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奏流水以何惭</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记我与贵州名师张永泉教授二三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徐 俊(原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美丽如画的贵州铜仁伟才学校,每当我来到教学区,经过张永泉教授曾经办公的楼层时,总会不自觉地经过张教授曾经使用过的办公室,甚至不由自主轻叩其门,总以为先生还在房间里办公。后来猛然惊觉,才意识到张教授已离开伟才快半年了。如今,张教授的办公室门外墙壁上,还赫然挂着由贵州省教育厅颁发的“贵州名师张永泉工作室”的金字牌匾;如今,我继续在云贵高原的伟才默默耕耘,而张教授却在远隔万里的东海之滨履新高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张永泉教授是我来贵州铜仁伟才学校接触的第一位语文教师,也是我在伟才最为敬重的语文名师。可以说,有幸结识张教授并一起共事,是我在伟才学校最大收获和最美幸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0年5月25日,我冲着铜仁伟才学校校长杜方荣先生的名号,首次踏上了坐落在铜仁市德江县的伟才学校这块热土,前来应聘高中语文教师。杜方荣先生是我见到的高阶校长之一,曾担任过副县长,是教授级特级教师,贵州省首届名师,曾主政贵州名校遵义四中十四年,极富远见,魄力过人。在领航伟才学校期间,短短三四年的殚精竭虑,让伟才学校走过了创办初期的艰辛,一跃成长为让当地不敢小觑正冉冉升起而闻名遐迩的的明星学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让我欣喜的接踵而至,我有幸遇见校长杜方荣先生,又有幸接识名师张永泉教授。应聘那天上午,笔试结束,杜校长将我带至张教授的办公室,让他向我交代下午试教事宜。初次谋面,六十开外的张教授身材魁梧,目光炯炯,虽已谢顶,然浑身上下透露出与其年龄极不相符的干练和精神。张教授先是评点我的笔试答卷,听着他对我的答卷得失条分缕析,我心里暗暗地吃惊不小,眼前的这位语文同行,可不是浪得虚名啊!言谈之中,我深深地感觉到眼前这位教授级特级教师,专业知识之扎实,专业素养之深厚,绝非等闲之辈!同时又暗暗地提醒自己,接下来的应聘环节,千万不要出什么纰漏,在行家面前,可不是好糊弄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果不其然。张教授给我试教的课文是我从来就没有教过的篇目,具体篇名我记不住了,我只知道是高中选修教材上的韩非子的文章,文章里有一则寓言“郑人买履”,文章的主旨是君王治理国家不能一味循旧,要变革求新。从一接到这个试教任务,我的头皮就阵阵发麻,他这一关不好过呀!张教授把关选材,他要替学校挑选出真正称职的语文教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丝毫不敢懈怠。草草吃过中餐之后,我便投入到紧张的备课之中。这篇课文学生还没有接触过,对作者韩非子也了解甚少;我将要授课的这个班级是一个普通班,学生的基础算不得很好。要想把这篇课文上出个模样来,非得别出心裁不可。于是,我在安排授课顺序上,没有按照课文的顺序从开头讲起,而是中间开花,首先从大家熟悉的寓言故事“郑人买履”讲起,没想到效果出奇的好。课堂上,学生踊跃发言,气氛十分活跃。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我惊讶地发现,学生们学习习惯良好,回答问题思路清晰,颇有创见。下课铃声响后,同学们还沉浸在课堂的余味中。当我宣布下课离开课堂时,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只是在此时,我一颗忐忑不安的心才稍稍安定下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尔后,校长杜先生告知我,我已通过了学校的全部应聘环节,张教授等几位听课老师均对我的这堂试教课表示满意。我还得知,试教班级的语文任课教师其实就是张教授,难怪这个班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么好,如果没有张教授长期悉心调教,即使我教学再高明,也产生不了这样好的教学效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叶知秋。从学生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就能感知到授课老师在平时教学中付出了。顷刻之间,我对张教授的敬仰又增加了几分。张教授是一位教学严谨认真的人,他特别重视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也特别重视陶冶学生人文情怀。与学校签约后,我高兴不已,这份高兴,不仅仅是收获了一份满意的工作,更多的是遇到了一位难得的语文名师,并且在尔后一起共事的日子里,能够更多地亲聆教诲。在我看来,得高人指点,藉以濡染名家风范,无疑是人生一大幸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年8月,我正式来校履职,幸运地被学校安排在高三年级组,成为高三语文组的一员。张教授是高中语文教研组长,每次学科教研组活动,我们语文教研组总是搞得有声有色。每天耳濡目染,也让我着实从他那里学到了不少好东西。譬如,每次联考之后,他都要写一篇示范性的下水文,文字功夫相当了得。每当我把他的下水作文制作成课件在班上向学生们展示时,学生们激动不已,纷纷要求我把下水文打印出来,好让他们模仿借鉴。受他的影响,我也尝试写下水作文,由此尝到了不少甜头,同学们的作文思路打开了,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越发浓厚。此后,我们彼此唱和,新作共赏,这几乎成了我们两人密切交往的重要媒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年高考,张教授所任教的班级语文人均分高达115分,堪与当地名校铜仁一中比肩,更令人神奇的是,他一连押中全国甲乙两卷的作文题,一时名噪。</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他曾经将纪念令尊的文章给我看,洋洋万言,我看下来,一点也不觉得乏味。文章记述了先考早年颠沛流离,成家立业的艰辛,对妻室儿女的拳拳爱意,对子女成人成材的欣慰,以及晚年饱受沉疴的坚韧,娓娓道来,如诉如泣。文字高度纪实,不事雕琢,日常琐事,尽入文中,然仔细琢磨品味,情浓胜水,余味绵绵,大有归有光之文风。</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就在该文中,我仿佛找到了张教授从教四十余年一路成长的人生密码。在张教授身上,滚烫着令尊的血液,以及血液中流淌着的铮铮铁骨和浩然正气。当年,他抓住了恢复高考的机遇,实现了鲤鱼跳龙门的梦想。大学毕业后,他回到家乡赤水市某厂矿企业中学任教,几年工夫,就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教坛新秀和教改明星。为了寻求人生更大的舞台,他学而不厌,育人不倦。后来,他在遵义四中这所全国名校,如鱼得水,大展拳脚。退休后,当之无愧地成为伟才学校的镇校之宝。</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教学上,他以自己的言传声教,感召和影响了一批仰慕者和年轻后生。他通过各种场合表达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在他看来,真正的教育,在陶冶性情,塑造人格,唤醒灵魂;真正的教学,首先在教会学生的学习方法,在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在给学生“立规矩”,教是为了不教。他的徒弟、青年教师周其艳动情地说:“张教授对我的影响太深了,他既是我教学的引路人,又是我人生的导师。如果说我今天对教师工作还有一点热爱的话,那都是我的师傅教导的结果。他,就是我面前一座可望而不可及的高山。他,值得我一生感激和铭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他对身边的同事特别是年轻后生总是充满真诚和关爱,他不遗余力辅导青年教师参加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教学大赛,还郑重其事地向学校领导举荐,让我担任重点班的教学。有言道“文人相轻”,可这句话是放不了他身上的。他多次在公开场合肯定我在在教学上的修为,其博大的胸襟和恢弘的气度让我感动万分,也更增添了我对他的感佩和敬重。可以说,有生以来,我可谓阅人无数,但真正值得我尊重和敬仰的人不多,而在我尊重和敬仰的人当中,张教授无疑是非常有份量的一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然,如果让他碰到一些不和谐之事,他一定会仗义执言。事实上,他正是这样的一种人,凛然正气与生俱来,不怒自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年四月清明时节,我想借此假期去赤水祭拜英灵,游览名胜,而张教授也要回家乡省亲扫墓,于是,我们一路驾车同行。来到赤水后,不但他为我安排好了旅馆房间,而且他的兄弟姐妹分外热情地款待我,虽受之有愧,然盛情难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赤水,是当年中央红军起死回生的福地。四渡赤水,是毛泽东军事谋略的最高体现。瞻仰赤水,祭拜英灵,乃我夙愿。当我来到首渡赤水的丙安小镇时,我急急忙忙跑到江边的沙滩上,面对滔滔江水,长跪不起,并深情地吟哦《赤水谣》,以此向长眠在此的红军烈士表达深深的敬意。后来,在高考结束之际,我们结伴同游梵净山,寄托山水,酝酿诗情,好不惬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年9月下旬,我收到了来自东海之滨的张教授一首七律古诗《中秋抒怀》,其诗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玉盘皎洁挂天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江山万里亦同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钱塘大潮来天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雁荡奇岭入云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故土迢迢荆楚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乡愁郁郁乌江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幸有浙地人情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清辉伴我入梦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沉吟许久,感慨良多。我想到,张教授和嫂夫人现在的家在扬州,而今第一次远离故土,在万里之外的他乡履职,虽然那边环境优越,薪酬不菲,然热土难离啊!赤水、遵义、贵州,毕竟生于斯长于斯。这里,有他的亲人和儿孙;这里,是他梦想飞翔的地方;这里,也是他灵魂的栖息之地。在这里,他成就事业;在这里,他享受荣耀;在这里,他有太多难以割舍的亲情和难以忘却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一边吟哦着张教授寄给我的这首诗歌,感念诗歌背后张教授的心绪和情怀,又一边不自觉地联想到我自己。此时此刻,张教授的心境,何尝不是我的心境呢?特别是当我一遍遍吟哦起“故土迢迢荆楚外,乡愁郁郁乌江旁”时,禁不住潸然泪下,良久无言。这些年来,我为了生计,也为了明天,我一次次背上行囊,背井离乡,独步天涯。多少个朗朗白昼,我在讲台尽情挥洒,用忘我的工作冲刷我漂泊的苦楚;多少个漫漫黑夜,我在窗前久久怅立,一遍遍怀想远方亲人的模样,让思念的洪水猛烈地冲决我孤寂的心房。尽管如此,我还不能停歇前行的脚步,还得“大步地向前走”,因为我“壮志未酬”,因为我驿心未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感谢张教授,是您的这首诗歌,让我看到了自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就在今天,走向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了;今天,就在今天,我要完成一件事,我要写一篇文章,写一个人,写那个值得我永远感怀的人;今天,就在今天,我特别想展卷重读《滕王阁序》:“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1年12月30日夜,匆笔于铜仁伟才学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1年12月31日晨,修改于铜仁伟才学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