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韵

龙天吟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无以为名:</p><p class="ql-block">222、什么是古人所说的真正的“连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在论及近体用韵正偏格时,认为“五言以首句不入韵为正格,以首句入韵为偏格。”然该观点形成之由来,先生并未展开详述。而当今市场所见诸诗词教程书籍,也多人云亦云,沿袭成文,对此问题避而不谈,未见有探源补充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其实该观点,来自于永明声律中的“连韵”。《文镜秘府论•天•七种韵》:“凡诗有连韵、叠韵、转韵、掷韵、重字韵、同音韵”。那么什么是“连韵”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文镜秘府论•天•七种韵》:“连韵者。第五字与第十字同音,故曰连韵。如湘东王诗:‘嶰谷管新抽,淇园竹复修。作龙还葛水,为马向并州。’此上第五字是‘抽’,第十字是‘修’,此为佳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古人对某些名词很少下定义,一般多以例为证。幸运的是古人对“连韵”,下了非常清晰的定义------第五字与第十字同音。并举了南梁萧绎《赋得竹诗》为例,让人一目了然,不至于产生歧义。</p><p class="ql-block"> 萧绎全诗十句,全文如下:“嶰谷管新抽,淇园节复修。作龙还葛水,为马向并州。柯亭临绝涧,桃枝夹细流。冠学芙蓉势,花堪威凤游。邛王若有献,张骞应拜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如果是熟悉永明声律的人,看到这里,马上就会提出一个问题了。因为根据永明声律的“八病说”:“五言不得五、十同声”,否则就是“犯上尾”之病了。现在萧诗首句的第五字“抽”,与第十字“修”,都用了平声,那不就是典型了“上尾”了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个问题提得好。但“八病”中所说的“犯上尾”,是不能孤立看的,还需要结合“七种韵”来看。换句话说: “五、十同声”的情况分两种:(一)同声调不同韵;(二)同声调同韵。而能构成“八病”中“上尾”的,只有第一种,即“同调不同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至于第二种情况“同声调同韵”,则属于允许的“七种韵”之一,不仅不属于“上尾”,而且还被称赞为“此为佳也”,并赋予它另外一个名称----连韵。</p><p class="ql-block">“连韵”也正是因被认为“佳”,所以才被近体吸收,成为五言用韵的偏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对“连韵”的理解,从未见有分歧。《文镜秘府论》中的“连韵”记载,疑出自唐初元兢《诗髓脑》的残文。另外《眼心抄》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只不过增加了“交鏁韵”,变“七种韵”为“八种韵”。又:唐开元、天宝年间还有一部《韵诠》,但宋徽宗年间在中原失传,惟日释安然《悉昙藏》存有部分佚文。《悉昙藏》云:“又如《真旦文笔》,本韵、连韵、叠韵、连叠韵、郑(掷)韵等。”</p><p class="ql-block"> 中国诗学史上所列之“七种韵”、“八种韵”,无一与什么“撞挤连”相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结】</p><p class="ql-block">中国诗学史上被称赞为“此为佳也”的“连韵”,实际上讲的是五言诗的“首句入韵”问题。然而目前“撞挤连臆说”者们,盗用“八病”和“七种韵”理论,肆意篡改编造,移花接木,令人可笑又可恨!</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