迅和瞿秋白结成忘年交,他们相见恨晚,没有见面之前,已经成了知音。瞿秋白有一次肺病发作,修养时想翻译一下俄文,鲁迅非常欣赏他的才华,立即满足他的要求,还把自己翻译的文章借给瞿秋白校对,瞿秋白给鲁迅写了一封长信,畅谈自己观点,还称鲁迅为”亲爱的同志”鲁迅还称“亲爱的kj”。</p><p class="ql-block"> 1932年初夏的一天,瞿秋白第一次来到鲁讯的住所。鲁迅对待他如久别重逢的老朋友,他们交谈甚欢。瞿秋白充分、全面而正确地评价了鲁迅的战斗杂文对于中国文化和思想革命的重要影响和历史地位,还深刻分析了鲁迅的思想形成和时代背景的关系,以及他的思想演变发展过程。这让鲁迅非常佩服和感动!鲁迅后来感叹人生得一知己足矣。</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为了忘却的纪念》写于1933年1月。</p><p class="ql-block">1931年1月11日,柔石、白莽等左联的五位青年作家被捕。同年2月7日被秘密枪杀于上海龙华,大批左联作家被通缉,鲁迅先生也时刻面临被捕的危险境地。鲁迅先生丝毫不畏反动派的屠刀和淫威。在闻知柔石、白莽等左联的五位青年遇难的消息后发表〈〈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黑暗中国的文艺界的现状〉〉等强烈抗议和揭露反动派的罪行。</p><p class="ql-block">在烈士遇难两周年的日子,即1933年2月8日,先生带着无限的悲愤写下〈〈为了忘却的纪念〉〉</p> <p class="ql-block">1933年5月1日,鲁迅穿着许广平编织的毛衣,摄于上海。</p><p class="ql-block">鲁迅日记:“下午往春阳馆照相。”是日鲁迅拍摄三张照片,两张穿外套,或端坐,或侧身坐,均取上半身。照片上鲁迅所穿毛背心系五年前许广平所赠。</p> <p class="ql-block">鲁迅五十三岁生辰,1933 年9月13日摄于上海。</p><p class="ql-block">1933年9月13日鲁迅一家摄于上海王冠照相馆。鲁迅日记:“上午同广平、海婴往王冠照相馆照相。大雨一阵。”9月17日:“下午以照相分寄母亲及戚友。”</p> <p class="ql-block">鲁迅先生1934年又一次在北师大演讲,他演讲时旁征博引,妙趣横生,常常被掌声和笑声包围。他演讲的题目是《文学与武力》。有的同学已在报上看到不少攻击他的文章,很为他不平。</p><p class="ql-block">他在讲演中说:“有人说我这次到北平,是来抢饭碗的,是‘卷土重来’;但是请放心,我马上要‘卷土重去’了。”一席话顿时引得会场上充满了笑声。</p> <p class="ql-block">鲁迅在病中和妻儿合影。</p> <p class="ql-block">鲁迅特别喜欢看书,对他来说,看书就是休息。他曾说;我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来读书。</p> <p class="ql-block">图为上海莫里哀路宋庆龄住宅门口的合影,从左至右依次为史沫特莱、萧伯纳、宋庆龄、蔡元培、伊罗生、林语堂、鲁迅。</p> <p class="ql-block">这张图片就是鲁迅先生与著名的。作家萧伯纳以及蔡元培的合照我们可以从这张合照中看出,鲁迅先生确实比萧伯纳那要矮一个头,但是萧伯纳先生本身是欧洲的,所以身形相对来说比较魁梧,所以在对比之下就显得鲁迅非常的瘦小。不过鲁迅先生和最右边的蔡元培相比,还是比较矮的。</p> <p class="ql-block">鲁迅在疗养中</p> <p class="ql-block">鲁迅先生最爱的三件事:抽烟、喝酒、讲段子。而这三大爱好中鲁迅先生最爱喝酒。但他的酒量实在不好,往往独酌几杯便醉了。</p><p class="ql-block">唯有抽烟与讲段子每每乐此不疲,鲁迅先生文笔犀利,很多流传下来的照片也都是板着脸的严肃模样,但在平常与朋友的交往中,鲁迅先生却是个不折不扣的段子手,聊天时总要讲一些幽默诙谐的段子逗朋友一乐。</p> <p class="ql-block">1936年2月,鲁迅与内山完造(右)、山本实彦(中)摄于上海新月亭</p> <p class="ql-block">1936年10月8日,鲁迅在病中参加了在上海八仙桥举行的“中华全国木刻第二回流动展览会”,图为鲁迅先生在与青年木刻家交谈,从左至右依次为黄新波、曹白、白危、陈烟桥。11天后,鲁迅先生病逝,这可能是鲁迅先生生前最后一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据熟悉鲁迅先生作息的学生萧红,就曾经总结过鲁迅先生的作息时间,一般每天下午两三点以后,鲁迅先生的家里就会热闹一些,客人一般都亲自登门,宾主之间其乐融融,谈话时间往往长达几个小时,甚至还会留在家里吃晚饭,有些时候往往一波客人还没走,另外一波客人又来了,鲁迅先生不得不继续作陪。</p><p class="ql-block">鲁迅喜欢和青年交谈,对青年成长特别关心,深受青年的爱戴。</p> <p class="ql-block">1936年1月,鲁迅肩及肋骨皆出现剧痛;5月15日再发病,医生诊断胃疾,自后发热未愈;10月17日病复发,18日黎明前疾病发作,气喘不止。19日上午5时25分逝世。</p><p class="ql-block">10月20号至22号上午,闻讯赶来的吊唁的人群络绎不绝,人们自行佩戴白花怀着悲痛的心情来向万人敬仰的鲁迅先生道别,其中很多都是读过鲁迅先生作品的青年学生。郭沫若先生、蔡元培先生以及全国学生救国联合会纷纷题了挽词。</p> <p class="ql-block">下午2点30分,送殡队伍出发,队伍最前面是青年作家蒋牧良和欧阳 山,他们手中举着由张天翼亲手书写的“鲁迅先生殡仪”6个大字,从胶州路出发,经过、极司菲尔路、地丰路、、大西路,最后到达虹桥路。图为长长的送葬队伍。</p> <p class="ql-block">1956年10月14日,鲁迅先生去世20周年时,上海举行了隆重的迁葬仪式,上午8时,许广平、茅盾、靳以、巴金、周扬、唐弢、金仲华等10人扶灵,金仲华和巴金代表上海市民重新献上“民族魂”大旗</p> <p class="ql-block">上海虹口公园内,为鲁迅先生塑像,随着葬礼进行曲的奏响,举行两位塑像揭幕礼。新的鲁迅墓地共占地1600平米,朝向正南方,毛主席亲自题写了“鲁迅先生之墓”六个大字。1988年虹口公园正式更名为“鲁迅公园”,每天都有很多人来这里纪念鲁迅先生。图为鲁迅公园内的鲁迅先生塑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