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夕阳,给人的感觉总是给人一种温文尔雅的感觉,每当夕阳出现的时候,仿佛一日的疲惫顿时消除。</p><p class="ql-block"> 有这么一个宝螺,它的花色就犹如夕阳穿越云层映射到人间的光斑一样靓丽,这虽然跟它的拉丁语(Callistocypraea nivosa)的意思(nivosa意思是下雪多的,被雪覆盖的)不太吻合,但是它典雅的外表下依然蕴藏着不为人知的传奇历史<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它就是云斑宝螺,即使在五十名珍的宝螺中昙花一现,但是它给后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芳华。</p><p class="ql-block"> 那么云斑宝螺又有些怎样不为人知的历史呢?</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云斑宝螺最早于19世纪上半期被人们所发现,而最早持有这个标本的人是一个叫Marryat的收藏家。而后这枚云斑宝螺却被他送到了Broderip的手里。对此布罗德是这么说的:“我尊重Marryat把自己的收藏赠送到我的橱窗里”,可见他对这枚云斑宝螺的珍视程度是很高的。</p><p class="ql-block"> 不过在这之间有趣的事情又发生了,那就是Marryat作为云斑宝螺的第一个持有者兼航海家居然不知道云斑宝螺的具体产地,只是草草的猜测了一下是在印度洋上,这也跟后来云斑宝螺被正式发现产地不符。</p><p class="ql-block"> 后来有一个叫John Orr的人在泰国的拉廊跟一群小学孩子接触的时候无意中在一堆白星宝螺中瞥见了一枚与众不同的宝螺,经过鉴定,那就是一颗稀有的云斑宝螺。于是John就想让孩子们带他去找云斑宝螺,最后都以失败告终,所以John一度认为云斑宝螺是深水种,不是这些孩子捡回来的。虽然John没有得到确切的产地,但是他并没有放弃,随即委托了渔民在这片海域搜索。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缅甸和泰国交界的海域终于出水了两枚云斑宝螺幼壳。</p><p class="ql-block"> 至此,云斑宝螺终于有了一个大致的产地范围,而缅甸就包含其中。只是受限于当时缅甸处于社会主义时期,较为封闭,John难以入境,加之那些渔民再也没有采集到更多的云斑宝螺。所以这个种再一次销声匿迹。然而,John还是等来了惊喜,一个泰国采贻贝的妇女告诉他曾经在潮间带见过云斑宝螺,起初John是不相信的,因为他一直认为云斑宝螺是深水种。俗话说得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John还是半信半疑的跟了上去,结果还真的在一颗石头下找到了一颗成熟的云斑宝螺。</p><p class="ql-block"> 这件事之后John把这一连串事件整理出来发布了一篇文章,而时间正好是五十名珍名单公布(1969)的前一年。也许Peter.Dance读到了这篇文章就不会认为云斑宝螺是世界上最稀有的贝壳之一了。纵使云斑宝螺传奇的时刻总是那么的短暂,它带给我们的传奇还是值得后事细细品尝和玩味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云斑宝螺的主产地位于马六甲—孟加拉湾地区,其中出水最多的地方就是前文所提到的泰国。</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说完云斑宝螺的产地和故事,也该说说它的特征了,云斑宝螺壳长32—77mm,属于中型宝螺。这个种从花色上来说一眼可认,几乎没有什么种与它有类似的特征。但在这里我还是简单的说明一下。</p><p class="ql-block"> 要想鉴定云斑宝螺首先看花色,它的腹部底色为橘黄色,背线较为明显,同时分布有白色或米黄色的斑点。</p> <p class="ql-block">云斑宝螺标本</p> <p class="ql-block"> 本文封面选自19世纪拍卖中的其中一枚云斑宝螺,有冈瓦纳供图。文章部分选自冈瓦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