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镇长城连记23.罗汉洞---青山口

忘江湖

深山练兵炮声隆 江河腾起化山峰<br>  今天环穿。抚宁麻姑营乡青山口村下车,北3千米是罗汉洞关(图一)。向西,经黑龙头山及东架山、西架山上的炮墙,至青山口,再沿公路过竭家沟,返回出发地。全程7千米,最高海拔860米,5个小时。 图一:罗汉洞关,纵向的石砌墙为关城东墙 整段城墙规格较高,走向清晰。敌楼结构为回字形,布设稠密。虽因地震、战争导致墙体残缺,但登高瞭望,依然是关垣如带,大地如沼,云蒸霞蔚,堪称蓟镇长城的经典(图二)。 图二:经历战火的敌楼内尚有炮弹、子弹和骸骨 除敌楼外,沿线分布着多座老墙台、烽火台,明显是明前期长城建筑。明前期的城墙砌石小,毛石多,明中后期城墙砌石大、比较工整(图三)。 图三:硕大工整的明中晚期城墙铺面石 <p class="ql-block">  罗汉洞西北的黑龙头山,是裹挟着砂石的山体。这是地球造山运动时,岩浆喷发、地壳将河床抬升形成。在其几千米范围内,崖壁上多处镶嵌着河卵石,五颜六色,像璀璨的珠宝(图四)。</p> 图四:河卵石形成的岩体,衬托着长城 <p class="ql-block">  这一区域的岩体,应该早于燕山。想象一下,数忆年前,这里是一条宽几千米,浩浩汤汤、奔流了千万年的洪荒巨河。地壳运动,山海反复,河道被抬升到山巅(图五)。而长城筑其上,颇有飘起的感觉。沧海桑田,今夕何夕。</p> 图五:队友紧靠海拔800多米的河卵石崖壁,小心通过 黑龙头山南是黑龙沟,沟宽两千余米,东西沟脊称东架山、西架山。距长城百米之遥,东西架山各筑一段砖墙,为炮兵训练之用。东墙在山脊顶部,长26米,高3.2米,上窄下宽,开两道泄水孔,中间一小券门,分布着18个锥形炮眼(图六)。墙砖比长城砖小,灰口新。 图六:东架山上的炮兵训练墙,也称炮墙 西墙在山腰石海上,炮眼少,部分坍塌(图七)。墙砖与长城砖相同,砖、灰老旧 ,明显比东墙建的早。因墙在山腰,常受洪水山石冲击,被弃用。后来,在东架山山顶重建。<br>  这两道炮兵训练墙是蓟镇长城的经典,应为罕见的文物。 图七:西架山腰石海中的炮兵训练墙,部分被冲毁 欣赏过炮墙, 翻过一座山就是青山口。<div>  青山口,原名九龙口,筑在山沟中部,四座敌楼镇守。北面沟顶有旧关,为洪武年建,口外有一座大哨墩,包括其东面的黑古墩,都可通众骑兵。新旧两关相距五百多米,两道边墙在山谷中形成瓮城(图八)。青山口也是蓟镇重要关口,北通青龙官场。</div> 图八:左为青山口老边,现有公路贯穿 青山口内一千米有青山口城,三千米有青山营。大后方有台头营、麻姑营、燕河营。各营城共同协守,遥相呼应。青山口关属明代台头路管辖,初设提调署,后改守备署(比提调大)。 <br>  明朝边军按镇、路、关及营城设置。镇的主官是总兵,路是参将或游击将军,关是提调或守备,营城是守备,换防的班军(客兵)一般是游击将军或千户。这些军官还有其他虚职头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