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山市育才学校宣传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

微微一笑

<p class="ql-block"><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于2021年10月2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于2022年1月1日起施行。为了进一步加强《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宣传贯彻落实,引导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推动相关职能部门更好地履行职责,落实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发展战略,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增进家庭幸福社会和谐。</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修身而后家齐 家齐而后国治</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古往今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重视家庭教育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2年1月1日起</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将正式实施</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家事”变“国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做父母也需要学习,陪伴孩子共同成长</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从合法父母到合格父母</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你准备好了吗?</p> <p class="ql-block">  贯彻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家长要做到“七个自觉”,即:</p><p class="ql-block"> 1. 自觉承担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p><p class="ql-block"> 2. 自觉落实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p><p class="ql-block"> 3.自觉重视家庭建设,为孩子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p><p class="ql-block"> 4.自觉掌握和践行家庭教育的正确方法;</p><p class="ql-block"> 5.自觉提高家庭教育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6.自觉与学校、社会相互配合,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p><p class="ql-block"> 7.自觉尊重和保护孩子的权利。</p> <p class="ql-block">  按照法律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实施家庭教育的责任包括:</p><p class="ql-block"> 一是遵循未成年人成长规律,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p><p class="ql-block"> 二是应当与中小学校、幼儿园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社区密切配合,积极参加家庭教育指导和实践活动;</p><p class="ql-block"> 三是父母分居或者离异,应当相互配合履行家庭教育责任,任何一方不得拒绝或者怠于履行;</p><p class="ql-block"> 四是依法委托他人照护未成年人,应当定期了解未成年人学习、生活情况和心理状况,与被委托人共同履行家庭教育责任;</p><p class="ql-block"> 五是合理安排未成年人的学习、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时间等。</p> <p class="ql-block">  家长必须时刻以身作则、谨言慎行,为孩子做好道德榜样和行为楷模。在以文化反哺为最基本特征的后喻时代,要向孩子学习,与孩子共同成长。遇到困难,可以寻求学校、社区、其他社会组织的帮助。</p> <p class="ql-block">  家长要认识到家校社协同育人的重要意义,主动参与家校社协同教育,尊重教师,理性表达诉求,积极沟通合作;同时科学合理利用社会各种教育资源,为孩子创造社会实践机会。</p> <p class="ql-block">  家庭教育促进法积极回应“双减”政策。 </p><p class="ql-block"> 家长要重点保护孩子的休息权,合理安排未成年人学习、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的时间,避免加重未成年人学习负担。要加强指导孩子在家时间的合理使用,如引导孩子放学回家后完成剩余书面作业,进行必要的课业学习;督促孩子按时就寝;适度安排家务劳动,加强体育锻炼,开展亲子阅读;及时发现、制止和矫正孩子网络沉迷行为。此外,不得实施侵犯孩子权利的行为,不得因性别、身体状况、智力等歧视未成年人,不得实施家庭暴力,不得胁迫、引诱、教唆、纵容、利用未成年人从事违反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的活动。其中,不得实施家庭暴力并不等于不得实施教育惩戒,而是不得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对孩子身体、精神的侵害行为,对孩子的生命健康权和人格尊严造成损害。此外,不得利用孩子炒作“网红儿童”和运作“小网红”利益链等。</p> <p class="ql-block">  “家庭教育促进法”中明确: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实施家庭教育,应当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智力发展状况,尊重未成年人参与相关家庭事务的权利,合理运用以下方式方法:</p><p class="ql-block">①亲自养育,加强亲子陪伴;</p><p class="ql-block">②共同参与,发挥父母双方的作用;</p><p class="ql-block">③相机而教,寓教于日常生活之中;</p><p class="ql-block">④潜移默化,言传与身教相结合;</p><p class="ql-block">⑤严慈相济,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并重;</p><p class="ql-block">⑥尊重差异,根据年龄和个性特点进行科学引导;</p><p class="ql-block">⑦平等交流,予以尊重、理解和鼓励; </p><p class="ql-block">⑧相互促进,父母与子女共同成长;</p><p class="ql-block">⑨其他有益于未成年人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方式方法。</p>

家庭教育

未成年人

孩子

促进法

自觉

父母

不得

实施

学习

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