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十载观鸟未能忘~退而不休伴鸟踪~余生喜好是飞鸟~看几处早莺争暖树~望谁家新燕啄春泥~ 也会让我留连忘返~鸟渐迷我背行裹~常孤身走天涯~"今以老同学一段话为本文起笔,浅记我观鸟拍鸟十年的点滴足音;那是在2010年8月的一天工间闲时,思绪想到了儿子长大了,有自己的工作和社交活动,想到几十年如一日围绕家庭孩子公转的我要重启自转功能了;想想平日里自己也就是喜欢看书看报,半封闭状态的,出去乡村山野走走活动活动吸收新鲜空气见识一下会更好,有了这个目标想法后,我利用上班饭餐时间到书店(工作单位附近就是新华书店、联合书店)翻阅学习数码相机及其应用知识,及后买了一台奥林巴斯SP_590UZ26倍变焦数码照相机,每到休息日我就带上相机、干粮走出家门;刚开始的时候,就在市区和市郊公园里走走看看,用相机记录红耳鹎鹊鸲相思仔(绿胁绣眼)和植物花草,鸟儿的姿态表情与生机勃勃的植物激活了我内在的好奇心,白云山、火炉山、筲箕窝、天麓湖、萝岗香雪公园、番禺沙湾滴水岩公园,我努力翻找脑子里能想象到的绿野,大吉沙\海鸥岛、从化、南昆山,休息日起早摸黑出发,一整天把自己随意丢在郊野里,徜徉在骄阳暖日绿荫下吹着凉风听着流水声与鸟唱,偶尔一只、俩只小鸟在花草树枝上跳过或站立,感觉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这些丰富的形态引领我进入并沉醉于自然观赏与观鸟世界。随着时间与活动的深入,我在纸媒上或朋友口中得到鸟讯或鸟点,只要有时间,我都会做行程攻略前往,在自然里我见到了更多的鸟、植物、昆虫,也开始阅读学习有关知识,马敬能著《中国鸟类野外手册》,中国昆虫爱好者网,书店图书馆关于植物类昆虫类书籍,成了我业余时间阅读与学习的内容。</p> <p class="ql-block">红耳鹎(第一张鸟片)‖2010年10月拍摄于白云山小西门</p> <p class="ql-block">鹊鸲‖2010年拍摄于流花湖</p> <p class="ql-block">乌鸫‖2011年拍摄于流花湖</p> <p class="ql-block">《与花私语》.红耳鹎‖2011年拍摄于中山纪念堂</p> <p class="ql-block">普通翠鸟‖2011年在云溪生态公园第一次拍的小翠</p> <p class="ql-block">棕背伯劳‖2011年拍摄于流花湖</p> <p class="ql-block">棕背伯劳‖2012拍摄于流花湖的早晨,首次见识自然界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p> <p class="ql-block">照片拍摄2011年11月于从化.良口.南山,由此,开启了我探秘从化之旅,由从化的乡村山野扩展开去</p> <p class="ql-block">2011年11月拍摄于从化.良口.南山</p> <p class="ql-block">白眉山鹧鸪‖2012年拍摄于南昆山</p> <p class="ql-block">紫啸鸫‖2012年拍摄于中山大学</p> <p class="ql-block">海南蓝仙鹟(雄鸟)‖2012年秋迁季拍摄于中山大学</p> <p class="ql-block">海南蓝仙鹟(雌鸟)2012年拍摄于中山大学</p> <p class="ql-block">蓝歌鸲(雄性亚成鸟)‖2012年拍摄于中山大学</p> <p class="ql-block">黄眉姬鹟(雄鸟)‖2012年拍摄于中山大学</p> <p class="ql-block">万般恩爱.黑领噪鹛‖2012年拍摄于越秀山</p><p class="ql-block">它们让我想到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诗“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p> <p class="ql-block">绒额鳾‖2013年6月拍摄于麓湖.聚芳园</p> <p class="ql-block">岩鹭‖2013年3月拍摄于珠海.外伶仃岛</p> <p class="ql-block">红胁蓝尾(雄性)‖2013年12月拍摄于从化.良囗.流溪香雪</p> <p class="ql-block">红胁蓝尾(雌性)‖2013年12月拍摄于从化.良囗.流溪香雪</p> <p class="ql-block">牛头伯劳‖2013年2月拍摄于麓湖.聚芳园</p> <p class="ql-block">白头噪鹛‖2013年3月拍摄于云南.西双版纳</p> <p class="ql-block">日本歌鸲‖2014年拍摄于珠海</p> <p class="ql-block">反嘴鹬‖2014拍摄于香港塱原</p> <p class="ql-block">喜鹊‖2014年拍摄于香港.塱原</p> <p class="ql-block">普通燕鸻‖2013年拍摄于香港.塱原</p> <p class="ql-block">栗喉蜂虎‖2018年拍摄于广东.雷州(曾在2015年为了拍栗喉蜂虎到福建厦门五缘湾寻寻觅觅一天无果,时隔不久,为再觅栗喉蜂虎赴厦门骑马山,为时间关系节省出行天数都是坐夜行的绿皮火车,第二天一早到埗拍摄完,再坐当天夜(火)车回广州,可说是去来匆匆。)</p> <p class="ql-block">白鹇(广东省鸟)‖2018年拍摄于广东.南岭国家自然保护区</p> <p class="ql-block">真心求爱的叉尾太阳鸟(雄鸟)‖2015年拍摄于广东大埔</p> <p class="ql-block">斑头鸺鹠‖2018年拍摄于广州烈士陵园</p> <p class="ql-block"> 观鸟拍鸟是一项户外运动,她能锻炼人的身体更能磨炼人的意志韧性耐性,不是每一次的野外寻鸟都会有收获,有时起的比鸡早,早早出门舟车劳顿到达目的地寻觅、蹲守一整天,却是空镜而回,到家已是别人家饭后茶余电视剧收场时分,说野外观鸟拍鸟人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狗晚不为过;观鸟拍鸟的过程常常很辛苦,每一次的独行野外都是乘坐公共交通到目标地再换乘摩的,曾经要到的目的地因为太过寂无人烟,摩的司机担心我的安全主动留下静候我拍摄完回程,为表我的歉意和谢意,我只能把自己的干粮和水分一半给摩的司机;观鸟拍鸟的过程常常很辛苦,要跋山涉水背着拍摄设备、干粮和饮用水以及户外应急物品走很远的路,即使是刮大风下着大雨或烈日灼人寒冷侵躯,也要在野外守候很久,有时担心错过鸟儿出现的瞬间会不舍离开,甚至挨饥忍渴,但总乐此不疲。观鸟拍鸟为求营造与鸟相处的自然和谐环境,衣着不是迷彩就是灰蓝;烈日、寒风的吻痕印在脸上染就了岁月的光华褪去了容颜的娇好,难怪有人笑说拍鸟人总是灰头土脸的。</p><p class="ql-block"> 观鸟拍鸟会给你带来身心愉悦;23岁的芬兰摄影师奥西•萨林恩说:“动物和人类之间的每一次相遇都是一次令人难忘的奇妙经历。”确实如此,那种你与鸟儿安静地面对面时,发现鸟儿正在揣摩人的萌态的可爱,那种历经磨难终于看到了一直想见的鸟的喜悦,那种每一年都和同一类迁徙的鸟相见就如同见到一位老朋友的亲切、默契,那种由心而出的感叹,生命是伟大的。</p> <p class="ql-block">广东肇庆</p> <p class="ql-block">出发湖南.郴州</p> <p class="ql-block">从化.木棉村</p> <p class="ql-block">广州南沙</p> <p class="ql-block">搭乘摩的入桂峰村‖图片由广东电视台拍摄专题小组记者在2021年2月拍摄春节专题片《我的小康生活:65岁的文艺女青年》拍摄,我唯一一张搭乘摩的的存照。</p> <p class="ql-block">从化吕田桂峰村</p> <p class="ql-block">广东雷州湾‖当天下午到达雷州湾海滩时,天气热得穿短袖的,(见下图)第二天早晨再到海滩时则要穿上羽绒服了。</p> <p class="ql-block">广东雷州湾‖昨天穿的防雨鞋套根本不能抵御泥泞及海水的入侵,今天早晨穿上了昨天在经过村庄小卖部时买的水鞋。</p> <p class="ql-block">广东.韶关.南岭国家自然保护区</p> <p class="ql-block">广东.韶关.南岭国家自然保护区</p> <p class="ql-block">2020年五月.广州.南沙拍摄小杓鹬,新冠疫情不能叫停观鸟拍鸟的脚步。</p> <p class="ql-block">2020年11月宁夏.银川‖独行宁夏.银川,在贺兰山古岩画村遗址路遇热情的当地游人朋友助力拍下的到此一行纪念照</p> <p class="ql-block">从化吕田桂峰村</p> <p class="ql-block">广东新会银湖湾</p> <p class="ql-block">广东南岭国家自然保护区</p> <p class="ql-block">2021年阳西.北寮.散头嘴海滩</p> <p class="ql-block">2021年广东阳西北寮散头嘴</p> <p class="ql-block">2021年阳西北寮散头嘴</p> <p class="ql-block">广东深圳湾</p> <p class="ql-block">从化吕田桂峰村</p> <p class="ql-block">叉尾太阳鸟与它的桔子蜜“生产商”</p> <p class="ql-block">樱花&暗绿绣眼</p> <p class="ql-block">北灰鹟(冬候鸟)</p> <p class="ql-block">普通翠鸟.人们亲切的叫它小翠</p> <p class="ql-block">黑翅长脚鹬‖牠那粉红长腿狠迷人吧,鸟人们亲切的叫牠做鸟类林志玲。</p> <p class="ql-block">凤头麦鸡</p> <p class="ql-block">水雉爸爸带娃(水雉,从孵蛋到把幼鸟带大都是由雄鸟独自完成)</p> <p class="ql-block">水雉爸爸(雄鸟)孵蛋</p> <p class="ql-block">彩鹬爸爸带娃.(彩鹬,从孵蛋到把幼鸟带大,都是由雄鸟独自完成)</p> <p class="ql-block">藕花下的亲恩‖黑水鸡夫妇育雏</p> <p class="ql-block">弄岗穗鹛‖为纪念其发现地弄岗及希望得到大众的关注,命名为弄岗穗鹛。这种鸟十分稀少,全部种群数量不到2000只,现已列入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物种红色名录的近危(Near Threatened)物种。(拍摄于广西.崇左.弄岗)</p> <p class="ql-block">印支绿鹊</p> <p class="ql-block">在广州野化成功的亚历山大鹦鹉夫妇和幼鸟</p> <p class="ql-block">自带饭勺的小鸟.勺嘴鹬‖每年从俄罗斯到东南亚南迁的距离9200km,约等于218场全程马拉松。</p> <p class="ql-block">义母长尾缝叶莺与牠喂养的仔八声杜鹃幼鸟‖照片中这只八声杜鹃雏鸟长到现在的模样还得从一枚卵说起,其母亲在产卵期选中了同一时期的某一对长尾缝叶莺侣伴做为宿主,乘宿主离巢外出觅食之机在巢中产下一枚近乎相同的卵与宿主产下的卵混在一起,神不知鬼不觉完成了巢寄生行为的第一步。</p><p class="ql-block">可怜的长尾缝叶莺侣伴、娇小玲珑,每天风雨无阻外出抓小虫来喂这只永远 饥饿的“大”家伙,直到雏鸟展翅离开鸟巢,义亲都不知道这个仔其实是八声杜鹃的骨肉。</p> <p class="ql-block">斑头雁‖来自高原的鸟.拍摄于从化.风云岭</p> <p class="ql-block">白眉姬鹟(冬候鸟)</p> <p class="ql-block">普通朱雀(雄鸟)</p> <p class="ql-block">斑头啄木鸟</p> <p class="ql-block">绿翅鸭‖拍摄于深圳湾</p> <p class="ql-block">黑脸琵鹭</p> <p class="ql-block">中华凤头燕鸥‖拍摄于福建省晋江.围头湾</p> <p class="ql-block">大凤头燕鸥‖拍摄于福建省晋江.围头湾</p> <p class="ql-block">黑翅鸢</p> <p class="ql-block">黑翅鸢</p> <p class="ql-block">暗绿绣眼</p> <p class="ql-block">斑胸钩嘴鹛</p> <p class="ql-block">戴胜</p> <p class="ql-block">家燕育雏</p> <p class="ql-block">普通秋沙鸭‖拍摄于宁夏.银川.黄河</p> <p class="ql-block">燕雀‖拍摄于宁夏.银川</p> <p class="ql-block">太平鸟‖拍摄于宁夏.银川</p> <p class="ql-block">有人说:“观鸟”被誉为走进大自然剧场观看演出的终身免费门票。有了这张门票,鸟人们的世界里不再只有鸟,对自然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得到激发。我深以为然,在观鸟拍鸟的同时我留心到以往被我忽略了的许多事物如陆生植物、水生植物,昆虫;观鸟拍鸟实则是一个炼心的过程,在这过程中,鸟类行为,植物态势以及昆虫表现,都一一启迪着人的思考感悟,赋予了我更深层次的体验,对大自然的敬畏。</p> <p class="ql-block">长喙透翅鹰蛾‖因为它像鸟一样悬停吸食花蜜,昆虫科研工作者把它叫做蜂鸟鹰蛾。(蜂鸟是北美地区鸟种)其实它是昆虫界的四不象,蜂鸟鹰蛾的生活习性与许多动物接近,它们飞行的时候,翅膀能够像蜜蜂一样发出“嗡嗡”的声音;与其它飞蛾常在夜间出现不同,蜂鸟鹰蛾和蜂鸟一样属于夜伏昼出的生物,非常少休息,采集花蜜的时候,也和蜂鸟一样一直飞行悬空取食,而不是停驻在花上。不过它的本质还是飞蛾,依旧有结茧的习惯。它的食材主要为咖啡植物或药性植物的花。</p> <p class="ql-block">斑丽翅蜻蜓</p> <p class="ql-block">秋蝉</p> <p class="ql-block">《猫》.饱卧花荫兴有余</p><p class="ql-block"> 啄花莫啄枝头锦</p><p class="ql-block">一直很喜欢猫;自小就喜欢猫,不明何因的喜欢,长大了喜欢猫的安静悠闲、舒缓优雅且带点傲娇,猫喜欢粘人却不依赖人,喜欢独立却不孤寂,孤独而随性自在。</p><p class="ql-block">图片拍摄广州中山大学</p> <p class="ql-block">曲纹袖弄蝶</p> <p class="ql-block">网脉蜻蜓</p> <p class="ql-block">斑腿泛树蛙</p> <p class="ql-block">沼水蛙</p> <p class="ql-block">秋海棠</p> <p class="ql-block">黄裙竹荪&果蝇‖我是在一个起早觅鸟的清晨与之相遇的,黄裙竹荪不同于我们平时的食用竹荪,黄裙竹荪有毒,不能食用。果蝇是黄裙竹荪的生命使者;黄裙竹荪,它在清晨美丽绽放,却散发出强烈的气味,并且对许多动物有毒,它的美只对果蝇和少数其他昆虫开放,如此选择食客的目的,是为了生命的延续。果蝇可以飞翔,而且数量庞大,虽然,这棵黄裙竹荪只有一天的生命,就在活着的时候,尽可能的奉献自己。傍晚,黄裙竹荪如老僧入定般枯萎,携带有它DNA孢子已随着果蝇飞往森林的各个角落。</p> <p class="ql-block">灰蝶</p> <p class="ql-block">变色树蜥‖它这想要狂奔姿势,让人联想到:“恨爹妈少生两条腿”。</p> <p class="ql-block">观鸟拍鸟于我作为一个身兼女儿、妻子、母亲、奶奶多个角色的女人更是一种历练,演出好自己的角色的同时又要兼顾自己的爱好,从家人的被动接受到理解支持,我努力的坚持下来了。经历岁月的磨励与洗礼,我依然喜欢听蝉鸣鸟唱,感受着最自然凉风的感受。岁月留下了记忆与怀想。2021年新冠疫情第二年,疫情并不能叫停观鸟拍鸟的脚步,“2021年你很健康,那就是最好的一年”。寄望2022年疫情过去,能有更多的时间,更多可观鸟拍鸟的空间,愿2022年观鸟拍鸟大年。</p><p class="ql-block"> ~ . ~ ~ . ~ ~ . ~ ~ . ~</p><p class="ql-block">籍此,感谢观鸟拍鸟的日子里理解支持我的家人,感谢给予我帮助的同好友人,祝你我身体健康生活愉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