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史学习教育”。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们开设“志愿者学党史”专栏,展现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坚持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重温历史事件、致敬英烈人物、回眸历史瞬间,与广大青年志愿者朋友们共同学习党史。</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党史回眸</span></p> <p class="ql-block">1953年12月31日</p><p class="ql-block">周恩来在接见参加中印有关问题谈判的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p> <p class="ql-block">1965年12月31日</p><p class="ql-block">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货轮“东风”号成功交付。</p> <p class="ql-block">2003年12月31日</p><p class="ql-block">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p> <p class="ql-block">2005年12月31日</p><p class="ql-block">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p> <p class="ql-block">2015年12月31日</p><p class="ql-block">习近平向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授予军旗并致训词。此后,习近平又先后向东部战区、南部战区、西部战区、北部战区、中部战区授予军旗并发布训令,向武汉联勤保障基地和无锡、桂林、西宁、沈阳、郑州联勤保障中心授予军旗并致训词,接见新调整组建的84个军级单位主官并发布训令,向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授予军旗并致训词,向武警部队授旗并致训词,向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授旗并致训词,向中国人民警察队伍授旗并致训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党史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元旦攻势突破“三八线”</p> <p class="ql-block">零下25摄氏度低温,冰雪覆盖临津江,凛冽的寒风卷起漫天雪粉。忽然,北岸飞起一串耀眼的信号弹,震耳欲聋的炮声撕破原本的寂静,数千勇士从潜伏阵地中一跃而起,冒着南岸射来的弹雨,跨过寒冷刺骨的冰河,兵锋直指北纬38度线——这便是1951年元旦前,我军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发起时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冒雪攻坚、跨江突防。1950年岁末发起的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是志愿军对敌防御阵地进行的一次大规模进攻作战,也是人民军队克服严寒天气、复杂地域和敌情考验的一次创举。战役发起前,志愿军面对的不仅是低温和冰雪天气,还有100米至150米宽的临津江和南岸7米高的天然峭壁。上岸后,志愿军要解决雷区和上万敌军据守的完备防御工事,还要面对美军航空兵的轮番侦察、轰炸和扫射。</p> <p class="ql-block">面对困难,这支从黄土地上走出来的军队,在血与火的考验中迸发出无穷的战场创造力,早已学会“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战役发起前,志愿军从上到下进行缜密敌前侦察。第39军116师领导连续3日趴在江岸前沿阵地上仔细观察,终于发现南岸峭壁中宽窄不一、利于突防的裂沟。随后组织各团进一步观察研究,确定突击连可以利用的4条攀爬通道。临战前,第一梯队从战斗小组组长、班长到团长都前往江边连续3晚进行地形观察,对各自具体攻击目标、突破路线、地形水深、悬崖情况等了然于胸,甚至细致到在哪里架梯子、从哪里攀爬悬崖等。</p> <p class="ql-block">为保证成功突防,我军组织全师一半人力进行土工作业,利用江北岸自然沟改造构筑出发阵地。攻击发起前,全师7500人、70余门火炮、500匹骡马均严密隐藏,在距敌阵地最近不到150米处潜伏18个小时,敌飞机侦察、火力侦察都没有发现异常。12月31日当天,“联合国军”地面部队司令李奇微还乘飞机进行低空巡视,也未发现我军即将发动攻势的迹象。志愿军的炮火和冲锋号在傍晚响起后,李奇微才如梦方醒:“真没想到,中国军人在这片毫无生机的荒原上发起了元旦攻势。”而这时他的前沿防线早被打得千疮百孔。1957年秋,时任解放军军事学院院长的刘伯承元帅,在组织将校级学员学习研究时,对116师强渡临津江的行动给予高度评价。</p> <p class="ql-block">精测妙算、以弱控强。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与敌人的炮火较量常常是不对等的,然而,在第三次战役中,志愿军参战炮兵7个团共106门火炮,发射炮弹4287发,参战火炮相当于前两次战役的总和,发射炮弹数量是前两次战役总和的4倍,成为参战炮兵和发射炮弹数量最多的一次战役。特别是在突破临津江的炮火准备中,志愿军把有限的火炮部署在距敌300米至500米处进行抵近射击,对敌前沿支撑点、纵深炮兵、各种火力发射点、明暗碉堡一一编号,具体分配给每一门火炮。</p> <p class="ql-block">为避开敌空中火力打击,总攻一周前,志愿军连续校对日落时间和敌机飞离我阵地上空的时间。最后测定日落时间为17时03分,敌机飞离时间为16时40分,这中间的23分钟成为最佳炮火准备窗口——既是入夜前能见度较好的时段,有利于瞄准,又能避开敌机袭扰,有利于连续开火。志愿军炮兵又根据我军炮火数量和种类,精细测算各型火炮射击程序和时间。战斗打响后,我军以低于预计的炮弹数量顺利完成炮火支援任务。</p> <p class="ql-block">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美军炮兵部队错误理解李奇微“夜晚收缩、白天反击”的命令,根本没有做好准备,以至于在战役打响后出现了世界战争史上有趣的一幕:火炮数量7倍于我军的“联合国军”,居然被志愿军炮兵部队打得抬不起头来。</p> <p class="ql-block">勇猛追击、力歼逃敌。1951年元旦前后,已入朝连续作战两个月的志愿军遇到极大困难。不少战士的棉袄早已破烂,鞋子开裂后只能用绳子捆绑,后方补给在美军轰炸下送不上来,以致部分战士营养不良,患上夜盲症。即便如此,在志愿军党委的号召和动员下,广大指战员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勇敢迎接困难、追求胜利。</p> <p class="ql-block">针对雪夜跨江攀山作战可能遇到的困难,我军指战员召开“提问题,想办法”的诸葛亮会,天气严寒就用凡士林和猪油涂抹手脚,过江就用雨布改制防水袜子,雪夜路滑就在鞋底绑草绳、在梯子上绑草捆,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p> <p class="ql-block">战役打响后,志愿军部队蹚过冰河、越过陡峭雪山深谷,突破各种障碍,甚至徒步冲过来不及扫雷的雷区。原本深信己方火力优势和江边“铜墙铁壁”的敌人,看到志愿军攀上悬崖,战斗意志很快崩溃。在志愿军勇猛穿插下,处于二线的美英军队,不仅未能支援一线,反而来不及向后撤退,一些后卫部队被穿插的志愿军死死缠住并遭重创。如志愿军第116师347团于1月3日抢占釜谷里,毙伤英军第29旅皇家来复枪团300余人,生俘60余人,缴获该团绣有绿色老虎图案的团旗。志愿军第50军149师446团1营与师侦察连粉碎美军第25师掩护分队的节节拦阻,追击两昼夜,插入英军侧后,配合主力全歼皇家奥斯特来复枪第57团第1营,装备坦克的英军第8骑兵直属中队也被我军全歼,创造了轻步兵歼灭重型机械化部队的经典战例。</p> <p class="ql-block">此役,我军歼敌1.98万余人,将战线推过“三八线”,粉碎了敌人就地据守、伺机再犯的图谋。</p> <p class="ql-block">(中国国防报 2020年1月2日第四版)</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历史瞬间</span></p> <p class="ql-block">1930年12月,红军在龙冈地区歼灭国民党军第十八师近一万人,活捉敌师长张辉瓒。图为作战旧址江西兴国东北的龙冈。</p> <p class="ql-block">来源:新华社、共产党员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网站、人民网党史频道、中国国防报等</p><p class="ql-block">编辑:王昌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