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 <p class="ql-block">尊敬的家长朋友们:</p><p class="ql-block">时光荏苒,2021年即将画上圆满的句号,感谢各位家长朋友一直以来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放假通知</span></p> 2022元旦假期将至,为了让您和孩子度过一个充实平安的假期,现把放假时间安排及注意事项通知如下,敬请家长做好孩子假期的监护、教育工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2年节假日时间安排的通知》精神,学校2022年元旦放假安排如下:<br>放假时间:<br>2022年1月1日(周六)-1月3日(周一)<br>返校时间:<br>2022年1月3日(周一)14:00--16:00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温馨提示</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疫情防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一、非必要,不返乡;非必要,不外出;非必要,不进校。</p> <p class="ql-block">四、日常务必做好出行情况上报。家长应配合班主任做好家庭成员和直系亲属出行情况上报工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五、在家务必减少聚餐聚会。尽量不聚集、不聚会、不聚餐。倡导“红 事”缓办、“白事”简办,宴会不办,杀猪客、年客等不办。尽量不参与婚丧嫁娶、 酒席宴请、棋牌娱乐等聚集性活动。</p> <p class="ql-block">六、做好科学防护。高度关注疫情动态,主动学习科学防控知识,坚 决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转发任何未经权威机构认证的小道消息,自觉 抵制发布和传播虚假消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七、科学安全就医。有感冒、头痛、发烧、乏力、干咳、肌痛、呼吸困难等症状的人员,要主动做好防护并及时到发热门诊治疗,如实报告 旅行史和接触史,并按要求进行核酸检测,期间不外出,更不参加聚集活 动,如果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请马上到指定医院发热门诊就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八、积极接种疫苗。新冠疫苗接种是疫情防控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 也是预防新冠肺炎、阻断疫情传播的最有效的手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疫情并未结束,抗疫仍在继续。让我们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携手 同心、再接再厉,持续作战、攻坚克难。请大家继续支持配合好党和政府 做好新冠肺炎疫情群防群控各项工作,将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更好地巩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预防冬季传染病</span></p> 一、冬季传染病相关知识<br><br>1.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几种常见呼吸道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风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肺炎和肺结核等。其中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发病率占传染病之首位。<div><br>2.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的共性为:发热,乏力,头痛,咳嗽,流涕等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包括咳嗽、流涕、打喷嚏、鼻塞等症状)。 <br><br>3.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尘埃进行传播。病人在讲话、咳嗽、打喷嚏时可以从鼻咽部喷出大量的含有病原体的黏液飞沫悬浮于空气中,被易感者吸入,即可造成传染,也可形成大面积流行。<br><br>二、教育孩子做好预防措施及健康习惯<br><br>1.注意防寒保暖,随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凉。<br><br>2.多喝水。</div><div><br>3.勤洗手、科学洗手。<br><br>4.文明咳嗽、不随地吐痰。</div><div><br>5.学习、生活环境开窗通风,勤晒被褥,清除卫生死角。<br><br>6.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保持充足的睡眠,适量运动,平衡膳食。<br><br>7.免疫预防。流行季节前可进行相应的预防接种,如流感、肺炎、麻疹、流脑等。<br><br>8.疾病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到人多的公共场所,更不要到传染病患者聚集的场所。<br><br>9.早发现、早治疗。</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 交通安全</font></h3> 1.家长要提高安全意识,对自己孩子的安全负责任,不可松懈和麻痹大意,也不能存有侥幸心理。教育孩子自觉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规,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做文明交通参与者。<br><br>2.禁止自己孩子骑摩托车、电动车上学、放学。 .<br><br>3.严禁自己子女乘坐农用车、拖拉机、货运三轮车、摩托车、专用机械车及无牌无证车、黑车、报废车等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车辆。<br><br>4.乘坐证件齐全、牌照完备、有营运手续的车辆时,要做到排队候车,有序上车,不将身体的任何部位伸出车外,不向车外抛撒石块、纸屑、果皮等物品。<br><br>5.家长驾二轮摩托车、电动车接送子女,应戴好头盔,不酒后驾车。<br><br>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防溺水</span></p><p class="ql-block"><br></p> 放假期间,请家长认真履行监护人职责,不要让孩子单独玩水、游泳,也不要到野外的池塘、河边去捉鱼玩水。教育孩子做好“防溺水六不一会”: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或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青少年不擅自下水施救、学会基本的自护和自救方法。<br><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防火防电</font></div>1.教育孩子不玩火,不玩弄电气设备。<br><br>2.不乱丢烟头,不躺在床上吸烟。<br><br>3.不乱接乱拉电线,电路熔断器切勿用铜、铁丝代替。<br><br>4.家中不可存放超过 0.5公升的汽油、酒精等易燃易爆物品。<br><br>5.发现火灾迅速拨打火警电话119。报警时要讲清详细地址、起火部位、着火物质、火势大小、报警人姓名及电话号码,并派人到路口迎候消防车。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居家安全</span></p><p class="ql-block"> 为了孩子的身体健康,能够茁壮的成长,家长们在平时的生活当中,必须要让孩子养成好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因此,家长们必须要了解一些生活小常识,有助于帮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科学营养膳食,不吃生冷食物,避免不野生动物接触,禁绝吃野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睡眠,少玩电子产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多做家务,多做有意义的事,多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和免疫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营造和谐亲子关系,一是要做到“言传”与“身教”并重;二是要做到关注孩子的生理需求与心理需求并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5.家长要注意和孩子之间的沟通,正确的沟通方法是形成良好亲子关系的关键。</p>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 重要提醒</font></div> 本学期教学质量监测(期末考试)时间1月13日—1月15日。<br><br> 由于双减,考试次数减少,请各位家长督促好孩子的复习,及时查缺补漏,争取在期末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衷心祝愿您及家人元旦快乐、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弥渡县牛街彝族乡民族中学</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2021年12月31日</p><p class="ql-block">编辑|丁智斌</p><p class="ql-block">签发|罗文武</p>