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艺术评论:</p><p class="ql-block">温厚淳朴的水墨乡土——观陈中华画作有感/ 赵勇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与传统文人画以想象的、程式化夸张的情境来曲折地象征某种价值意蕴或表现画者内心的理想追求不同,陈中华的水墨画似乎更注重写实,似乎更青睐于以原汁原味的景象直接陈述和刻画心中的感受。然而,这种直接的陈述与刻画经过水墨这一元素似拙实巧的演绎,不但显示出水墨画独有的美感,而且也给画者所描述的或厚重、或苍凉、或雄浑的的景象抹上了只有在画者内心才有的亲切与柔情。</p><p class="ql-block"> 陈中华先生曾习各种画风,或空灵而大气,或清丽而磅礴,或高简而枯寂,或雄浑而浓烈,然而生性朴厚的他直到行走到黄土高原时才找到了自己的艺术家园,找到了自己的乡土。这种乡土是客观存在的,也更是画者内心的。他彻底被黄土地的浑厚所征服,也可以是说黄土高原的气质和他内心的气质、多年来一直寻思的某种东西发生了强烈的共鸣。以陈中华先生的《厚土》系列为例,这些画从某种角度看,似乎古意不足,文气略欠,但如果抛却我们欣赏传统国画时的那些刻板的映像和教条,直接去体验画面带给我们的感受,则会发现,这些画面中的景象是如此的真实,积雪、土路、老房子、干枯的树丫、松朽的木门,以及路上的车痕,一切似乎多年未变,景物一直在时间的某个深处悄悄潜伏,而此刻又被画者带到了我们面前,毫无征兆也没有让人准备,心灵中脆弱的部分就在一瞬间被击中,记忆深处某些让人感伤而温情的场景重新被唤醒,让人忘记了那些多余的象征和没必要的隐喻,不知不觉间已是潸然泪下。</p><p class="ql-block"> 从某种意义上说,相对于作一个华丽而应时的画匠,选择一条适合自己气质与性情的艺术道路,并一意孤行地走下去,对于一个寻求艺术与心灵完美契合的画者也许更为重要。而只有这样,画者每一步的探索与实践,也就相应地成为个人艺术经验的积累和叠加。为艺术而艺术固然没有错,但当我们见惯了太多的技巧,熟悉了许多纯粹为了与众不同而制造出来的所谓独特的风格,对大量主流的作品已经不甚耐烦,对那些后现代的刻意创新制作也已厌倦,陈中华的画作就恰似一条黄土高原上不疾不徐的默默流淌在我们身边的河流,在适当的时候抚平我们内心的浮躁和伤痕。</p><p class="ql-block"> 技法隐藏在画面背后,情感克制在内心深处,对厚土的爱表达在克制而看似舒缓的画面空间中,画面中的一山一河一树一屋,静静地守在那里,守着那一方用水墨浸染过的厚土,彷佛在等待着一颗寻觅栖居的心灵在这里来找寻诗意的归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赵勇 西北师大博士在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